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携一家8口蹭婚宴,到场发现是自助餐,凭券入场当场傻眼

分享至

郑梓萱第一次听说赵彩琴在打听她婚礼酒店时,正和未婚夫曾鹏飞试穿婚纱。

婚纱店的灯光温柔地洒在缎面上,她却突然感到一阵寒意。

那个几乎快被遗忘的名字,像一根细小的刺,扎进了她精心准备的幸福时刻。

赵彩琴是她儿时玩伴小娟的母亲,也是她童年记忆里那个永远在算计的邻居。

二十年前,赵彩琴就曾带着全家不请自来地参加亲戚的满月酒,临走还打包了整只鸡。

郑梓萱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婚纱上的珍珠,想起外婆胡秀娇常说的一句话。

“有些人就像影子,你过得越好,他们越要贴上来。”

曾鹏飞察觉到她的走神,轻轻握住她的手:“怎么了?”

郑梓萱摇摇头,没有说出心中的担忧。

但一个决定在她心中悄然生根——这场婚礼,绝不能成为别人算计的盛宴。

她望向镜中身披白纱的自己,眼神渐渐坚定。

有些界限,早该划清了。



01

郑梓萱和曾鹏飞坐在婚庆公司的会议室里,窗外是五月的阳光。

婚庆顾问李小姐将一份精致的报价单推到他们面前,笑容专业。

“按照二位的预算,我们推荐皇冠酒店的宴会厅,能容纳二十桌。”

曾鹏飞仔细翻看报价单,手指在酒水费用那一栏停顿了一下。

郑梓萱注意到他的小动作,轻声说:“酒水可以选实惠些的。”

曾鹏飞摇头:“一辈子就一次,不能委屈你。”

他说这话时眼神真诚,让郑梓萱心里暖暖的。

三年前他们在朋友聚会上相识,曾鹏飞的踏实稳重打动了她。

不同于她以往遇到的夸夸其谈的男人,曾鹏飞总是用行动代替承诺。

确定关系后,他默默记下她所有的喜好,连她喝咖啡要加多少糖都清楚。

郑梓萱的母亲王淑芬第一次见曾鹏飞,就私下对女儿说:“这是个过日子的人。”

此刻,曾鹏飞正认真和李小姐讨论着菜单的细节。

郑梓萱看着他的侧脸,突然想起小时候参加亲戚婚礼的场景。

那时她才十岁,跟着父母去吃堂姐的喜酒。

酒席设在老家的酒楼,二十桌坐得满满当当。

开席前十分钟,赵彩琴带着丈夫和三个孩子突然出现。

他们一家五口挤进本来安排好的座位,让原本宽松的位置变得拥挤。

郑梓萱记得母亲当时小声对父亲说:“又是不请自来的。”

赵彩琴却笑得自然,大声说:“都是亲戚,沾沾喜气嘛。”

更让主家尴尬的是,临走时赵彩琴还让服务员打包了不少剩菜。

当时年幼的郑梓萱不明白,为什么堂姐一家人的脸色那么难看。

现在她要办自己的婚礼了,突然理解了堂姐当时的心情。

“梓萱,你觉得海鲜拼盘换成烤鸭双拼怎么样?”

曾鹏飞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

她收敛心神,投入到婚礼的筹备中。

但赵彩琴那张精明的脸,却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

02

王淑芬正在阳台浇花时,手机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但区号是老家的。

她接起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尖锐的女声。

“淑芬姐,是我啊,彩琴!”

王淑芬的手顿了顿,水壶里的水差点洒出来。

赵彩琴是她娘家那边的远亲,已经多年没有联系。

上一次见面还是五年前的家族聚会,赵彩琴借故向她借了五百块钱。

那笔钱至今未还,王淑芬也懒得讨要。

“听说梓萱要结婚了?真是恭喜啊!”

赵彩琴的声音透着过分的热情。

王淑芬含糊地应着,心里升起警惕。

赵彩琴接着说:“时间过得真快,梓萱小时候常和我们家小娟一起玩呢。”

“是啊,孩子们都长大了。”

王淑芬走到客厅坐下,准备应对接下来的重点。

果然,寒暄几句后,赵彩琴开始切入正题。

“淑芬姐,梓萱的婚礼定在哪家酒店啊?”

“还没最终确定呢。”

王淑芬谨慎地回答。

赵彩琴笑了两声:“现在年轻人讲究,肯定要选个好地方。”

“孩子们自己决定,我们老人不掺和。”

“这话说的,婚礼是大事,我们做长辈的得帮着把关。”

赵彩琴顿了顿,压低声音:“我听说皇冠酒店不错,是不是定在那里?”

