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八字犯太岁不要搬家动土?犯太岁之年最忌讳什么?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资料来源:《协纪辨方书》《星命溯源》《太上感应篇》《淮南子·天文训》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纯属虚构,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太岁,这个在中国民间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神秘存在,至今仍让无数人心存敬畏。每逢岁末年初,人们总要查看自己的生肖是否"犯太岁",一旦犯了,便要小心谨慎,诸事避讳。搬家动土这样的大事,更是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这究竟是迷信,还是暗含着天地运行的玄机?为何古人说"太岁头上不可动土"?犯太岁的人,真的会遭遇诸事不顺、灾祸连连吗?

在《协纪辨方书》中记载:"太岁者,主宰一岁之尊神。"在《星命溯源》里也说:"太岁乃年中天子,掌一岁之权衡。"可见太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何等尊崇。它既是天文学概念,也是神灵信仰,更是蕴含着阴阳五行运转规律的深奥学问。

当一个人的八字与流年太岁相冲相克,天地之气与个人气运产生激烈碰撞,此时若再搬家动土,惊动地气,岂非雪上加霜?古人的这些禁忌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天地至理?让我们从太岁的本源说起。



太岁的由来,要追溯到上古时期。相传黄帝时代,大挠氏创立了干支纪年法,将天干地支相配,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而太岁,便是这天地运转中的一个关键节点。

在天文学上,太岁又称"岁星",指的是木星。木星绕太阳一周需要约十二年,古人将黄道分为十二个区域,木星每年行经一个区域,便产生了十二生肖与地支的对应。木星所在之处,便是"太岁方位"。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六十甲子,每年都有一位太岁值年,掌管当年的天地气运。这不是虚妄之说,而是古人观察天象、总结自然规律的智慧结晶。

道家典籍《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太岁本身并非凶神恶煞,它只是天地运行的一种规律。当个人的生辰八字与流年太岁产生冲突时,就如同两股气流相撞,自然会产生动荡不安。

那什么叫"犯太岁"呢?

在命理学中,犯太岁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值太岁",也就是本命年,你的生肖与当年太岁相同。比如甲子年,属鼠的人便是值太岁。第二种是"冲太岁",你的生肖与太岁正好相对,子午相冲,卯酉相冲,形成最强烈的对抗。第三种是"刑太岁"、"破太岁"、"害太岁",这些都是生肖之间不同的刑克关系。

《三命通会》中说:"岁运并临,灾殃立至。"当一个人犯太岁的时候,就意味着他的个人气场与当年的天地大气场产生了不和谐的共振。这个时候,如果再去搬家动土,扰动地气,无异于火上浇油。

明朝有位叫徐善述的术数大家,他在《地理人子须知》里详细记载了一个真实案例。

嘉靖年间,浙江湖州有位富商姓张,家境殷实,生意兴隆。那年正值他犯太岁之年,本该谨慎行事。可他偏偏看中了城南一块风水宝地,想要在那里建造一座大宅院。

家中老仆人劝他:"老爷,今年您犯太岁,还是等过了这一年再动土吧。"

张富商却不以为意,笑着说:"这些都是老人言,哪有那么多讲究。我做生意这么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过?"

于是他请来工匠,选了个黄道吉日便开工动土。谁知刚动工三天,张富商突然得了一场急病,高烧不退,卧床不起。家人赶紧请来名医,吃了无数药方,病情却时好时坏,反反复复。

更糟糕的是,工地上也接连出事。先是挖地基时挖断了一条暗渠,工地积水无法排出。接着又有工匠从架子上摔下来,虽然没有性命之忧,却也伤筋动骨百日。更离奇的是,运来的木料莫名其妙地开裂,砖瓦也频频破损。

张富商的儿子见势不妙,赶紧请了当地一位精通术数的老道士来看。老道士掐指一算,摇头叹息:"令尊今年犯太岁,气运本就不稳。太岁方位又正好在这块地上,你们在太岁头上动土,惊扰了地气,怎能不出问题?"

