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11日报道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11月5日刊登题为《执政半年的德国总理默茨面临“多重悖论”》的文章,作者为奥德·巴里耶蒂·德·拉加德。全文摘编如下:
5月6日,柏林政坛一声惊雷。令各方惊讶的是,基督教民主联盟的领导人、在2月联邦议院选举中获胜的保守派领袖弗里德里希·默茨,未能在第一轮投票中当选总理。这是自1949年以来,总理候选人首次未能在第一轮投票中胜出。这位六旬老人在第二轮投票中当选,但这并未抹去这个“糟糕的开局”,一名深入了解该国事务的专家称此为“原初羞辱”。
6个月后,默茨已在总理府站稳脚跟,领导着一个由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组成的“黑红”大联合政府。
默茨选择坚定地走右翼路线来对抗德国选择党。和在竞选期间一样,默茨在移民问题上表现得尤为强硬。
索邦大学当代德国历史与文明专家埃莱娜·米亚尔-德拉克鲁瓦评价道,“有人指责他在为德国选择党铺路;他却认为,只要其他政党能让民众看到他们有能力高效处理民众关心的问题,极右翼的选票就会下降”。
移民问题让这位总理陷入自上任以来最重大的争议。10月14日,默茨在波茨坦的记者会上,一方面称赞在移民管理方面取得的进展,一方面强调“城市面貌”的问题依然存在。
面对这番话引发的反对声浪,这位政治家并未改变立场。“不妨问问你们的女儿,我到底想表达什么。我无需收回任何言论。恰恰相反,我重申:我们必须作出改变。”
除移民问题外,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的德国正陷入衰退,默茨力求在经济领域主动作为。早在3月,他就推动议会表决通过了两项法案:放宽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债务刹车规则,以及设立一项5000亿欧元的投资基金。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德法关系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保罗·莫里斯分析指出:“基民盟选民指责这项改革违背了他的竞选承诺。他们认为,为了上台,默茨向社民党作出过于重大的妥协。”此外,这位总理曾多次承诺推出“改革之秋”,其中包括旨在激励老年人继续工作或重返工作岗位的“弹性退休”制度。
但这位来自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政治家在国际舞台上显得游刃有余。这为他赢得批评者爱用的绰号——“对外总理”。
在欧盟层面,默茨全力争取在禁用内燃机汽车方面获得更大空间,因为德国汽车工业正深陷严重危机;他隆重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出席德国统一35周年庆典,借此重新激活法德轴心;在东线,他公开支持乌克兰,并对俄罗斯立场强硬,指责其在欧洲发动“混合战争”。
在以色列问题上,他的立场更为复杂。默茨在重申对这个“了不起的国家”“毫无保留的团结”同时,拒绝承认巴勒斯坦国,也不支持欧盟委员会提出的通过暂停贸易优惠来制裁以色列的建议。然而,他正逐步调整德国在这一议题上的政策:限制对以色列的武器出口,并明确表示德国“不能再支持”以色列在加沙问题上选择的道路。他认为特朗普提出的和平计划是摆脱这一尴尬处境的办法,因此全力支持这一方案。
然而,这些努力都被执政联盟内部的争吵蒙上阴影。
一方面,他是一位在国际舞台上挥洒自如、充满活力,并为德国在经济、国防、移民等领域提出强有力计划的总理。另一方面,他是一位饱受争议困扰、给人以无法掌控其联合政府的印象、且支持率极低的总理。
“这就是弗里德里希·默茨的全部悖论,”埃莱娜·米亚尔-德拉克鲁瓦总结道。“形势喜忧参半。政府已锁定亟须改革的领域,可百姓至今感触不深;执政联盟更需大幅提升内部协同。”特里尔大学政治学教授乌韦·尤恩补充道。(编译/潘革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