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权传八仙时的三件宝物,究竟藏着什么玄机?关乎飞升之道

八仙子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资料来源:《道德经》《庄子》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纯属虚构,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八仙之首钟离权,世人皆知其手持芭蕉扇,袒胸露腹,逍遥自在。可少有人知,这位度尽天下有缘人的真人,在传授八仙道法时,曾留下三件宝物。这三件物事,既非金丹灵药,也非法宝神兵,却关乎着修道者能否飞升的根本大道。

有人说这三件宝物代表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三个境界,有人说是考验修道者的心性根骨,更有高人指出,这三件宝物暗合天地人三才,藏着古往今来所有得道真人都必经的修行秘诀。

钟离权为何要留下这三件宝物?它们与八仙的得道有何关联?要弄清这个谜团,还得从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说起。那是发生在唐末的一段秘辛,牵扯出钟离权度化众生的苦心,也揭示了飞升之道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天机。



唐僖宗年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钟离权已修成正果,云游四海,寻觅有缘之人传授大道。他深知天地运转,气数有定,这一世能够得道飞升者,只有八人。这便是后世所称的八仙。

这八人散落人间各处,有的身居高位,有的流落街头,有的隐于山林,有的混迹市井。钟离权需要一一找到他们,传授道法,助其得道。可修行之事,最怕的就是根基不牢,心性不正。若是传错了人,不但害了对方,也会乱了天地气数。

钟离权思虑再三,决定炼制三件宝物,作为考验。这三件宝物,不是用来赠予的,而是用来观察的。凡是有缘人,见到这三件宝物,都会有不同的反应。通过他们的反应,钟离权就能判断此人的根骨、心性和缘分。

第一件宝物,是一块看似普通的顽石。这石头灰扑扑的,毫不起眼,可它却是钟离权从昆仑山巅取来的混元石。此石历经天地初开时的混沌之气孕育,内含先天一炁,可只有真正的修道之人,才能感应到其中的灵气。

第二件宝物,是一卷泛黄的古籍。这古籍看上去破旧不堪,字迹模糊,可它记载的却是上古仙人的修炼心得。钟离权特意将其做旧,就是要看谁能透过表象,看到内在的价值。

第三件宝物,是一枚铜镜。这镜子已经锈迹斑斑,照不出人影,可它却是传说中的昆仑神镜的碎片。此镜能映照人心,照出修道者内心深处的执念和妄想。

炼成这三件宝物后,钟离权开始了寻访之旅。他要找的第一个人,就是吕洞宾。

那时的吕洞宾,还叫吕岩,是个屡试不第的书生。他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心中郁郁不得志。钟离权在长安城的一家酒肆中找到了他。

吕岩正独自饮酒,眉头紧锁。钟离权走上前去,在他对面坐下:"这位兄台,可否同饮?"

吕岩抬头看了钟离权一眼,见他相貌奇特,袒胸露腹,倒也豪爽,便点了点头。两人对饮了几杯,渐渐熟络起来。

钟离权从怀中取出那块顽石,随意地放在桌上:"兄台,你看这块石头如何?"

吕岩瞥了一眼,不以为意:"不过是块普通的石头罢了。"

钟离权笑而不语,又取出那卷古籍:"那这本书呢?"

吕岩拿起来翻了翻,皱眉道:"破破烂烂的,字都看不清了,有何价值?"说完就放下了。

钟离权点点头,最后拿出那面铜镜:"这面镜子呢?"

吕岩接过铜镜,刚要看,忽然感觉一阵心悸。他看到镜中隐约浮现出一些影像:自己寒窗苦读,自己名落孙山,自己壮志未酬。那些画面让他心中涌起阵阵苦涩。

可就在此时,镜中的画面突然一变,出现了另一幅景象:他立于云端,白衣飘飘,俯瞰天下。那种超脱世俗的逍遥感,让他心神一震。

吕岩愣住了,半晌才回过神来。他看向钟离权,眼中满是疑惑:"这镜子......"

