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斗法输给二郎神,难道是72 变有短板?菩提祖师知道真相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灵山佛殿的鎏金瓦在晨光中泛着暖光,斗战胜佛孙悟空身披赭色佛衣,金箍棒斜倚在莲花座旁,棒身龙纹隐现。

他双目微闭,神识却已穿越亿万里云海,落在灵台方寸山三星洞的虚影之上。

松涛依旧,石涧潺潺,与五百年前他离开时一模一样。

“师父!” 悟空的声音穿透虚幻,带着成佛后少见的急切,

“当年您传我地煞七十二变,弟子曾以为是天地间最完满的神通。可灌江口赌斗,弟子变鱼露尾、变庙露旗杆,输得彻彻底底;

西行路上,黄风怪识破我变的飞虫,大鹏看穿我变的麻雀,次次在关键处掉链子!这法术的短板,您是不是早已知晓?”

虚影中,菩提祖师的轮廓从薄雾里凝出,白须垂胸,道袍沾着松针,眼神深邃如星空。

“悟空,你已证得佛果,跳出三界轮回,为何仍执着于几百年前的一场法术输赢?”

祖师的声音不高,却像钟鸣般在悟空神识中回荡。

“弟子非是执着输赢!” 悟空上前一步,金箍棒在神识中微微颤动,

“弟子不解,您若早知七十二变有缺陷,为何不教我更完满的法门?是弟子资质不够,还是您故意隐瞒?”

01

公元前 578 年,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的石猴,漂洋过海十数载,终于在西牛贺洲寻到灵台方寸山。

他跪在菩提祖师座下,磕了三个响头,声音发颤:“弟子悟空,愿拜师父为师,求长生之道!”

祖师见他灵性十足,便收他为徒,赐名 “孙悟空”。

前六年,悟空跟着三十多个师兄扫地锄园、寻柴燃火、诵读经文,日子过得平淡却踏实。

他从不敢懈怠,每天天不亮就起身清扫洞前石阶,竹帚磨破了三柄;



下午去山腰菜园锄地,怕碰伤祖师栽种的灵芝,连草都要徒手拔;

晚上师兄们闲聊时,他独自在石灯下研读《道德经》,直到油灯燃尽。

第七年的一个清晨,祖师忽然召悟空入内殿。

内殿中央的石台上,青铜香炉插着三炷香,烟气袅袅凝成云纹。

“你入我门六年,可愿学真法?” 祖师坐在蒲团上,目光落在悟空身上。

“愿学!” 悟空磕头道,“弟子只求长生,不惧辛苦!”

祖师先讲 “术” 字门的请仙扶鸾、“流” 字门的谈经论道、“静” 字门的休粮守谷、“动” 字门的采阴补阳,悟空皆摇头:“这些不能长生,弟子不学!”

祖师闻言,忽然起身,在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进内室,关上中门。

悟空愣了片刻,猛然醒悟 。

师父是让他三更时分,从后门入内殿传法。

三更天,悟空轻手轻脚绕到后门,推门而入。

内殿只点着一盏油灯,祖师坐在蒲团上,见他进来,便问:“你既不求旁门,可愿学‘地煞七十二变’?此术能变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山石楼阁,学成后可躲天地人三灾,延年益寿。”

悟空喜得抓耳挠腮,连连磕头:“愿学!多谢师父!”

接下来的三个月,悟空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七十二变上。

每天天不亮,他就跑到山后的空地上练习 。

先变飞禽,念动咒语,身体渐渐缩小,羽毛从皮肤下长出,翅膀展开时能感受到风的阻力,变作麻雀时,能在松树枝间灵活穿梭;

再变走兽,变猛虎时,吼声能震落松针,变小鹿时,蹄子踩在落叶上无声无息;

后来变山石,身体能变得坚硬如石,表面覆盖青苔,连师兄路过都没察觉。

师兄们见了,都赞道:“悟空这资质,真是百年难遇!才练三个月,就变得这么像!”

悟空听了,心里越发得意,觉得七十二变已被自己掌握得炉火纯青。

可就在练习变树木时,他遇到了麻烦。

那天下午,他想变作一棵松树 。

念动咒语,身体渐渐变高,手臂化作树枝,皮肤化作树皮,头顶长出松针,一切都很顺利,可尾巴却不听使唤。

他想把尾巴藏在树干里,可尾巴总在树干后鼓出一个小包,像树干上长了个瘤子;

想把尾巴垂在树后,又觉得太显眼,像松树上挂了根褐色的绳子。

他反复调整,练了一个时辰,还是不满意,最后只能勉强把尾巴贴在树干侧面,可风一吹,松针晃动,尾巴的轮廓就露了出来。

“悟空,你这松树,为何总看着别扭?”

