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修行之路中最为神秘且令人向往的,便是禅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奇妙境界。
自从释迦牟尼世尊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以来,历代的祖师大德们在深入禅定状态时,常常会有各种光明显现的相关记载。
《楞严经》中曾经提到:“阿难,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镜中显现诸像。”
由此可以看出,禅定中出现的光明境界并不是虚妄不实的,而是修行者自身功德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真实显现。
不过,并不是所有修行的人都能在禅定中见到光明,更不用说能够准确辨识不同光芒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了。
那些能够在禅定中亲眼见到七种不同光芒的修行者,究竟具备了怎样出众的根器呢?
这些光芒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修行奥秘等待被揭开?
《华严经》中说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当修行者的心性在不断修行中逐渐变得清净,身上的业障也慢慢消除时,龙天护法就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显现身形,以此来认定修行者的根器已经成熟。
而修行者眼中所见到的七种光芒,正是这种认定最直接、最明显的表现形式。
这究竟是一种怎样非凡的境界,又该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呢?
01
唐朝开元年间,五台山清凉寺里有一位名叫了尘的禅师,他从小就出家为僧,专门修习禅定之法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
![]()
了尘禅师虽然平日里戒行十分清净,修行也始终精进不懈,但在禅定的境界上却一直没有取得太大的突破,这让他内心深感困惑不已。
有一天,了尘禅师听说终南山住着一位神秀禅师的法嗣 —— 道恒禅师,这位禅师不仅禅定的功夫十分深厚,而且还常常有龙天护法现身前来护持。
于是,了尘禅师决定下山前往终南山求教,希望能够在修行上获得进一步的精进和提升。
02
道恒禅师居住在终南山的一处幽静山谷之中,那里古木长得高大挺拔、遮天蔽日,山间的泉水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声响,确实是一个非常适合修行的好地方。
![]()
当了尘禅师历经艰辛找到道恒禅师的时候,正好是黄昏时分,夕阳缓缓西下,整个山谷都被笼罩在一片温暖的金光之中。
“师父,弟子了尘,特意从五台山前来求教禅定之法。”
了尘禅师恭敬地向道恒禅师行顶礼之礼。
道恒禅师看上去大约有六十多岁的年纪,胡须和头发都已经变白了,但双眼却炯炯有神,仿佛能够看透人的内心深处。
他仔细地端详了了尘禅师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说道:“法师你远道而来,一定是在修行上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难,不妨把你的困惑详细说出来听听。”
了尘禅师如实地向道恒禅师禀告了自己的修行情况:“弟子虽然已经用功修行二十年了,但在禅定中却从来没有见过经书上所说的光明境界,不知道这是因为我的修行方法有错误,还是因为自己的根器太过愚钝呢?”
道恒禅师听了之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说道:“法师,你可知道,能否在禅定中见到光明,其实与修行者根器的深浅有着直接的关系?”
“还请师父详细为我开示。”
了尘禅师急切地追问道。
道恒禅师站起身来,用手指着远处山上的夕阳,说道:“你看那夕阳,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看到七彩斑斓的霞光,而有些人却只能看到橙红色的夕阳呢?”
了尘禅师认真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大概是因为每个人的眼力有所不同吧。”
“正是这样,” 道恒禅师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修行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禅定中能否见到光明,以及见到什么样的光明,都与修行者根器的成熟程度密切相关。
《法华经》中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这一大事因缘,就是要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而光明的显现,正是修行者自身佛性逐渐显露的重要征象。
听到这里,了尘禅师的心中不由得一动,但仍然还有一些疑惑没有解开,于是问道:“师父,弟子听说修行人在禅定中能够见到七种不同的光芒,这是真的吗?”
道恒禅师的神色变得庄重起来,说道:“法师你所说的确实是事实。”
这七种光芒,在《楞严经》和《华严经》中都有相关的记载,每一种光芒的出现,都代表着修行者根器处于不同的成熟阶段。
更重要的是,这些光芒的显现,往往还会伴随着龙天护法的认定和加持。
了尘禅师听得十分入神,连忙继续请教:“那么这七种光芒分别是什么,又各自代表着什么含义呢?”
03
道恒禅师缓缓地说道:“第一种是白光,这是初入禅定时最常出现的一种光明。”
《大智度论》中提到,当修行者的心开始变得专注起来时,就会有如同月光一般柔和的白光显现出来。
这一现象表明修行者的心性已经开始变得清净,身上的业障也开始逐渐松动。
“第二种是金光,这在《华严经》中被称为‘如来光明’。”
当修行者的慈悲心开始不断增长,智慧也初步开启的时候,就会见到如同黄金一般璀璨的光芒。
这是龙天护法开始关注这位修行者的重要征象。
了尘禅师听得心潮澎湃,急忙追问道:“那其他几种光芒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呢?”
