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李哥,你这些石头还在地下室放着呢?”
老王指着那个落满灰尘的木箱子,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
“别提了,十年了,一直没舍得扔。”
李志强苦笑着摇摇头,弯腰拍掉箱子上的灰尘。
“要不你拿去垫花盆吧,反正也不值钱了。”
老王的话让李志强愣了愣,他突然意识到,也许该是时候面对现实了。
![]()
01
春天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客厅,李志强正在整理儿子留学需要的材料。
桌上摆着各种申请表和银行对账单,数字触目惊心。
学费生活费加起来,需要一百二十万。
现有的积蓄只有六十万,还差一大截。
妻子王梅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一杯茶。
“钱的事情想好怎么办了吗?”
声音里透着担忧和无奈。
李志强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太阳穴。
“再想想办法吧,总会有的。”
话说得轻松,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有多难。
房子已经抵押过一次了,银行不会再借钱。
亲戚朋友该借的都借过了,不好意思再开口。
生意虽然还算稳定,但短期内不可能攒够那么多钱。
正当夫妻俩愁眉不展的时候,老王来串门了。
“怎么了这是?愁眉苦脸的。”
老王是李志强的老邻居,两家关系一直不错。
“孩子出国的事情,差点钱。”
李志强简单解释了一下情况。
老王听完,沉默了一会儿。
“记得你以前买过一批玉石,现在还在吗?”
提到这个,李志强的脸色更难看了。
“在倒是在,就是不值钱。”
那批玉石,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十年前花了五十六万买的,现在可能连五万都不值。
“不管怎么说,总比没有强。”
老王劝道。
“要不拿出来看看,说不定能卖个几万块。”
李志强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
死马当活马医,试试总没坏处。
当天晚上,李志强打开了地下室的门。
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一股霉味。
角落里的那个木箱子,已经积了厚厚的灰尘。
十年了,他很少下来看那些石头。
偶尔想起,也只是叹一口气。
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三百块石头安静地躺在那里。
颜色各异,大小不同,看起来就是普通的石头。
当年花五十六万买这些东西,现在想想真是疯了。
李志强挑了几块看起来还算不错的,装进一个袋子里。
明天去市场问问价,看看还能值多少钱。
爬上楼梯的时候,他回头看了一眼那个箱子。
曾经寄托着发财梦想的宝贝,如今成了废物。
人生的起起伏伏,大概就是这样吧。
第二天一早,李志强开车去了市里的玉石市场。
这里比十年前冷清了很多,很多店铺都关门了。
找了一家看起来还不错的店,李志强走了进去。
“老板,帮我看看这些石头值多少钱?”
店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老花镜。
接过袋子,随意地看了几眼。
“这些东西从哪来的?”
语气里带着一丝怀疑。
“朋友给的,说是和田玉。”
李志强有些紧张地回答。
店老板拿起其中一块,在灯下仔细观察。
看了几分钟,他摇了摇头。
“这些不是和田玉,就是普通的石头。”
话说得很直接,没有任何修饰。
李志强感觉心脏骤停了一下。
“那值多少钱?”
声音有些颤抖。
“几块钱一公斤吧,当装饰品卖。”
店老板同情地看着他。
“你是不是被骗了?”
李志强没有回答,收起石头转身就走。
街上的阳光很刺眼,他眯着眼睛走向停车的地方。
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现实。
五十六万,就这样打了水漂。
接下来几天,李志强跑了七八家玉石店。
![]()
得到的答案都一样:不是和田玉,不值钱。
有的老板直接说是假货,有的说是石英岩。
总之,没有一个人认为这些石头有价值。
李志强彻底绝望了,坐在车里发了很久的呆。
十年前的那些回忆,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播放。
2013年的春天,和田玉市场火得一塌糊涂。
各种媒体都在报道投资神话,专家们在电视上分析行情。
某位大妈三万买的籽料,三年后卖了三十万。
某个收藏家的羊脂白玉,拍出了天价。
这些故事在网络上疯狂传播,吸引了无数投资者。
李志强那时候是个装修包工头,在临沂这个小城市干了十几年。
手里攒了些钱,但总觉得放银行里太亏。
股市他不懂,房地产已经涨得买不起。
听说和田玉投资风险小收益高,他开始动心了。
02
三月份的时候,李志强接了一个大工程。
甲方是一家酒店,工程量不小,能赚不少钱。
酒店老板姓王,四十多岁,开着奔驰S级。
手腕上戴着劳力士,脖子上挂着玉佩。
说话的时候总是不经意地展示这些奢侈品。
工程进行了一个多月,王老板经常来工地转悠。
闲暇时会跟李志强聊天,话题经常涉及投资。
“老李,你这么多年辛苦攒的钱,就放银行里吃利息?”
