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时谁没羡慕过拿专业奖项的同学?要是有人能把国际大奖捧回来,那简直是朋友圈里“封神”的存在。毕竟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专业能力被顶尖平台认可的证明。
你可能会问,真有这样的本科生吗?这样的学霸是不是只存在顶尖高校里,其实不然:2025年BIAF釜山国际艺术节上,上海杉达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三位毕业生,就凭作品《舶影·岸熙》拿下全球总决赛金奖,后来这作品还斩获国际建筑设计金创奖,甚至亮相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成了绿色人居的示范案例。能培养出这样的学子,上海杉达学院的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肯定不简单,而撑起这份成绩的核心,正是学院的王牌专业——环境设计。
![]()
说起来,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在杉达算是“实力派”院系,一直盯着“让学生把创意落地”的目标,而环境设计专业更是把这点做到了极致。很多人以为环境设计就是“画图纸”,其实它远不止于此:横跨建筑学、景观学、心理学,还要懂材料学和人体工程学,既要考虑空间好看,更要琢磨人用着舒服。这样的交叉学科,最考验专业实力。
环境设计专业共计11个专职教师,其中2个教授、3个副教授,还有海归博士和高级工程师,团队还拿过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3门重点课程,连老师都常获“上海市育才奖”,这样的师资配置,才能把复杂的学科知识讲透、教实。
![]()
光有好老师还不够,怎么把知识变成能拿奖、能落地的能力,才是专业培养的核心。杉达的环境设计走的是“教-学-练-战”一条线:小班化教学让老师能盯着每个学生的设计细节,工作室制直接模拟企业工作场景,还有校企合作的真实项目——比如指导《舶影·岸熙》的老师,就带着学生调研浦东金湾滨水区域的实际需求,才让作品既有创意又接地气。这种模式下,难怪学生能在国际赛事里打败专业团队,毕竟他们从上学起,就不是在“做作业”,而是在“做项目”。
![]()
不过说到环境设计,可能有人会犯嘀咕:是不是“天坑”?这可真是天大的误会。环境设计和侧重理论研究的环境科学完全不同,它是实打实的应用型专业。小到家里的室内装修,大到城市公园的景观规划、老旧社区的更新改造,都需要环境设计师。
现在国家推“城市更新”“双碳战略”,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每年都在涨,上海这边40%以上的设计公司都在招环境设计毕业生。环境设计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9%,毕业生能进上海建工一建装饰、唯想国际这些知名企业,做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起薪也比很多专业高,这哪是“天坑”,明明是“香饽饽”。
![]()
其实选专业就像选赛道,不看别人怎么贴标签,要看专业能不能真教你本事、市场需不需要你。上海杉达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既有能让你拿国际奖的教学实力,又有对接职场的培养模式,还踩中了城市发展的需求风口。
对想靠设计吃饭、想把创意变成现实的学生来说,选这里,真的是一步走对了的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