钟离权收起镜子,笑道:"兄台,你可知道,人这一生,最难看清的,就是自己的心。"

吕岩若有所思。钟离权继续说:"你读了半辈子圣贤书,可曾想过,功名利禄之外,还有别的路可走?"

这句话如醍醐灌顶,让吕岩心中一震。他想起自己这些年的辛苦,想起自己对功名的执着,忽然觉得有些可笑。那面铜镜照出的,不正是他内心深处的执念吗?

"请先生指点。"吕岩起身行礼。



钟离权这才正色道:"你我有缘,我愿传你大道。可在此之前,你需要明白,修道不是逃避,而是放下。放下的不是追求,而是执念。"

他指着那块顽石:"这石头看似普通,实则内含先天一炁。你之所以看不出来,是因为你的眼睛只看表面。修道之人,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外物所迷。"

又指着那卷古籍:"这本书看似破旧,实则记载着无上妙法。你之所以不识货,是因为你只重视外在的华美。修道之人,要能不为表象所惑,懂得珍视内在的价值。"

最后指着铜镜:"这面镜子照出了你心中的执念。你看到了自己对功名的渴望,也看到了超脱之后的逍遥。这就是你要走的路,放下执念,才能得道。"

吕岩恍然大悟,从此跟随钟离权学道。这三件宝物的第一次考验,他算是勉强通过了。可钟离权知道,要让吕岩真正明白这三件宝物的含义,还需要更多的磨砺。

接下来,钟离权又去寻找其他有缘人。他找到了在山中采药的韩湘子,找到了在街头卖唱的蓝采和,找到了在军中当差的曹国舅,找到了在江边垂钓的张果老,找到了在洞中修炼的铁拐李,找到了在花街柳巷游走的汉钟离,还找到了那个传说中的何仙姑。

每找到一个人,钟离权都会拿出这三件宝物进行考验。有趣的是,每个人对这三件宝物的反应都不一样。

韩湘子看到顽石时,立刻感应到其中的灵气,说:"此石非凡,内含天地精华。"

蓝采和看到古籍时,虽然字迹模糊,却能凭直觉感知其中的价值,说:"这本书虽破,可其中记载的必是无上妙法。"

曹国舅看到铜镜时,虽然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权势欲望,却能坦然面对,说:"贵为国舅,反不如寻常百姓快活。我愿放下这些,随先生学道。"

张果老看到三件宝物,哈哈大笑,说:"真人好手段,这三件宝物,正对应着道家修行的三个阶段啊。"

铁拐李虽然身体残疾,可看到三件宝物时,眼中精光闪烁,说:"外物不过皮相,修道修的是心。"

何仙姑看到铜镜时,镜中浮现的竟是她前世的修行经历。她感叹道:"原来我前世也曾修道,只是未能成功。这一世得遇真人,实乃缘分。"

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同,可钟离权都能从中看出他们的根骨和心性。这八个人,虽然各有特点,可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都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都能放下执念追求大道,都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

钟离权将八人聚集在一起,在终南山的一处洞府中传授道法。传法之前,他再次拿出那三件宝物,对众人说:"你们可知道,这三件宝物,为何我要反复拿出来给你们看?"

众人面面相觑,都在思索。吕洞宾试探着说:"莫非这三件宝物,代表着修道的三个境界?"

钟离权微微一笑:"不错,可这只是其一。这三件宝物,还有更深的含义。它们不仅代表修道的三个阶段,还对应着天地人三才,暗合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三个层次,更关乎着每个人能否飞升的根本。"

众人听了,都屏息凝神,等待钟离权的详细讲解。



"这三件宝物的真正玄机,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钟离权话说到一半,忽然停住了。他看向洞外,只见天空中云气翻涌,似有异象即将出现。

"时机未到,你们且先各自修炼。待到天时地利人和之时,我自会告诉你们答案。"钟离权说完,身形一闪,消失在洞府中。

八人面面相觑,心中都充满了疑惑。这三件宝物到底藏着什么玄机?它们与飞升之道有何关联?为何钟离权要在这个时候停下来?

这一切的答案,竟然关系到天地间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揭示了古往今来所有得道真人都必须经历的考验......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