菩提祖师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开口问道。

悟空赶紧收了法术,变回原形,挠着头,脸上满是懊恼:

“师父,弟子也不知道!其他变化都好好的,就是变树木时,这尾巴总藏不住。弟子练了一个时辰,还是这样。”

祖师走到他身边,伸手摸了摸他的尾巴,指尖的温度让悟空觉得温暖。

“变化之道,重在圆融,而非形似。”

祖师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深意,“你看这山间的松树,有的直、有的弯,有的松针密、有的松针疏,可它们都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你若只追求外表像松树,却忽略了尾巴与树干的协调,即便变作松树,也只是个‘空壳’,终究会露馅。”

悟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弟子记住了,以后会多注意协调。”

他当时只觉得是自己练习不够,或是尾巴太长才导致变化不完美。

毕竟七十二变已让他拥有了 “上天入地” 的能力 。

能变作蚊虫钻进缝隙,能变作巨鹰飞越山川,能变作山石躲避追踪,这些都让他得意不已,哪还会深究那 “小小的尾巴问题”?

可他没看到,祖师看着他转身继续练习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担忧。

祖师抬手一挥,空地上忽然浮现出三道虚影:一道是变鱼露尾的猴子,一道是变庙露旗杆的猴子,一道是情绪激动时变化不稳的猴子。

虚影转瞬即逝,仿佛从未出现过。

02

悟空在三星洞又练了半年,七十二变愈发熟练 。

他能变作师兄的模样,模仿师兄的声音,连走路的姿态都一模一样,骗过了负责教经文的大师兄;

能变作祖师的青瓷茶杯,放在石桌上,若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真假;

甚至能变作萤火虫,在夜里的三星洞飞舞,师兄们拿着扇子驱赶,都没发现那是他。

可就在他得意洋洋,在师兄们面前卖弄变化时,祖师却突然把他叫到跟前:“你已学成本领,可下山去了。”



“师父!” 悟空愣住了,“弟子还想跟着您学更多神通,为何要赶弟子下山?”

“你天性跳脱,又爱卖弄,留在山上迟早会惹祸。”

祖师的语气很严肃,“下山后,不可再提是我弟子。若你在外闯祸,连累到我,我定不饶你!”

悟空还想再劝,可看到祖师坚定的眼神,知道多说无益。

他对着祖师磕了三个响头,转身离开三星洞,驾着筋斗云,朝着花果山飞去。

回到花果山,悟空很快成了 “美猴王”。

他变作猛虎,打败了山后的老虎精;变作巨鹰,抓飞了河边的鱼妖;变作山石,偷袭了前来挑衅的狼妖。

没过多久,花果山的妖怪都服了他,每天围着他喝酒吃肉,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可他不满足,觉得自己有七十二变的神通,不该只在花果山称王。

后来,他闯龙宫夺了定海神针,闹地府销了生死簿,惹得玉帝震怒,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

第一个来的是巨灵神,他手持宣花斧,身高三丈,站在花果山前喊:“妖猴!快束手就擒,免得本将动手!”

悟空冷笑一声,念动咒语,身体猛然变大,足有万丈高,金箍棒也随之变长,朝着巨灵神砸去。

巨灵神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躲闪,却还是被金箍棒擦到肩膀,鲜血直流,狼狈逃走。

接着来的是哪吒三太子,他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腰缠混天绫,威风凛凛。

“妖猴,我奉玉帝之命,来拿你归案!”

悟空笑道:“你这小娃娃,也敢来管俺老孙的事?”