王老板点燃一支中华烟,吐出的烟圈在空中慢慢散开。
“不懂别的啊,不敢乱投资。”
李志强擦了擦手上的水泥,接过王老板递来的烟。
“现在最火的是和田玉投资,我去年买了几块,已经翻倍了。”
王老板压低声音,像是在透露什么机密。
“真的假的?”
李志强有些不敢相信。
“骗你干什么,我从车里拿给你看。”
王老板走到停车场,从后备箱拿出一个小盒子。
盒子里躺着一块温润的白玉,看起来确实不错。
“这块我八万买的,现在有人出二十万我都不卖。”
李志强拿在手里掂了掂,确实很有质感。
“和田玉现在这么值钱?”
“你不知道吧,新疆那边限制开采了,产量越来越少。”
王老板收起玉石,继续解释。
“物以稀为贵,价格肯定还要涨。”
接下来的几个月,王老板经常跟李志强聊和田玉。
什么是籽料什么是山料,什么叫羊脂白玉什么叫青白玉。
听得多了,李志强觉得自己也算半个专家了。
王老板还带他去过几次当地的玉石市场。
店老板们见到王老板都很客气,叫王总王总的。
“今天有什么好货给王总留着呢。”
李志强在一旁看着,心里很是羡慕。
工程快结束的时候,王老板神秘地把李志强叫到一边。
“老李,我跟你说个事,但你得保密。”
四处张望了一下,确定没人偷听。
“我在新疆有个朋友,专门收原石的。”
“最近弄到一批好货,直接从矿上出来的。”
“品质特别好,价格也便宜,但数量有限。”
李志强听了,眼睛都亮了。
“什么价格?”
“一口价,五十六万,三百块。”
王老板伸出手指比划着。
“平均一块不到两千,这种品质的拿到市场上最少卖五千。”
李志强的心跳开始加速。
五十六万,正好是他这些年的全部积蓄。
“我能先看看货吗?”
“当然可以,但得快,这批货很抢手的。”
王老板答应得很爽快。
第二天晚上,王老板开车带着李志强到了郊区。
一个废弃的厂房里,灯光昏暗。
角落里放着十几个纸箱子,每个箱子都很沉。
王老板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各种石头。
白的、青的、黄的,每一块都有成人拳头那么大。
表面很粗糙,但看起来确实有质感。
“这些都是原石,没有经过任何加工。”
王老板拿起一块白色的石头,用手电筒照着。
![]()
“你看这个透光性,还有这个油润度。”
李志强一块一块地看过去,说实话看不出什么门道。
但这些石头确实给人感觉不一般。
“一共三百块,都是我朋友精挑细选的。”
王老板指着那些箱子。
“原价要八十万,看在咱们关系好的份上,五十六万给你。”
李志强蹲在地上,仔细翻看着这些石头。
每一块都很重,手感确实不错。
“王哥,这批货真的没问题?”
“老李,咱们认识这么长时间了,我还能骗你?”
