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快运行业龙头企业ANE(安能物流)的资本市场版图迎来重大转折。10月28日(周二),ANE(开曼)公告披露,由其最大股东大钲资本、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控股及True Light(淡明资本)组成的财团已正式提出私有化要约,交易对该物流运输及配送服务集团的估值达143.3亿港元(约合24亿新元)。
公告称,本提案为股东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机会,使其能够在公司股票流动性有限、市场风险及不确定性持续的情况下,以可观的溢价变现其在公司的投资。每股12.18港元的现金选择,较未受干扰日2025年9月3日每股8.20港元的收盘价,溢价达48.54%,该日期为公司股价及交易量出现异常波动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较截至未受干扰日止过去52周的最高及最低收盘价,溢价分别约为28.21%和82.88%;较截至未受干扰日止过去三年平均收盘价每股6.13港元,溢价约98.69%。
这一溢价水平在今年港股市场已披露的私有化案例中处于较高水平,凸显财团对公司价值的认可。
从股权结构来看,此次私有化财团的构成呈现"核心股东+战略资本"的组合特征。作为安能物流的最大股东,大钲资本目前已持有公司24.32%的股份,该机构由前华平投资亚太区总裁黎辉创办,在消费与物流领域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大钲资本对安能物流的投资始于2019年12月,大钲资本通过多轮融资支持安能物流的网络扩张与数字化升级。此外,大钲资本还深度参与安能物流的治理与战略调整。2023年1月,大钲资本从幕后走向台前,直接介入管理层。据当时公告显示,因工作重新分配,安能物流原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王拥军辞任,大钲资本合伙人以及时任安能非执行董事的陈伟豪被任命为安能董事会联席主席,与安能CEO秦兴华共同主导公司决策。
![]()
此次私有化背后,是安能在快运行业稳固的龙头地位与可观的成长潜力。摩根士丹利于9月发布的首份覆盖报告中,便将安能评级定为"增持",目标价11.7港元,而此次财团要约价已显著高于该目标价。报告指出,安能是中国快运市场加盟模式的领军企业,2024年以货运量计位居行业第一,其网络覆盖范围已触及99.6%的县乡区域,远超同行85%-97%的平均水平,货运合作伙伴及代理商数量更是从2018年的1.7万家增至2025年二季度的3.8万家,形成了深厚的行业壁垒。
行业基本面的向好为安能的私有化提供了坚实支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零担市场规模已达1.7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快运细分赛道占比仅10%,市场高度分散但增长动能强劲。摩根士丹利预测,2024-2027年快运市场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将达8%,到2030年在零担市场的份额有望提升至35%,而大件电商崛起与行业集中度提升是核心驱动因素。在此背景下,安能2024年实现30%的净资产收益率(ROE),远超同行10%的平均水平,200%以上的资产周转率也体现出优异的运营效率,这些指标成为财团定价的重要依据。
从行业趋势来看,安能的私有化恰逢物流行业"反内卷"政策深化的关键期。2025年7月国家邮政局发起行业"反内卷"倡议后,广东等地已率先上调货运底价,多地政策陆续落地。摩根士丹利预测,四季度快运行业将迎来价格理性回归,市场竞争格局优化将为头部企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在此节点选择私有化,被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可能是为了摆脱资本市场短期业绩压力,更专注于长期战略布局,如网络下沉、产品结构优化及技术投入等。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已出现20多起私有化案例,涵盖金融、地产、消费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恒生银行、大悦城地产等知名企业。从案例特征来看,高溢价成为吸引中小股东支持的关键,如大悦城地产私有化溢价达67.57%,北京建设更是以2.5倍溢价完成退市。安能此次近30%的溢价报价,被认为是提高方案通过率的重要保障。不过,最终能否顺利退市仍需满足"法院会议75%赞成票、反对票不超过10%"等港股私有化常规门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