两人斗在一处,哪吒的火尖枪刺向悟空,悟空用金箍棒挡住;

哪吒的混天绫缠向悟空,悟空变作泥鳅,从混天绫的缝隙里溜走;

哪吒脚踏风火轮追上来,悟空又变作老鹰,飞到空中。

斗了几十回合,哪吒渐渐不支,额头上满是汗水。

悟空见状,心里越发得意,念动咒语,身体突然变小,化作一只蚊虫,嗡嗡地朝着哪吒的耳边飞去 。

他想飞到哪吒耳边,趁其不注意叮他一下,让哪吒分心。

可哪吒本是灵珠子转世,灵觉比一般神仙敏锐得多。

悟空刚靠近他的耳朵,哪吒就觉得耳边有股异样的气息 。

那气息桀骜不驯,带着石猴特有的野性,与普通蚊虫那种温顺的气息截然不同。

“休想偷袭!” 哪吒抬手一挥,一道火焰朝着蚊虫烧去。

悟空吓得赶紧变回原形,落在地上,心里纳闷:俺老孙变的蚊虫,翅膀震动频率、身体大小都与真蚊虫一模一样,他怎么会察觉?

虽有疑惑,悟空却没放在心上。

他觉得哪吒能察觉,只是运气好,换作其他神仙,肯定看不出破绽。

接下来的战斗,悟空更是威风 。

他变作巨鹰,俯冲下来抓散天兵阵型;变作猛虎,在天兵中横冲直撞;变作天兵的模样,混入敌军中故意指错方向,把十万天兵天将搅得鸡飞狗跳。

玉帝无奈,只得封他为 “齐天大圣”,让他看管蟠桃园。

可悟空本性难移,偷吃了园里的大蟠桃,又喝光了玉液琼浆,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再次大闹天宫。

这次,玉帝请来了二郎神杨戬 。

二郎神是玉帝的外甥,神通广大,尤其擅长变化之术,曾降服过九头虫、梅山七怪等厉害妖怪。

“妖猴!你偷吃蟠桃、偷喝仙酒、偷吃金丹,还不快快认罪!”

二郎神手持三尖两刃刀,站在云端,声音像惊雷般响起。

悟空笑道:“你这小圣,也敢来管俺老孙的事?俺老孙有七十二变的神通,你能奈我何?”

两人斗在一处,从云端打到地面,又从地面打到水里,不分胜负。

二郎神见状,道:“不如我们赌斗变化,你变什么,我就变什么来克你,输者束手就擒,如何?”

“赌就赌!俺老孙还怕你不成?” 悟空欣然答应。

他不知道,这场赌斗,将让七十二变的短板彻底暴露 。 那看似不起眼的 “小疏漏”,终将让他一败涂地。

03

灌江口的河边,悟空与二郎神的赌斗正式开始。

“你先变!” 悟空说道。

二郎神微微一笑,念动咒语,身体渐渐化作一只大鹏鸟,展翅高飞,朝着云端飞去。

悟空见状,也赶紧念咒,变作一只老鹰,追了上去。

两人在空中你追我赶,翅膀拍打空气,发出阵阵呼啸。

大鹏鸟飞得快,老鹰也不甘落后,松涛般的风声在耳边掠过。

二郎神见悟空追得紧,突然收了法术,变作一只大鹿,落在地上,朝着树林跑去。

悟空也收了法术,变作一只猛虎,紧随其后。

大鹿在前面奔逃,猛虎在后面追赶,树林里枝叶纷飞,惊得鸟雀四散。

“妖猴,你就这点本事?” 二郎神的声音从大鹿口中传出。

悟空不服气,突然变作一条蛇,钻进草丛,朝着大鹿的腿咬去。



二郎神早有防备,变作一只灰鹤,展翅飞起,躲过蛇咬。

悟空见偷袭不成,又变作一条鱼,钻进旁边的小河里,想趁机逃走。

可就在这时,七十二变的第一个短板爆发了 。

他变的鱼,身体、鳞片都与真鱼无异,可尾巴却怎么都变不自然,还是带着点猴尾的僵硬,摆动起来显得别扭。

二郎神站在河边,眼睛微眯:“妖猴,你以为变条鱼就能躲得过我?”

他变作一只鱼鹰,俯冲而下,朝着那条 “特殊” 的鱼啄去。

悟空吓得赶紧变回原形,跳出水面,骂道:“你这二郎神,竟敢偷袭俺老孙!”

“是你自己露了破绽,怪不得别人。” 二郎神冷笑。

接下来,悟空又变作一座土地庙:嘴巴变作庙门,眼睛变作窗户,身体变作庙身。

可尾巴没地方藏,只能变作一根旗杆,立在庙后。

二郎神追过来,看到这座庙,顿时笑了:“这土地庙倒奇怪,旗杆哪有立在庙后的道理?定是妖猴变的!” 他举起三尖两刃刀,朝着 “旗杆” 砍去。

悟空吓得赶紧收了法术,转身就跑。

他一边跑,一边心里发慌 。

为何每次变化,都会在关键处出问题?尾巴藏不住,连变座庙都有破绽?