王老板拍了拍李志强的肩膀。
“我自己都要留一百块呢,这种机会错过了就没了。”
李志强在厂房里来回踱步,内心在激烈斗争。
五十六万是他全部的家当,一旦有闪失就完了。
但如果王老板说的是真的,这笔投资太值了。
“行,我要了。”
最终,李志强咬咬牙做出了决定。
交钱的时候,李志强的手都在抖。
银行转账,看着账户余额从五十六万变成零。
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像是在赌博。
王老板找人帮忙,把这些石头装进了一个结实的木箱子。
“恭喜你老李,等着数钱吧。”
王老板笑得很开心,仿佛真的为李志强高兴。
李志强雇了一辆小货车,把箱子拉回了家。
妻子看到这个大箱子,好奇地问装的什么。
“宝贝。”
李志强神秘地笑了笑,没有详细解释。
地下室里清出一块地方,小心地把箱子放好。
每天晚上干完活,李志强都要下去看一眼。
有时候拿出几块,在灯下仔细观察。
那段时间,李志强经常上网查和田玉的价格。
看到涨价的新闻就特别兴奋,看到跌价的消息就担心。
03
2013年下半年,和田玉市场确实还在上涨。
李志强粗略算了一下,按市场价他这批货至少值一百万了。
妻子问他什么时候卖掉,他总是说再等等。
“等涨到一百五十万再卖。”
这是李志强给自己定的目标,贪心让他不愿意早出手。
2014年春天,李志强的装修生意很红火。
接了几个大工程,赚了不少钱。
但他最关心的还是那批玉石的行情。
王老板的电话越来越少,偶尔打过去说在外地出差。
李志强也没太在意,反正货已经到手了。
夏天的时候,李志强发现网上关于和田玉的新闻少了。
价格也没有继续上涨的趋势,甚至有些下跌。
开始有些担心,打电话给王老板询问情况。
电话响了几声,提示是空号。
李志强心里一沉,赶紧开车去王老板的公司。
公司还在,但前台说王总已经离职了。
“什么时候离职的?”
“一个月前,走得很突然,没说去哪里。”
前台小姐摇摇头,表示不知道详情。
李志强又去了王老板住的小区。
物业说那套房子已经退租,人也联系不上了。
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李志强开始意识到可能被骗了。
回到家,打开那个木箱子。
三百块石头静静地躺在那里,跟之前没什么两样。
拿出其中几块,去市里的玉石店问价。
“这些啊,不是什么好货。”
店老板随便看了几眼,语气很不客气。
“撑死了几百块一公斤。”
李志强不相信,又跑了几家店。
得到的答案都差不多:品质一般,价格不高。
“要不一千块钱,我全收了。”
有个店老板直接报价。
一千块?
李志强差点晕过去,他花了五十六万买的东西。
现在只值一千块?
这不可能,一定是这些店老板想压价。
李志强这样安慰自己,决定再等等看。
也许市场会好转,也许这些店老板不识货。
2015年,和田玉市场继续低迷。
李志强的装修生意也遇到了困难。
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新楼盘越来越少。
手里的活越来越少,收入大幅下降。
妻子开始抱怨家里的经济状况。
“那些破石头到底什么时候卖?”
“放在那里又不能生崽,占地方。”
![]()
李志强不敢告诉妻子那些石头可能不值钱了。
只能说市场不好,再等等看。
2016年,李志强的生意彻底做不下去了。
工人要工资,供应商要材料款。
把能卖的都卖了,还是不够。
最困难的时候,他想过要卖掉那些玉石。
但一想到可能的巨额损失,又舍不得。
五十六万啊,那是他半辈子的积蓄。
最终找朋友借了钱,勉强度过了难关。
2017年,李志强转行做起了小本生意。
在小区门口开了一家五金店,勉强维持生活。
地下室里的那些玉石,渐渐被遗忘了。
平时根本想不起来,偶尔看到那个箱子才会叹气。
2018年,儿子考上了大学。
学费生活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李志强和妻子为了省钱,连新衣服都舍不得买。
妻子实在忍不住了,又提起了那些石头。
“那些东西到底卖不卖?”
“放在那里十年了,也该处理了吧。”
李志强被说得没办法,只好搪塞过去。
“过两年就卖,现在市场还不好。”
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卖,也不知道还能卖多少钱。
2019年,李志强的五金店生意渐渐好转。
又在隔壁租了一间门面,扩大了经营规模。
生活总算稳定了下来,但那批玉石依然在地下室里躺着。
李志强已经很少去想它们了,就像一场遥远的梦。
2020年疫情期间,大家都闲在家里。
李志强无聊的时候,偶尔会去地下室看看那些石头。
三百块一块不少,静静地躺在箱子里。
表面蒙了厚厚的灰尘,但依然能看出原来的颜色。
有时候会拿出几块,用抹布擦干净。
在灯光下仔细观察,试图找出什么特别之处。
但看来看去,就是普通的石头。
04
2021年,儿子大学毕业,被国外一所名校录取。
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学费让李志强犯了愁。
一年三十万,四年就是一百二十万。
李志强把所有积蓄加起来,也就六十万。
还差一大截,这可怎么办?
