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片喧闹声中,全运会开幕式落下帷幕。
“低调”、“简约”成了许多人的第一印象。
然而,这恰恰是主办方精心设计的结果。
背后释放出三大重磅信号,每一个都不简单。
![]()
一大信号:科技振兴
这一次开幕式,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科技融入生活”。
国旗入场环节,那长达174米的AI画卷,让人眼前一亮。
远看效果震撼,近看细节满满。
![]()
港珠澳大桥、广州塔,一幅幅地方美景映入眼帘,形成独有的岭南画卷。
谁能想到,这是由AI技术实时生成的?
而技术人员,只需要输入相应的文字指令,便能实现“文化落地”,妙极了。
不过,这还只是“开胃小菜”。
![]()
开幕式上,优必选最新一代机器人,敲响距今两千年的青铜勾鑃。
从低音、中音到高音,跟随旋律不停变换,实现“精准击打”。
总监张树荣自豪表示:“这个难度,全世界到今天没有过。”
要说这一次活动,给“机器人先生”忙坏了。
![]()
有的舞台上奏乐,唱响时代之歌,有的化身火炬手,点燃梦之火焰。
深圳站,名为“夸父”的人形机器人,高调亮相开跑。
手握火炬,步伐稳健,还朝着镜头招手,科技感满满。
评论网友调侃:“夸父机器人好健康,身高160,体重90斤,标准体重。”
![]()
许多人不知道,燃烧的圣火源,取自南海1522米深处的可燃冰。
运用到高超的深海勘探与点火技术,是“全球首例”。
主火炬塔更突破传统,未使用真火。
![]()
采用电能驱动,以电光水雾形式模拟出随风而动的“科技火焰”。
不点火、零排放,“熊熊火焰”效果逼真,真切感受到科技魅力。
![]()
还有数百架无人机带来的灯光秀,精彩纷呈。
只见“大湾鸡”将夜空化作秀场,翩翩起舞、霸气踢球,一展矫健身姿。
![]()
这些技术应用,无不彰显着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
所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科技与文化的完美共生。
当编程与灵感共舞,当算法与匠心齐鸣,科技与人工则成为共创美好的伙伴。
![]()
二大信号:粤港澳深度共融
全运会乃全国最高级别的综合性运动会。
这也是第一次由港澳两地与一省联合承办。
证明三地人民实现从“协助者”到“东道主”的跨越。
![]()
为了开幕式的成功,三地政府、企业和民众必须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度协作。
为一个共同目标奋斗,朝一个方向迈进,同甘共苦。
极大催化“我们是大湾区人”的心理认同。
![]()
三地同步升旗仪式,三地代表团同阵入场,同根同源、同心同缘。
三地隔空联动完成这一庄重仪式,让地域距离被家国情怀拉近。
![]()
入场仪式尾声,港粤澳代表团组成一个同心圆方阵。
香港直接派出超大规模的1362人代表团,以表重视。
现场欢呼声四起,直观展现三地作为东道主携手办赛的凝聚力。
![]()
在此之前,大湾区更多是规划图纸上的“施工期”。
经过一个重大仪式的确认,“大湾区时代”将正式开启。
所以,我们看到“古惑仔团队”合体,一同演唱《海阔天空》。
![]()
陈小春、谢天华、林晓峰、钱嘉乐。
几位演员一改往日痞里痞气的形象,成功“上岸”。
![]()
前奏一响,观众澎湃的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被这种家国情怀深深感染。
刘德华压轴出场,一首《中国人》引发全场合唱,太燃了。
正如歌中唱的那样:“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
![]()
刘德华一直是公认的“大湾区之子”,出生在香港,事业巅峰横跨整个大湾区。
在两岸三地乃至全球华人社会,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极高美誉度。
本身就是粤港澳文化交融、紧密联系的最佳活态证明。
![]()
有幕后人员透露,刘德华彩排时提前三小时到场,做足准备。
全程丝毫没有明星架子,反复打磨演唱细节,争取做到最好。
能够红这么多年,果然是有道理的。
![]()
三大信号:凸显“人民体育“本质
与其说是一次开幕、一场比赛,不如说是盛大的流动宴席。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盛大又热闹,不分你我,每个人都是主角。
赛场上,是从各地奔赴而来的运动员。
没了奖牌榜的设置,反而可以更好感受体育的魅力,来场老将和新秀的切磋。
![]()
期待13岁就已经是世界赛史上,“最年轻奖牌得主”的游泳小将于子迪。
也看16岁刷新亚洲少年记录的陈妤颉。
还有各种类型鲜活的帅哥,在互联网走红。
![]()
奥运冠军徐嘉余,颜值逆天、实力出众。
这次以旗手身份领军浙江体育代表团入场,气场十足。
阳光干练的气质,搭配那标志性的危险,尽显朝气。
![]()
香港击剑名将张家朗,身着运动装,手持火炬稳步前行。
自带击剑运动员特有的坚毅气质,年轻脸庞上满是认真,帅气又有力量感。
![]()
“中国飞人”苏炳添,作为主火炬手之一。
多年赛场沉淀出的拼搏气场,自信从容、稳重大气,扑面而来的熟男气息。
![]()
开幕式后,吉祥物“大湾鸡”彻底火出圈。
观众们背上“大湾鸡”的书包排队离场,秩序井然,远看极为壮观。
一切的一切都证明,全运会的核心在转变。
![]()
让体育从专业竞技的小众舞台,转变为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全民受益的公共事业。
凸显“人民体育”本质,激发社会活力,这正是释放出的第三个信号。
![]()
结语:
总而言之,全运会开幕式以“平淡”的姿态,完成一次惊艳的转身。
它不再只是一场文艺表演,而是一份迈向“人民体育”与“科技人文共生”新时代的宣言书。
这三个信号,恰恰正是我们解读未来中国的一把钥匙。
对此,屏幕前的你们又是怎么看的呢?可以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
![]()
参考资料:
中国科技网|《简约 安全 精彩——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亮点纷呈》
新华社|《全运会|开幕式主创团队:粤港澳三地文化交融无处不在》
央广网|《看,全运会开幕式走来一片“江西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