更让他心慌的是,七十二变的第二个短板也暴露了 。

他那双火眼金睛,即便在变化时,也难以完全掩盖神采。

每次变作其他生灵,眼睛里总会带着一丝桀骜与灵动,熟悉他的人很容易就能认出来。

打斗中,悟空渐渐落入下风,情绪也变得急躁。

他想变作一只小蜜蜂,悄悄溜走,可越是着急,变化就越不稳 。

身体忽大忽小,翅膀扇动的频率也乱了,差点现出原形。

这便是七十二变的第三个短板:心境会影响变化的稳定性,情绪剧烈波动时,法术容易失控。

“妖猴,你跑不掉了!” 二郎神追上来,三尖两刃刀直指悟空的胸口。

悟空想变作山石躲避,可情绪太急,法术没施好,只变了半个身子,就被二郎神的刀划到了胳膊,鲜血直流。

就在这时,太上老君突然从云端扔下金刚琢,正好砸在悟空的头上。

悟空头晕目眩,倒在地上,被二郎神的手下捆了起来。

“妖猴,你输了。” 二郎神站在他面前,语气平淡。

悟空躺在地上,看着天空,心里满是不甘 。

他引以为傲的七十二变,为何会输给二郎神?这法术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他想不明白,只觉得胸口发闷,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

04

悟空被擒后,玉帝下令将他押到斩妖台斩首,可刀砍斧劈、雷打火烧,都伤不了他分毫 。

他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早已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太上老君见状,将他扔进八卦炉,想用文武火将他炼化。

谁知四十九天后,悟空不仅没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

他跳出八卦炉,再次大闹天宫,无人能挡。

最终,如来佛祖前来,与他打赌:若悟空能翻出如来的手掌心,玉帝便将天庭让给他;若不能,便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悟空自信满满,一个筋斗云翻出去,看到五根柱子,以为到了天边,便在柱子上撒了泡尿,还写下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几个字。

可等他回来,才发现那五根柱子,竟是如来的手指。

“妖猴,你输了。” 如来微微一笑,手掌一翻,将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这一压,就是五百年。

五行山的日子,枯燥而漫长。

白天,太阳晒得山石发烫,悟空的皮肤被烤得通红;

晚上,寒风刺骨,他只能蜷缩在石缝里取暖。

偶尔有路过的樵夫、农夫,会扔给他一个馒头、一根萝卜,他才能勉强果腹。

起初,悟空很愤怒 。

他觉得自己有七十二变的神通,不该被压在这暗无天日的山下;

觉得如来佛祖不讲道理,用 “耍赖” 的方式赢了他。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愤怒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反思。

他反复回想与二郎神赌斗的每一个细节:变鱼时尾巴露馅,变庙时旗杆立在庙后,情绪急躁时变化不稳……

这些画面在脑海里闪过。他

开始琢磨:为何二郎神的变化能圆融无碍?为何自己的七十二变总在关键处掉链子?



他想起在灵台方寸山学道时的情景 。

变松树时尾巴藏不住,祖师提醒他 “变化之道,重在圆融”;

师兄们说他 “变化虽像,却少了点灵气”;祖师传他法术后,眼神里那抹欲言又止的担忧……

一个念头渐渐在他心里浮现。

这个念头一旦出现,就再也挥之不去。

他想:祖师法力无边,若想传他完美无缺的变化术,定然可以。

可祖师为何偏偏传他这有短板的七十二变?是自己资质不够,不配学更完满的神通?还是祖师故意隐瞒,有什么难言之隐?

他越想越觉得蹊跷 。

若祖师不知道缺陷,为何在他变松树时,只说 “重在圆融”,却不教他如何藏好尾巴?

若祖师知道缺陷,为何不提前告知,让他多加练习弥补?

