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与政府官员会晤时发表重磅声明。
针对美国方面对该国核力量的质疑作出直接回应,明确表示白俄罗斯的核武器已存放在“绝对安全的地方”,同时宣布“奥列什尼克”新型导弹系统将于12月正式投入战斗服役,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这一表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源于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与俄白联盟的安全协作。
早在2024年12月6日,卢卡申科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明斯克签署俄白联盟国家安全保障条约,明确规定可应白方提议,在白俄罗斯领土部署俄罗斯战术核武器,用于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或严重领土威胁,为此次核威慑声明奠定了法律基础。
据悉,这一部署是应白俄罗斯主动请求推进的,卢卡申科此前曾公开强调,此举旨在应对北约东扩带来的安全压力,并非俄罗斯单方面强加。
在会晤中,卢卡申科首先回应了美国对其核力量的模糊态度,直言“美方声称不确定我们是否拥有核武器,这随他们去想”。
他进一步强硬表态:“我们已经向美方发出过警告,不会透露核武的数量、存放地点和部署方式——这是白俄罗斯的内部事务,核心是这些武器处于绝对安全的管控之下。”
这番言论既未直接承认也未否认核武存在,却通过“已发出警告”“安全存放”等表述强化了威慑效果,呼应了2025年以来白俄罗斯在美俄博弈中的平衡策略。
此前,白俄罗斯曾通过释放政治犯与美国达成部分制裁放松,但核心安全领域仍与俄罗斯保持深度绑定。
关于即将部署的“奥列什尼克”导弹系统,卢卡申科透露该系统具有鲜明的机动部署特性,不会固定驻扎于某一地点,而是将在预设区域间轮换部署,这一设计使其具备极强的隐蔽性和生存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此前已在“海神”与“海燕”水下航行器系统研发人员颁奖典礼上宣布,俄方已启动“奥列什尼克”系统的批量生产,这意味着该导弹系统的部署是俄白军事技术合作的重要成果,其技术源头与俄罗斯先进军工体系紧密相关。
尽管卢卡申科未披露具体性能参数,但军事分析人士推测,该系统可能具备搭载战术核武器的能力,与白俄罗斯的核威慑体系形成互补。
从地缘格局来看,卢卡申科的双重声明具有明确的战略指向性。
当前,俄乌冲突已进入僵持阶段,白俄罗斯作为俄罗斯的核心盟友,既为俄军提供了战略缓冲,也面临着北约持续的安全压力。
2025年以来,美国虽与白俄罗斯有过外交接触并放松部分制裁,但在核心安全议题上仍保持施压态势。
此次核威慑表态与新型导弹部署,既是白俄罗斯对美国的直接回应,也是对俄白联盟安全承诺的强化。
国际社会对这一动态高度关注。
俄罗斯方面此前已明确表示,俄白在核威慑问题上保持常态化协调,相关举措符合国际法准则,与美国在盟国领土部署核武器的做法本质一致。
而西方国家则担忧,白俄罗斯的核威慑升级可能加剧东欧地区的军事对抗风险,进一步冲击地区安全平衡。
随着12月“奥列什尼克”系统部署期限的临近,这一区域的地缘博弈或将进入新的阶段。
卢卡申科的声明再次凸显了当前国际安全格局的复杂性,核威慑与常规武器升级的交织,使得东欧地区的和平稳定面临多重挑战。
未来,美国、北约与俄白联盟的互动将成为影响地区局势走向的关键因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