道恒禅师继续说道:“第三种是蓝光,这种光芒代表着深层智慧的开启。”
《楞严经》中提到,当修行者能够真正观照自心的时候,就会见到如同海水一般深邃湛蓝的蓝光。
“第四种是绿光,这种光芒象征着生命力的复苏和慈悲心的圆满。”
《观无量寿经》中在描述西方极乐世界时,常常会提到绿色的光明,这正是大慈大悲的具体表现。
“第五种是红光,这种光芒代表着根本智慧的觉醒。”
这种光芒往往出现在修行者即将开悟的前夕,是修行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征象。
道恒禅师停顿了一下,目光注视着了尘禅师,说道:“法师,你可知道,能够见到前五种光芒的修行者,已经是万里挑一的了。”
而能够见到后两种光芒的修行者,更是经过累劫修行的大根器之人。
了尘禅师的心中既感到兴奋又有些紧张,说道:“还请师父继续为我开示剩下的两种光芒。”
“第六种是紫光,这在《华严经》中被称为‘无量光明’。”
能够见到紫光的修行者,已经接近明心见性的境界,龙天护法会主动现身前来护持。
“第七种是彩光,也就是七种七彩光明相互融合为一体的光芒。”
《法华经》中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能够见到彩光的修行者,已经证得了某种程度的开悟,其根器已经完全成熟。
听到这里,了尘禅师不禁感慨道:“师父,弟子修行二十年,竟然连第一种白光都没有见过,实在是感到惭愧。”
道恒禅师用慈悲的目光看着他,说道:“法师你不必因此而灰心丧气。”
能否见到光明,不仅与修行的功夫深浅有关,更与自身的因缘业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些人天生慧根就十分深厚,所以容易见到光明;而有些人则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有所感应。
最重要的是,修行过程中要有正确的修行方法。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修行方法呢?”
了尘禅师急切地问道。
道恒禅师微笑着说道:“这就涉及到禅定中观光的具体法门了。”
《楞严经》中佛陀亲自传授了二十五种圆通法门,其中就包括观光法门。
但这个法门相对来说较为复杂,需要具备一定的修行基础才能够修习。
了尘禅师听到这里,心中变得更加急切了,说道:“还请师父慈悲,将这个法门传授给我。”
道恒禅师看了看天色,发现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于是说道:“法师,今日的时间已经不早了,而且观光法门涉及到许多细节方面的内容,需要详细地向你说明。”
不如你就在这里住下来,明天我们再详细探讨这七种光芒的具体修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了尘禅师虽然心中十分急切,但也知道修行这件事情不能够急躁,于是恭敬地答应了道恒禅师的提议。
当天晚上,他在道恒禅师的茅屋旁边搭建了一个简陋的禅房,准备在这里潜心学习观光法门。
第二天一早,了尘禅师就来到了道恒禅师的茅屋前,想要继续向师父请教。
道恒禅师见他如此虔诚好学,心中也感到十分欣慰。
“法师,昨夜你可有什么所思所悟?”
道恒禅师开口问道。
了尘禅师回答道:“弟子昨夜一直在思考师父所说的七种光芒,心中虽然十分向往那样的境界,但也产生了一些疑惑。”
这些光芒的出现,真的是龙天护法在认定我们的根器吗?
道恒禅师点了点头,说道:“这正是我今日要详细为你解释的内容。”
龙天护法的认定,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而这七种光芒,正是这些标准的外在表现形式。
道恒禅师缓缓地说道:“法师,要想明白龙天护法认定根器的原理,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龙天护法。”
了尘禅师专注地倾听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龙天护法,在佛教中指的是护持佛法的天龙八部。”
《法华经》中记载,当佛陀讲说佛法的时候,常常会有无量的诸天、龙王、夜叉、乾闼婆等前来护持佛法。
这些护法神通广大,能够清楚地察知众生根器的深浅以及修行的进展情况。
道恒禅师的声音变得更加庄重起来:“当修行者在禅定中见到这七种光芒时,实际上是护法神在通过光明来测试和认定修行者的境界。”
每一种光芒的出现,都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相应的要求。
了尘禅师听得十分入神,急切地问道:“那么,护法神是如何通过这些光芒来认定我们的根器的呢?”
这其中又蕴含着什么深层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