这些疑问像一根刺,扎在悟空心里,五百年都未曾消散。

他每天看着日出日落,听着山间的风吹草动,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等出去后,一定要找到祖师,问清楚这一切。

05

五百年后,观音菩萨受如来佛祖所托,前往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人,路过五行山时,劝悟空皈依佛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修成正果。

“若你能护唐僧西天取经,功成之后,便可免你罪过,还你自由。” 观音菩萨的声音温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悟空想了想,五百年的压抑让他早已厌倦了五行山的日子,便答应了:“俺老孙愿皈依佛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

不久后,唐僧路过五行山,揭下了如来佛祖的压帖,悟空终于重获自由。

他拜唐僧为师,穿上了观音菩萨送的虎皮裙,戴上了唐僧亲手缝制的僧帽,跟着唐僧踏上了西行路。

原以为有七十二变的神通,西行路上定能一帆风顺,可悟空很快发现,七十二变的短板,在与妖邪的战斗中屡屡暴露。

在黄风岭,黄风怪有一双 “黄风眼”,能看穿妖邪变化。

悟空想变作一只飞虫,潜入黄风洞打探消息,可刚靠近洞口,就被黄风怪识破:

“哪来的妖猴,竟敢变作飞虫窥探!” 黄风怪吹起一阵黄风,悟空被吹得晕头转向,差点现出原形。

悟空心里纳闷:为何黄风怪能轻易识破我的变化?他想起大闹天宫时,哪吒也能察觉他变的蚊虫,难道是自己的变化术有问题?

在白虎岭,白骨精三次变化成人形,想偷袭唐僧。

悟空用火眼金睛看穿了白骨精的本相,几次想打死她,却被唐僧误会 “滥杀无辜”,念了紧箍咒,还被赶走了一次。

后来他偷偷回来,想变作唐僧的模样,骗过白骨精,可情绪太急,变化时眼睛里的桀骜神采没藏住,被白骨精识破:“你这妖猴,竟敢变作唐僧的模样!”

悟空的挫败感越来越强 。

七十二变明明能变万物,为何每次遇到厉害的妖邪,都会暴露?

在狮驼岭,青狮、白象、大鹏三妖实力强大,尤其是大鹏,速度极快,还能看穿变化。

悟空想变作一只小麻雀,从狮驼城逃走,可刚飞起来,就被大鹏追上:“妖猴,你以为变作麻雀就能逃得掉?你的火眼金睛即便在变化时,也会露出金光,我一眼就能看穿!”

悟空与大鹏斗了许久,始终无法摆脱,最后还是请来如来佛祖,才将大鹏收服。

一次次的实战,让悟空更加确信:七十二变存在先天不足。

这个疑问,像一块石头,压在悟空心里,随着西行之路的推进,越来越重。

可每次想起祖师在三星洞对他的照顾 。

教他长生之道,为他解惑,在他卖弄变化时虽赶他下山,却也没伤他分毫 。

他又觉得,祖师不是那样的人。

“到底是为什么呢?” 悟空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看着唐僧、八戒、沙僧远去的背影,心里满是困惑。

06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悟空护送唐僧终于抵达灵山,取回真经。

因功绩卓著,悟空被如来佛祖封为 “斗战胜佛”,修成正果 。

紧箍咒自动消失,他的法力也比以前更加强大,心境也愈发沉稳。

成佛后的日子,灵山佛殿的生活平静而祥和。

悟空每天与其他佛祖、菩萨探讨佛法,偶尔会去凡间度化有缘分的生灵。

可他心里对菩提祖师的疑问,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愈发强烈 。

他想知道,当年祖师为何要隐瞒七十二变的短板?那 “缺陷” 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凭借斗战胜佛的果位,悟空运转无上神通,追寻因果 。

他的神识穿越时空,再次回到了灵台方寸山三星洞。

这一次,他不再是当年那只懵懂的石猴,而是一尊受天地认可的佛。

三星洞的虚影中,松涛依旧,石涧潺潺。

悟空走到内殿,看到祖师当年坐过的蒲团,还有石桌上的青瓷茶杯,眼眶忽然有些湿润 。

五百年了,他终于再次 “回到” 了这里。

他对着内殿中央,深深一拜:“师父,弟子悟空,今日已成佛。当年您传我七十二变,弟子在灌江口赌斗惨败,西行路上也屡屡因法术短板陷入困境。弟子斗胆问一句,您是不是早已知晓七十二变的缺陷?”

话音刚落,内殿中央的青铜香炉突然亮起金光,菩提祖师的精神烙印从金光中凝出 。

依旧是白须垂胸、道袍沾松针的模样,眼神却比以前更加深邃。

“悟空,你既已成正果,当明吾意。”

祖师的声音缥缈而威严,仿佛自亘古传来,“非是为师不告,实乃…… 不能告,亦无需告。此法缺陷,并非疏漏,而是……”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