“要不贷款吧。”
妻子提议,但李志强觉得压力太大。
“贷那么多钱,什么时候能还完?”
“要不让孩子申请奖学金?”
“第一年很难申请到,而且不能保证每年都有。”
夫妻俩为了这事愁得睡不着觉。
2022年,儿子推迟了一年入学。
想先工作攒点钱,减轻家里的负担。
李志强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
孩子这么懂事,他却没能力支持。
这一年,李志强拼命工作赚钱。
五金店的生意做得更大,还开了个小加工厂。
但距离那一百二十万,还是差得很远。
到了2023年秋天,儿子又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这次不能再推迟了,必须想办法筹钱。
李志强和妻子坐在客厅里,对着账单发愁。
银行存款四十五万,股票基金八万。
还有一些应收账款,大概十万。
加起来六十三万,还差将近六十万。
“实在不行,把房子抵押了吧。”
妻子咬咬牙说出了这句话。
“抵押了我们住哪?”
李志强摇摇头,这是他们唯一的房子。
“要不向亲戚朋友再借一些?”
“已经借过很多次了,再借人家也为难。”
李志强点燃一支烟,狠狠地抽了一口。
烟雾在客厅里弥漫,就像他此刻混乱的心情。
突然,妻子想起了什么。
“地下室不是还有那些石头吗?”
“算了吧,那些东西早就不值钱了。”
李志强苦笑着摇头。
“不管值不值钱,拿去问问呗。”
妻子站起身,语气很坚决。
“万一还能卖个几万块呢?蚊子腿也是肉啊。”
李志强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
死马当活马医,试试总没坏处。
当天晚上,李志强下到地下室。
十年了,这个角落几乎没有变化。
木箱子还在原来的位置,只是积了更多灰尘。
打开箱子,三百块石头安静地躺在那里。
颜色依然鲜艳,质感依然不错。
李志强挑了二十块看起来比较好的,装进一个袋子里。
明天去权威机构鉴定一下,看看到底值多少钱。
也许这些年自己的判断是错的。
也许这些石头真的有价值。
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李志强决定去省城的鉴定中心。
第二天一早,李志强开车前往省会城市。
![]()
省地质博物馆有个权威的矿物鉴定中心。
这里的设备先进,专家众多,结果肯定可靠。
到了地方,李志强按照流程填表缴费。
“一共二十块样品,需要一个星期出结果。”
工作人员给了他一张收据。
“到时候拿着这个来取报告。”
等待的一个星期,李志强坐立不安。
一会儿觉得这些石头可能真的没价值。
一会儿又觉得也许会有奇迹发生。
期间他在鉴定中心附近转悠,看到很多人在排队送检。
有个老头坐在休息区,一直在观察李志强带来的石头。
“小伙子,这些石头是你的?”
老头戴着厚厚的眼镜,看起来很有学问。
“是的,送来鉴定的。”
李志强点点头。
“我能仔细看看吗?”
老头的眼神很专注,透着职业的敏感。
李志强把袋子递给他,老头小心地拿出几块石头。
在阳光下转来转去,表情越来越专注。
看了一会儿,他又拿起另外几块。
05
突然,他停下了动作。
“小伙子,这些石头你是从哪里得到的?”
老头的语气有些激动。
“买来的,卖家说是和田玉。”
李志强如实回答。
“买来的?从谁那里买的?”
老头继续追问。
李志强简单说了王老板的事情,老头听完若有所思。
“这里面有几块石头很特别。”
他指着袋子里的三块石头。
“特别在哪里?”
李志强好奇地问。
“表面看起来普通,但内部结构不一样。”
老头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
“你看这里,有人工雕刻的痕迹。”
李志强凑过去看,确实发现了一些细微的纹路。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些可能不是普通的石头。”
老头站起身,自我介绍道。
“我是博物馆退休的研究员,专门研究古代文物。”
“这几块石头,很可能是古代器物的残片。”
李志强听得一头雾水。
“古代器物?”
“对,可能是印章或者其他雕刻品的碎片。”
老头的眼睛发亮。
“如果我没看错,这些应该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一个星期后,李志强怀着忐忑的心情去取鉴定结果。
工作人员递给他一份详细的报告。
拿到报告的瞬间,李志强的手开始颤抖。
李志强看着手中的鉴定报告,整个人如遭雷击般愣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