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把“艳照门”包装成“私德小事”了。
曾医生的问题,从来不是她漂不漂亮、学历多高,而是她是否用不正当手段,抢走了本该属于别人的机会?
很多人替她喊冤:“没伤害谁啊”“医术好就行”“人都会犯错”。可现实是,职场不是真空实验室,道德也不是个人日记。当一位医生与掌握人事权、资源分配权的副院长发生亲密关系,哪怕双方“自愿”,也早已踩进了灰色地带。
![]()
试想:科室评优、项目申报、职称晋升、外出进修……这些机会有限的资源,凭什么落到她头上?同龄同事同样努力,为何她总能“被看见”?
没人能否认她的专业能力,但能力之外的“加速度”,往往来自看不见的交换。
更关键的是,偷拍视频里那种明显不对等的姿态,一个主动服务,一个安然享受,很难让人相信这是纯粹的情感关系。
更像是典型的“职场潜规则”变体:用亲密换取便利,用身体打通关节。这种操作,表面看是“你情我愿”,实则挤压了真正靠本事吃饭的人的生存空间。
有人说:“只要没直接行贿受贿,就不算违规。”
![]()
可规则的意义,恰恰在于防范那些“看似合法”的侵蚀。医院不是私人会所,公共资源不能成为权力与美色的交易筹码。如果今天因为“她是人才”就轻轻放过,明天就会有更多人效仿:拼不过技术,就拼关系;卷不动业务,就走捷径。
院方停职处理,不是打压人才,而是守住底线。一个连职业边界都模糊不清的医生,哪怕手术刀再稳,患者敢放心躺上手术台吗?公众信任的,不仅是医术,更是医者的操守。若连这点敬畏都没有,再高的学历也是空壳。
![]()
至于“给她改过机会”?当然可以,但必须在承认错误、接受调查、承担后果之后。而不是一边享受特权红利,一边要求社会宽容她的“小瑕疵”。
别忘了,那个在沙发对面装摄像头的人固然违法,但若没有值得偷拍的关系,何来这场风波?阳光下的关系不怕镜头,见不得光的,才怕曝光。
曾医生或许优秀,但优秀不该成为豁免道德审查的通行证。真正的尊重人才,是让她在公平规则下凭实力发光,而不是在暗箱操作中“脱颖而出”。
否则,毁掉的不只是她一个人的前途,更是整个行业对“努力就有回报”的信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