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三季报发布落下帷幕,上市保险公司透露出一个共同信号: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及投资收益回升,机构盈利表现明显改善。当前,保险业正值由规模扩张迈向精耕细作与价值提升的关键节点,如何筑牢基本盘、坚守长期主义仍是头部保司的一致方向。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以下简称“中国人保”)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在“承保盈利与投资向好”双轮驱动之下,该司整体经营稳健、业绩显著改善:实现营业总收入5209.9亿元,同比增长10.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8.22亿元,同比增长28.9%;集团总资产为1.9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
子公司方面,人保财险承保利润提高与成本压降并举,人保寿险与人保健康在价值与结构上均有改善,投资端在权益回暖中贡献显著收益。
子公司方面,人保财险承保利润提高与成本压降并举,人保寿险与人保健康在价值与结构上均有改善,投资端在权益回暖中贡献显著收益。
![]()
财险基本盘夯实:净利润同比增长50.5%,承保质量与费用效率双向改善
作为行业公认的“财险一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人保财险”)始终是中国人保集团经营的坚实基石。2025年前三季度,人保财险业绩表现亮眼,多项关键指标均实现显著增长。
报告显示,前三季度人保财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3859.21 亿元,同比增长5.9%;承保利润148.6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0.7%;净利润402.68亿元,同比增长50.5%;综合成本率96.1%,比上年同期改善2.1个百分点。可见,年内该司在承保端的风险控制和费用管理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改善。
对于人保财险而言,车险业务依旧是核心收入来源,占据了前三季度保费收入的“半壁江山”。具体来看,截至9月末,该司实现车险保费收入2201.19亿元,同比增长3.1%,占整体保费收入的49.67%;
非车险业务板块同样表现不俗,前三季度该司实现非车险保费收入2230.63 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意外伤害和健康险实现保费收入988.26亿元,8.4%的同比增速领跑各险种;相较而言,农险业务保费略有回落,前三季度保费收入为521.91亿元,同比下滑3.1%。另外,其余各险种趋势各异,如企业财产险为148.69亿元,同比增长5.1%;其他险种为255.08亿元,同比增长4.5%;责任险为316.69亿元,同比增长1.1%。
在稳固经营基本盘的同时,人保财险积极推进人力与技术投入精细化管理,加速数字化转型。前三季度,通过优化核保理赔流程、推进费用精细化管理以及发挥风险工程和大数据能力,提升承保效能与赔付响应速度。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该司综合成本率下降2.1个百分点至96.1%,整体水平优于同业。券商研报指出,人保在车险与非车险的综合成本率均明显改善,表明费用管控与风险选择的双重收效。
![]()
人身险价值凸显:人保寿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76.6%,健康险新单保费规模375.24亿元
在人身险业务板块,中国人保持续推进“产品+渠道”双轮驱动策略,推动业务结构与价值贡献同步提升。
2025年前三季度,人保寿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97.86亿元,同比增长18.2%;新业务价值(按可比口径)同比大幅增长76.6%,增速领跑寿险“老五家”;新单保费547.56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长险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33.8%。
人保健康险亦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前三季度该司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32.38亿元,同比增长12.9%;净利润78.56亿元,同比增长41%;健康险新单保费规模375.24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长险首年期交增长62.8%。公司在健康险领域加大长期保障类产品的布局,逐步从短期频次型产品向长期保障型结构转向,业务质量与盈利韧性都有所提升。
业绩提升的背后,是集团在渠道结构与产品策略上的持续优化。个险渠道推动从“人力扩张”向“产能提升”转变,银保渠道则继续发挥规模支撑作用。同时,公司加大高价值率业务的产品布局,推动新业务价值率持续攀升。业内人士指出,人身险业务的价值释放往往具有滞后性,队伍重塑、产品策略调整与价值兑现之间需要一定传导周期。尽管短期利润仍可能受到结构转型与改革投入的影响,但新业务价值(NBV)的显著提升,已为中长期的持续价值释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
投资端稳中向好:总投资规模突破1.83万亿,长期价值与金融央企担当并举
2025年前三季度,伴随国内资本市场企稳向好,保险行业整体投资收益呈现回暖态势,投资端逐步成为拉动行业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人保积极把握市场机遇,优化资产配置,总投资收益实现显著提升,为集团整体盈利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报告期内,中国人保实现总投资收益862.5亿元,同比增长35.3%;总投资收益率5.4%,同比提升0.8 个百分点;总投资资产规模为1.8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2%。
从资产配置结构看,集团坚持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理念,注重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一方面,在固收端适度增配长久期债券,通过优化久期匹配,有效锁定长期收益;另一方面,在权益端稳步扩大优质权益仓位,把握估值修复与结构性成长机会,实现了权益投资的增值。此外,在另类投资领域,集团积极推进公募REITs、资产支持计划等创新业务布局,拓宽收益来源,同时通过分散投资降低了单一资产的风险,实现了风险与收益的平衡。这一系列配置策略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中有效实现了“收益提升、风险可控”的预期目标。
资本实力方面,截至2025年9月30日,集团总权益为4278.36亿元,较年初增长16.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7.1元,同比增长16.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0%,较上年同期提升1.8 个百分点。这些指标表明集团在权益与资本充实方面取得进展,为长期投资能力与战略性部署提供了制度性支撑。
值得强调的是,中国人保的投资逻辑并不局限于短期财务回报,而是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实体经济需求紧密结合。在科技创新、绿色能源、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中国人保积极加大投资力度,通过长期资金的引导,为这些关键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这种投资行为既服务于长期资产回报,实现了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又承担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责任,体现了大型保险集团在宏观层面的制度性价值与金融央企担当。
可见,中国人保的业绩并非仅靠单一业务或周期性因素的偶然因素,而是财险承保质量回升、人身险价值转型见效与投资端贡献提升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行业整体回暖的背景下,公司凭借扎实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多元的业务布局与不断增强的资本实力,展现出穿越周期的经营韧性,也为行业高质量转型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路径。
来源:险企高参
• end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