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现场,郭晶晶作为第三棒火炬手跑过会场。央视在报道中使用了"火炬手郭晶晶"的称呼。观众席上,霍震霆专注注视着这一刻,事后他接受采访时说:"我也是到了现场才知道晶晶是火炬手。"
![]()
![]()
从运动员到火炬手,央视对郭晶晶的称呼经历了三次转变。最初是"跳水女皇",这个称号源自她23年职业生涯中获得的77金14银4铜。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5岁的她首次登上奥运赛场获得第五名。2000年悉尼奥运会拿下两枚银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实现双料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卫冕。她的训练强度远超同期队友,别人练3小时她会加练到5小时,教练曾说"郭晶晶把泳池当成家了"。
![]()
![]()
![]()
嫁入霍家后,外界等着看她变成豪门附庸。但郭晶晶在2011年退役后选择考取国际裁判资格。这个决定意味着她需要掌握多门外语、熟悉国际泳联规则体系、通过实战执裁考核。她用早起背单词、深夜研究比赛录像的方式完成了准备。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她以裁判长身份坐在执裁席,制服取代了运动服,判罚尺度取代了比赛成绩。央视直播时,解说员的用词变成了"跳水裁判员郭晶晶和她的先生霍启刚"。这句话里,霍启刚成为被修饰的对象,霍震霆甚至没有获得镜头特写。
![]()
![]()
![]()
霍震霆在郭晶晶嫁入霍家时说过:"她能加入是霍家之幸。"这句话当时被认为是客套,但随后的时间证明了它的准确性。郭晶晶在家庭中保持着主导地位,体育公益决策由她参与意见,子女教育方案由她制定规则。她带孩子坐公交、逛菜市场、去街边小吃店,生活方式没有因为婚姻改变。她参与的体育扶贫项目覆盖多个偏远地区,捐赠设施、示范动作、与孩子交流,这些工作构成了她退役后的主要内容。
![]()
![]()
全运会火炬手的选拔标准包括行业成就、体育情怀、社会担当三个维度。霍震霆作为香港体育界领袖,本可以提前获知相关安排,但他选择了不过问。这种态度体现了霍家三代人对体育事业的共同认知:程序必须被尊重,规则必须被遵守,体育必须保持纯粹性。霍英东为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做出贡献,霍震霆长期担任香港奥委会主席,霍启刚在2025年10月宣布争取连任立法界相关席位,三代人的轨迹指向同一个方向。
![]()
2025年11月,郭晶晶入选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青年女性榜单。这份榜单的评选标准侧重社会贡献与行业影响力,而非单纯的知名度。同期她还参加了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活动,现场记录下对科学家分享内容的理解。此前她和霍启刚前往西藏,在高原操场上看到孩子们踢球的场景后决定捐赠运动器材。这些事件构成了她获得新称呼的基础。
![]()
火炬传递结束后,郭晶晶在后台通过监控屏幕观看了主火炬塔点燃的过程。那个画面让她想起自己作为运动员的时光。从12岁进入国家队到退役,她的膝盖和脚踝布满训练留下的痕迹,视网膜曾险些脱落,术后不到三个月就重返赛场。这些经历让她比任何人都明白体育精神的真实含义。央视三次称呼的变化,记录的正是这种精神如何在不同阶段得到延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