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是击败荷兰人,收复宝岛的华夏民族英雄,这一点是无疑的。但是在涉及这方面历史的时候,现在更多人愿意谈论施琅,为什么呢?因为施琅促进的是统一大业,而郑成功,从现实角度来看,是打算割据宝岛,自立为王的。
郑成功被隆武帝朱聿键,赐了国姓朱,因此又被称之为国姓爷。后来隆武帝没了以后,郑成功又被永历帝朱由榔册封为延平郡王。
此后郑成功一生都是以延平郡王号令三军,所以按道理说,郑成功对朱明王朝应该是十分忠心的。但是在抵达宝岛以后,其实老朱家还是有人跟着一起来的,而且还包括了昔年的鲁王监国朱以海的后代。可郑成功以及他的后人,再也没有立老朱家的后人为主,而是自己当起了宝岛的主人。
![]()
郑成功有大量财富,安置在日本长崎
郑成功原名郑森,后来隆武帝朱聿键,给郑成功赐姓朱,赐名成功。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要么叫他郑森,要么叫他朱成功。
只不过大家叫习惯了,而且非常顺口,所以一般都喊他郑成功。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原本是一个海上的强盗,出生于福建南安,祖籍河南固始。所以郑芝龙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中国人。但是他做的事情,很多却是离经叛道的那种。
比如说,他本人信奉天主教,给自己取了个天主教的名字叫尼古拉。嗯?这不是俄国沙皇的名字么?
郑成功的母亲,则是日本女性田川氏。他们夫妻俩除了郑成功这个大儿子外,还有一个小儿子留在了日本,取名为田川七左卫门。
郑芝龙常年往来于中日两国做买卖,所以很快建立了自己的海上商业帝国。而且他拥有一支人数多达3万、船只多达上千的船队,堪称东南沿海地区的霸主。那时候哪怕是海上马车夫荷兰人,看到郑氏家族的旗号,都要乖乖缴纳过路费。
![]()
崇祯元年,闽南出现大饥荒,郑芝龙果断出手,给每个人3两银子,每3个人一头牛,让他们到宝岛去开荒种地。所以说,郑芝龙是第一个向宝岛组织大规模移民的人。
不过郑芝龙后来投降清朝后被杀,他的产业也就分崩离析了。郑成功继承了父亲的一部分财产后,再次做大做强,成为了东南沿海地区的霸主。
但是,郑成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忙着抗清大业,一切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所以他在海上的势力,是比不上他老爹的。
当时郑氏家族在日本长崎留有一大批财富,这些财富都是郑芝龙多年积攒而得。郑成功继承家业以后,这批财富主要归他的弟弟田川七左卫门管理。
哥俩在做买卖方面,可谓是配合默契。郑成功通过五商十行体系,将大陆的生丝、砂糖、药材等产品,运送到日本,换取了大量银两。而在日本接应货物,进行具体买卖工作的,就是郑成功的弟弟田川七左卫门。
田川七左卫门在赚到钱以后,不仅及时向哥哥提供大量的物资装备,而且还将历年生意的总利润中的六成,都用在了郑成功的抗清大业之上。
![]()
郑成功的弟弟,在帮助他收复宝岛的事情上,的确出力不少
郑成功本人在北伐南京失败以后,基本就不考虑在大陆上待着了。他知道凭借自己的力量,很难继续和清军抗衡了。就算有李定国在西边可以与之合作,郑成功也不抱有希望了。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郑成功知道自己是有退路的。李定国退无可退,只能在云南抵抗到底。但是郑成功不同,他除了大陆以外,还有浩瀚的海洋。
也正是因为有选择,所以郑成功才会不顾众人反对,坚持要到宝岛上去。实际上当时有很多手下人,是反对这么干的。因为一旦去了宝岛,再想回来,可就不容易了。因为在大陆没了立锥之地,再找登陆点,未免太难了。
田川七左卫门是非常支持哥哥的这一行为的,为了击败荷兰人,收复宝岛,田川七左卫门为郑成功在日本采购了大量的火炮、药品等军需物资。
除此以外,他还主动招募了一批日本浪人进入郑成功的部队,加强了郑成功集团的战斗力。
即便是后来郑成功和田川七左卫门都去世了,他们的后代之间,也有联系。而且田川七左卫门的儿子郑道周,还特地把姓氏改为郑,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认祖归宗了。
郑道周及其家族成员,在江户时期,曾经在日本担任唐通事,也就是对华贸易的翻译官,主要负责中日之间的贸易往来。与此同时他们家族不仅在日本坚持搞中日贸易,也在日本培养了一大批翻译人才。
![]()
郑经曾打算向日本借兵
1662年郑成功去世以后,他的儿子郑经继承了延平郡王的爵位,开始统治宝岛。这个时候他依旧想方设法要打回去,但已经不再是为了恢复大明了,而是要恢复他们郑家在福建的地位,毕竟祖坟和老宅还在福建呢!
为此,在三藩之乱的时候,郑经还真的趁机出兵反攻过大陆。只不过那时候三藩内部矛盾重重,郑经做事太不厚道。当时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正在北伐浙江,结果郑经跑来以后,直接要攻占泉州厦门。
这可把耿精忠气坏了,自己在前面拼死拼活,你小子在后面捅我一刀?不干了,说啥也不干了!再加上耿精忠在前线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就这么着,耿精忠便投降了清军。
从耿精忠的结局就可以看得出,做事犹犹豫豫是什么好下场的。最初清廷对耿精忠还不错,让他戴罪立功。等到他打败郑经的部队,收复了部分福建地区以后,清廷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把耿精忠给办了。
![]()
郑经在反清的时候,曾经联系过自己的叔叔田川七左卫门,希望能从日本借点兵马。这事儿田川七左卫门还特地和日本高层商讨过,最终在幕府将军这儿被否决了。很显然,当时的幕府将军只想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和清廷没啥区别。
可以说,郑氏家族三代统治者时期,田川七左卫门这一脉,始终都与之联络,成为其在海外非常重要的物资供应方。一直到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归顺清朝以后,双方的联系才算告一段落。
至于郑氏家族留在日本的财富,在一代代的消耗当中,其实这笔账已经很难再算了。从郑成功去世以后,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田川七左卫门这一脉手里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