王淑芬心里一紧,这个消息连她都刚知道不久。

“彩琴,我这边来客人了,先挂了啊。”

她匆匆结束通话,立刻给女儿发了微信。

“赵彩琴打电话来打听酒店的事,你小心些。”

发完信息,王淑芬走到丈夫的遗像前,轻轻叹了口气。

“老郑,咱们女儿要出嫁了,可这世道,总有人想占便宜。”

相框里,郑父的笑容依然温和。

王淑芬想起丈夫生前最常说的话:做人要善良,但也要有分寸。

如今这话,正好用在这场婚礼的筹备上。



03

郑梓萱收到母亲微信时,正在外婆家喝下午茶。

胡秀娇今年八十了,但思维依然清晰,眼睛透着智慧的光。

“外婆,赵彩琴在打听我们婚礼的事。”

郑梓萱把手机推给外婆看。

胡秀娇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信息,嘴角泛起一丝了然的笑。

“这像是赵彩琴会做的事。”

她慢条斯理地给外孙女倒了杯普洱茶。

茶香袅袅中,郑梓萱倾诉着自己的烦恼。

“小时候我觉得赵阿姨挺热情的,现在怎么变成这样?”

胡秀轻摇头:“不是变了,是你长大了,看得清楚了。”

她告诉外孙女,赵彩琴年轻时就很会算计。

三十年前,胡秀娇在厂里工作时,赵彩琴是同事。

每次单位发福利,赵彩琴总是想办法多领一份。

有次甚至冒领了别人的电影票,被当场揭穿。

“那她不会真的带一大家子人来参加婚礼吧?”

郑梓萱担忧地问。

胡秀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个故事。

从前有个善良的农夫,每天给路过的人提供免费茶水。

后来有人不仅自己喝,还用水壶装走,甚至抱怨茶不够好。

农夫于是在茶摊立了块牌子:自备茶杯,每人限一杯。

“规矩不是防备,是让善良不被辜负。”

胡秀娇意味深长地说。

郑梓萱若有所思地看着窗外的石榴树。

树上结满了果实,有些枝条因为果实太多而低垂。

园丁刚刚给那些枝条支起了架子。

“我明白了,外婆。”

她的眼神变得坚定。

离开外婆家时,胡秀娇塞给她一个小盒子。

“婚礼那天再打开,算是外婆给你的锦囊妙计。”

郑梓萱接过盒子,感觉心里踏实了许多。

04

曾鹏飞发现未婚妻最近总是心不在焉。

就连试菜时,她也时不时看手机,好像在担心什么。

周末晚上,他们终于有时间单独相处。

曾鹏飞做了郑梓萱最爱吃的番茄牛腩面。

“说说吧,到底在烦心什么?”

他把热气腾腾的面推到郑梓萱面前。

郑梓萱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赵彩琴的事。

曾鹏飞听完,并没有她想象中的惊讶。

“其实我早就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他拿出手机,点开一个婚礼自助餐的案例图。

图片上是优雅的自助餐台,宾客们端着盘子自由取食。

“这是我同事推荐的方案,既时尚又能控制成本。”

郑梓萱仔细看着图片,有些心动,但又犹豫。

“可是...会不会让人觉得我们小气?”

曾鹏飞握住她的手:“婚礼是我们的,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眼光里?”

他列出自助餐的诸多好处:菜品更加多样,宾客可以自由选择。

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桌宴常有的浪费现象。

“而且,”曾鹏飞顿了顿,“自助餐需要凭券入场。”

郑梓萱猛地抬头,正好对上未婚夫了然的目光。

原来他什么都明白,而且早就想好了对策。

“你...不觉得我这样防备别人很过分吗?”

曾鹏飞笑了:“这不是防备,是尊重真正的客人。”

他告诉郑梓萱,最近公司项目组也在筹备年会。

为了防止无关人员混入,他们也采用了凭券入场的方式。

“这是很正常的做法,没有人会觉得失礼。”

郑梓萱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她靠在曾鹏飞肩上,感受着他的支持。

窗外月色正好,柔和的光照进客厅。

两个人的影子在墙上交叠,像一个完整的整体。

这一刻,郑梓萱觉得婚礼怎么办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她找到了一个可以共同面对风雨的人。



05

周日上午,郑梓萱正在和婚庆公司通电话。

另一个手机响了起来,显示是赵彩琴的号码。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梓萱啊,我是赵阿姨!”

电话那头的声音比记忆中更加尖锐。

郑梓萱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礼貌:“赵阿姨好。”

赵彩琴先是夸赞了一番郑梓萱有出息。

又说自己的女儿小娟如何不如她,至今还没对象。

这些比较让郑梓萱很不舒服,只能敷衍地应着。

“听说你的婚礼定在下个月八号?真是好日子。”

郑梓萱心里一沉,这个消息她只告诉了最亲近的几个人。

“赵阿姨消息真灵通。”

赵彩琴得意地笑了:“我们做长辈的,当然要关心小辈。”

接着,她终于切入正题:“婚礼在哪家酒店办啊?阿姨得去看看场地。”

郑梓萱深吸一口气:“阿姨费心了,这些鹏飞都安排好了。”

“那怎么行!婚礼是大事,阿姨得帮你把把关。”

赵彩琴的语气突然强势起来:“你把酒店名字告诉我,我让你叔叔先去考察一下。”

郑梓萱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花园里玩耍的孩子。

孩子们正在做游戏,有个小女孩牢牢守着自己的玩具。

其他孩子想玩,必须用别的玩具来交换。

“阿姨,酒店的事还不确定,定下来再告诉您。”

赵彩琴显然不满意这个回答:“你这是不把阿姨当自己人?”

