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日媒文章:亚洲版IMF构想重现生机

0
分享至

参考消息网11月11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1月9日发表题为《亚洲货币基金组织构想重现生机》的文章,内容如下:

创建亚洲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构想重现生机。这一构想曾由日本主导,但最终消散于无形,如今亚洲自身的重新定位正在为这一构想提供驱动力。

10月27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据与会者透露,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平静的气氛中举行。

不少观点指出,此次会议的和谐氛围反映了亚洲各国加强域内团结的意愿,借此应对特朗普政府,包括难以预测的关税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外界开始关注到建立亚洲版IMF的可能性。

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这个提法带有某种怀旧色彩,它正是由日本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提出的。IMF向当时的危机震源地泰国提供了紧急援助,但却因附带的财政紧缩条款而饱受诟病,批评意见认为正是这些附带条款延缓了泰国此后的经济复苏。“亚洲各国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主实施金融援助措施。”基于日益高涨的援助呼声,当时的日本大藏省(财务省前身)曾有意建立一个常设的、亚洲自己的跨国机构,旨在为IMF提供补充。

最终,由于IMF最大股东美国的强烈反对,建立AMF的构想受挫。奉行强势美元政策的时任美国副财长劳伦斯·萨默斯等人强烈反对日本的提议。据一名大藏省时任官员回忆:“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建立金融秩序是不可接受的,这就是当时的大环境。”

自那以后,AMF的构想被打入冷宫,直到2023年,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突然提及AMF在应对可能到来的新危机方面不可或缺,这才使得该构想重新回归世人视野。

近两年过去了,虽然没有使用AMF的说法,但东盟与中日韩正在就一项危机应对框架进行讨论,该框架允许各国预先支付资金。据消息人士透露,秘书处正加紧开展工作,预计明年将初步汇总包括基金在内的具体备选方案。

AMF构想重获生机的原因之一是亚洲内部的“去美元化”动向,该动向旨在重新评估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尽管亚洲国家凭借经济增长积累了外汇储备和贸易顺差,但它们对美元的结构性依赖依然存在,深受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而且它们越来越受制于美国的关税政策。

东盟一直在推进独立的金融框架。2000年,东盟与中日韩达成“清迈倡议”。该机制允许面临对外支付困难的域内国家从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中获得短期融资。目前的信贷额度已扩大至2400亿美元。

即便如此,超过一半的资金原则上仍以获得IMF支持协议为前提,即所说的“与IMF挂钩”的资金。

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成立于2011年,旨在监测亚洲的危机风险。该办公室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将可灵活调拨的资金汇集到IMF这样的常设机构中,可提高危机应对的机动性,并有助于提供中长期资金。”

许多观点认为,上次强烈反对AMF构想的美国这次很可能会默许。1997年以来,全球经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七国集团的影响力也今不如昔。仅靠IMF在下一次亚洲金融危机中提供金融援助并不现实。

在经历债务危机后,欧洲于2012年建立了欧洲稳定机制,负责维护欧元区的金融稳定。有人认为,亚洲没有自己的类似机构是不合常理的。在刻意营造日美“黄金时代”氛围的日美首脑会谈后,外界普遍对美国能够支持AMF构想充满期待。

当然,关键在于构想的具体内容。尽管“清迈倡议”最初以美元供应为前提,但自2020年起开始接受域内国家的本币。如果新的框架允许使用日元、人民币、泰铢、新加坡元和马来西亚林吉特等本币,而不仅仅是美元,那么它有可能在中长期内推动亚洲摆脱对美元的依赖。

“车轮已经开始转动。”柬埔寨央行行长谢丝蕾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虽然需要时间,但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推广使用域内国家本币的进程正在加快。时隔近四分之一个世纪,AMF概念的复兴预示着一种全新的不单纯依赖于美元的金融秩序开始萌芽。(编译/刘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参考消息 incentive-icons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官方网易号
200583文章数 7293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