张家人这才醒悟,赶紧停工,并按照道士的指点,设坛祭拜太岁,诚心忏悔。说来也怪,祭拜之后没几天,张富商的病竟然好了大半,工地上也不再出怪事。不过这座宅院直到第二年张富商不再犯太岁时,才重新开工,最终顺利建成。

这个故事在当地流传甚广,后来被徐善述记录在书中,作为"太岁头上不可动土"的明证。

为什么犯太岁之年搬家动土如此凶险?这要从阴阳五行的运转规律说起。

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一股无形的气在流转,这就是"气"的概念。人秉天地之气而生,八字就是一个人出生时天地五行之气的凝聚。太岁则代表当年天地大势的流转方向。

当你的八字与太岁相冲相克时,就如同你个人的小气场与天地的大气场产生了剧烈碰撞。这个时候,你的气运本就不稳,容易起伏动荡。



而搬家和动土,在风水学上都属于"动"的范畴。《黄帝宅经》说:"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搬家动土会扰动地气,改变原有的风水格局。

当一个人犯太岁,自身气场不稳的时候,再去搬动居所,扰动地气,就等于在不稳定的基础上再添变数。好比一个人正在走钢丝,本就摇摇晃晃,这时候再去推他一把,岂能不摔?

《地理五诀》中有云:"太岁方不可动土,动则有灾。三煞方不可修造,修则有祸。"太岁所在的方位,蕴含着当年最强的天地之气。在这个方位动土,就是在和天地之气正面对抗,自然容易招致不顺。

除了搬家动土,犯太岁之年还有许多其他的禁忌。

清代术数名家陈素庵在《玉匣记》中详细列举了犯太岁之年的诸多避讳:"值太岁之年,诸事宜静不宜动。出行远游当慎重,婚嫁嫁娶当择时,开业创业当缓行。"

为什么出行远游要谨慎?因为犯太岁的人,本身气运就不稳定,容易遭遇意外变故。这个时候如果长途跋涉,离开熟悉的环境,更容易出现问题。古人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对于犯太岁的人来说,这句话尤其适用。

宋代有个真实的故事,记载在《夷坚志》中。有位书生叫赵文举,正值本命年犯太岁。他不顾家人劝阻,执意要进京赶考。结果走到半路,先是遇到山洪暴发,差点被冲走。好不容易躲过一劫,继续前行,又在客栈遭遇盗贼,盘缠被洗劫一空。最后虽然艰难抵达京城,却因路途奔波染病,根本无法参加考试。

这个故事后来被很多术数书籍引用,成为犯太岁之年不宜远行的典型案例。

婚嫁之事为何也要慎重?《协纪辨方书》解释说:"婚姻乃人生大事,关系两家门户。犯太岁之人,自身气运不稳,此时结婚,恐将不顺之气带给对方,影响婚姻美满。"

开业创业同样如此。创业本就充满风险,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犯太岁之人,天时不利,这时候创业,就如同逆水行舟,困难重重。明智的做法是等过了这一年,待气运转顺,再图大展宏图。

那么犯太岁之年,是不是就什么都不能做了?倒也不是。

古人说"一动不如一静",但静并非消极等待,而是韬光养晦,积蓄力量。犯太岁之年,正是修身养性、内省自察的好时机。《道德经》说:"致虚极,守静笃。"在这一年里,可以多读书学习,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可以多陪伴家人,增进感情;可以整理过往,反思得失。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犯太岁之年有这么多禁忌,那最忌讳的究竟是什么呢?

是不是只要避开搬家动土、远行创业这些事,就能平安度过犯太岁的一年了?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在道家典籍《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中,有一段关于太岁的隐秘记载,揭示了犯太岁的真正深层含义。这段文字历来为修行人所重视,却很少被世人知晓。

而这段话中提到的"最忌之事",才是犯太岁之年真正需要避讳的核心所在。它不是某个具体的行为,而是关乎一个人的心性和德行。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即使犯太岁,也能化险为夷;不知道的人,即使小心翼翼避讳诸多事项,依然可能祸患缠身...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