从长城汽车巴西工厂竣工投产,到比亚迪宣布在马来西亚建设组装工厂,再到零跑汽车欧洲制造基地落地西班牙、小鹏汽车在印尼开启本地化生产……一个关于中国车企新的全球化故事正加速书写:中国汽车品牌正从产品出海,迈向生态出海的全新阶段,并正以超预期的速度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出口数据也正勾勒出中国车企在海外发展的蓬勃态势。自2023年出口量首次超越日本跃居全球首位后,中国汽车出口规模持续攀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乘用车出口同比增长15.6%至420.1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咨询公司荣鼎集团今年8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企业海外投资约为160亿美元,略高于国内15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这是自2014年有记录以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企业海外投资首次超过国内投资。这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布局,已从输出产品升级为扎根当地、共建生态。
海外销量保持增长势头
近年来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2022年至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分别实现311.1万辆、491万辆、585.9万辆,出口对全年销量的贡献从11.5%提升至18.6%,中国也在202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今年以来,这一趋势还在延续。1-9月,中国乘用车出口420.1万辆,同比增长15.6%,新能源汽车出口更是同比大增89.4%,至175.8万辆。在海外,新能源汽车在出口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攀升,和燃油车正在形成齐头并进之势。
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出口产品也越来越丰富。从结构上看,纯电动车型仍为主力,但插混车型增长更为迅猛。这一变化清晰表明,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正从单一技术路线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精准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差异。
“中国新能源车2025年1-9月出口表现好于预期,主要是插混和普混替代纯电动成为出口增长的新增长点,尤其是插混皮卡出口表现较强,成为新能源商用车出口亮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简称“乘联分会”)崔东树表示,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规模优势的显现和市场扩张趋势,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得到提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预测,从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态势来看,2025年全年汽车出口有望超过650万辆。
从产品出口到生态出海
中国车企“出海”销量增长的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化布局的深层升级。我国汽车“出海”已逐步告别早期的产品出海阶段,进入以车企为核心、带动上下游协同走出去的全新阶段。
以比亚迪为例,自2021年开启“乘用车出海”计划以来,其坚持国际化与本地化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在销售国家或区域当地建设产线、配套零件、研发中心等进行本地化生产,目前已在泰国、巴西、匈牙利等建立生产基地,海外产业布局遍布六大洲、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长城汽车也已构建起全球化生产布局,在海外,长城汽车有泰国、巴西等3个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在厄瓜多尔、巴基斯坦、印尼、马来西亚等地拥有多家CKD工厂。此外,长城汽车也形成了全球化研发布局,以中国总部为核心,涵盖欧洲、亚洲、北美,全面覆盖整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及智能化等领域。目前,长城汽车已出口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渠道超过1300家。
吉利汽车同样践行生态出海战略,聚焦新能源技术输出、本地化合作及全球市场布局,通过技术共享、合资建厂、渠道整合等方式加速国际化进程。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势力车企也在积极探索生态出海。小鹏汽车今年7月宣布首个海外本地化生产项目在印尼落地,首台印尼当地生产的小鹏X9已交付印尼车主。通过与跨国车企斯特兰蒂斯合资成立国际公司,零跑汽车加速全球化发展,已在海外开出超600家门店,布局欧洲、中东及亚太等市场。
“中国汽车企业参与全球发展的路径更加多元化,而且更具创新性。”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海外本地化生产、与海外企业合资合作以及共建产业生态,成为中国车企参与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亮点。
国际化征途驶入快车道
“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出口大幅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出口国。
展望“十五五”,中汽中心发文表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十五五”时期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提振了行业信心。国际化是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扩大出口、开拓海外市场也是汽车企业做大做强、建设国际级品牌的必然选择。
中汽中心称,预计“十五五”时期,有关部门将进一步落实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对外贸易和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相关部门将完善汽车出口和对外投资管理政策,引导企业稳妥有序开展海外布局,因地制宜、共建共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全面提高合规经营能力,增强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冰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王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