“怎么会呢,只是最近还在比较几家酒店。”

郑梓萱尽量保持语气平和。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赵彩琴突然笑了:“那好吧,定下来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阿姨。”

挂断电话后,郑梓萱发现手心都是汗。

她给曾鹏飞发了条信息:“我们改成自助餐吧。”

回复很快来了:“好,我支持你。”

简单的四个字,却给了她无穷的力量。

06

皇冠酒店的宴会厅里,郑梓萱和曾鹏飞正在确认最后的细节。

自助餐台已经布置妥当,银色的餐盘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婚庆公司的李小姐拿着流程表,一项项和他们核对。

“餐券已经按照二位的要求设计好了。”

李小姐递过来一个样品。

餐券是淡粉色的卡片,印着新人的剪影和婚礼日期。

背面有一行小字:凭此券入场,每券一人。

郑梓萱摩挲着餐券光洁的表面,心里既期待又紧张。

曾鹏飞看出她的不安,轻轻握住她的手。

“放心,这是最合适的选择。”

他转向李小姐:“入口处的验券人员安排好了吗?”

“已经安排了两个经验丰富的服务员。”

李小姐微笑着补充:“他们会很礼貌地处理各种情况。”

郑梓萱走到自助餐台前,想象着婚礼当天的场景。

冷盘区、热食区、甜点区,每个区域都井井有条。

比起传统的桌宴,这样的安排确实更加时尚自由。

“宾客名单最终确认是128人。”

曾鹏飞核对完最后一遍名单,递给郑梓萱签字。

她在签名处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这一刻,她突然理解了外婆说的“规矩”的含义。

规矩不是冷漠,而是对真正重要的人的尊重。

婚礼前夜,郑梓萱打开外婆给的小盒子。

里面是一对精致的珍珠耳环,和一张字条。

“珍珠需要蚌用一生守护,就像幸福需要智慧经营。”

郑梓萱戴上耳环,在镜前转了转身。

白色的婚纱配上温润的珍珠,相得益彰。

她知道,明天的一切都会顺利。

因为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07

婚礼当天,皇冠酒店门口车水马龙。

郑梓萱在化妆间最后检查妆容,耳垂上的珍珠泛着柔和的光。

曾鹏飞走进来,西装笔挺,眼神温柔。

“准备好了吗,我的新娘?”

他伸出手,郑梓萱轻轻握住。

宴会厅里已经响起悠扬的音乐,宾客陆续入场。

赵彩琴一家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八个人,浩浩荡荡,穿着过于正式的礼服。

赵彩琴走在最前面,眼睛不停地打量着会场布置。

她的丈夫跟在身后,表情有些局促。

三个孩子和各自的伴侣,有说有笑,像是来参加普通聚会。

“请问有邀请函或者餐券吗?”

服务员礼貌地拦住了他们。

赵彩琴愣了一下,随即堆起笑容:“我们是新娘的亲戚,从小看着她长大的。”

服务员保持微笑:“抱歉,今天是凭券入场。”

赵彩琴的脸色变了变,探头往宴会厅里张望。

她看到里面精致的布置和丰盛的自助餐台,眼睛亮了一下。

“这样,你先让我们进去,餐券的事后面再说。”

服务员依然挡在入口:“抱歉,这是规定。”

后面的宾客开始排队,好奇地看着这一幕。

赵彩琴的儿子不耐烦地说:“妈,要不我们直接进去?”

这句话被刚走过来的胡秀娇听到。

老太太今天穿着暗红色的旗袍,气质雍容。

“彩琴,这么巧。”

胡秀娇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

赵彩琴立刻换上热情的笑脸:“胡阿姨,您也来了!”

“外孙女的婚礼,我当然要来。”

胡秀娇看了眼赵彩琴身后的七个人,眼神了然。

服务员如释重负:“老太太,这几位说是亲戚,但没有餐券。”

胡秀娇微微一笑:“规矩就是规矩,对事不对人。”

赵彩琴的笑容僵在脸上。

08

郑梓萱听到入口处的骚动时,正在接受亲友的祝福。

曾鹏飞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肘,示意她看向门口。

赵彩琴一家的身影让她心里一紧,但很快镇定下来。

她挽着曾鹏飞的手臂,从容地走向入口处。

“赵阿姨,您来了。”

郑梓萱的声音温和有礼。

赵彩琴像是抓到救命稻草,立刻拉住她的手:“梓萱啊,你们这的服务员太不懂事了。”

她指着验券的服务员:“非不让我们进去,说要看什么券。”

周围的宾客都看了过来,气氛有些尴尬。

郑梓萱保持微笑:“今天确实是凭券入场的。”

赵彩琴的脸色变了:“你这是不欢迎阿姨?”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