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天下新扬商 | 崔延吉:从桩基匠人到AI云端的跨界攀登与双城奔赴

0
分享至



【人物专访:崔延吉】

天下新扬商 | 崔延吉:从大地深处到AI云端,一位桩基匠人的双城奔赴与跨界攀登

——“老徐会客厅”专访优桩社平台创始人、扬州市连云港商会执行会长、江苏岩基地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AI学习共同体”初始发起人

引言:在坚固的根基上,建造未来

深夜,G25长深高速上飞驰的车辆,连接着扬州与连云港,也连接着崔延吉的事业与乡愁。作为扬州市连云港商会执行会长,这条路他走了无数遍。车窗外的风景从江淮平原的温婉切换到黄海之滨的辽阔,一如他的人生轨迹——从二十年前那个只身来苏中、以“打桩”为生的大学毕业生,到如今身兼传统工程领域的领军者、商会纽带的核心人物以及AI产业的积极布道者。

在崔延吉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奇特的融合:他的双脚,深植于桩基工程这片坚实的土地;他的目光,却早已投向人工智能那变幻无穷的云端。这是一场关于坚守与突破、乡情与未来的宏大叙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老徐会客厅”,一同聆听崔延吉的双城故事与跨界攀登。

一、初心深耕:二十载,与大地对话的“桩基人生”

“2004年,我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打桩’,一干就是二十几年。”在江苏岩基的会议室里,崔延吉的回忆平静而有力。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对岁月沉淀的坦诚。





“打桩”,是土木工程中最基础、最艰苦的环节,意味着要与最原始的泥土、岩石和水流打交道。问及何以坚守,这位高级工程师的眼中闪过一抹匠人的执着:“万丈高楼平地起,关键在于基础。我做的,就是为一切建筑提供‘立足之地’的事业。每当看到自己参与的项目拔地而起,那种源于‘创造根基’的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





从泰州到扬州,从基层技术员到企业掌舵人,这段旅程并非一帆风顺。2016年,他毅然离开稳定的公司环境,选择自主创业。“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崔延吉坦言,“我看到了行业在技术标准化、施工精细化上的巨大空间。创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觉得积累了这么多年,是时候用我的理念去做出一些改变了。”



正是这份对行业的深度理解和近乎固执的坚守,为他日后所有的创新与跨界,打下了最坚实的“精神桩基”。

二、创新引领:从“海上光伏”到“永临合一”的行业革新

如果说坚守初心是崔延吉的A面,那么勇于创新就是他的B面。他的名片上,两个头衔格外醒目:“桩基式海上光伏EPC方案定制领军者”和“地下空间结构永临合一方案定制倡导者”。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他带领江苏岩基突围的利器。

谈及技术破局,他立刻进入了“工程师+企业家”的双重模式。





“‘桩基式海上光伏’解决的是新能源发展的‘地基’问题。”他解释道,“向海图强,发展清洁能源,但海上环境复杂,对桩基的承载力、抗腐蚀性、施工精度要求极高。我们的EPC定制方案,就是从勘察、设计到施工、运维,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确保光伏电站能在海上‘站稳脚跟’,这是将绿色能源牢牢钉在蓝色国土上的关键一环。”





而“永临合一”的理念,则更显其前瞻性。“传统的地下空间开发,临时支护结构在完成后就被废弃,是巨大的浪费。我们倡导的‘永临合一’,就是将临时性的支护结构与永久性的建筑结构合二为一。”他用手比划着,“这不仅是材料的节约,更是工期的缩短和整体结构安全性的提升,是建筑行业走向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在他的带领下,江苏岩基在短短数年内成长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并连续两年荣获扬州市科创企业称号。问及核心创新力,他的回答简洁而深刻:“在于始终比客户多想一步,比行业现状多看一步。我们的科研布局,就是永远围绕着‘更安全、更经济、更环保’这三个目标,去解决工程实践中的真问题。”

三、乡情纽带:双城记里,一个商会执行会长的“心灵桩基”

事业在扬州扎根,乡情在连云港萦绕。崔延吉的“双城生活”,是他人生中一抹温暖的底色。

“作为商会执行会长,频繁往返两地是常态。”谈及此,他的语速放缓,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每次回连云港,听到乡音,见到乡亲,都感觉是为自己‘充电’。而在扬州,与众多在扬创业的连云港籍企业家交流,则感受到一种共同奋斗的归属感。”



在他看来,商会平台就是一座坚实的“桥梁”,更是一座“连心桩”。

“这座‘桩’,不仅要打通两地的经济血脉,促进项目、资金和信息的流动;更要凝聚起在扬港商的情感,让大家抱团发展,互帮互助。”他介绍,商会经常组织考察交流活动,一方面引导在扬成功企业家回乡投资,反哺桑梓;另一方面也为家乡来的创业者提供落地支持和资源对接。



“我个人力量有限,但通过商会这个平台,我们能做的事就多了。”他诚恳地说,“无论是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还是为在扬乡亲排忧解难,这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的公司也优先为家乡来的优秀人才提供就业和实习岗位。”这份朴素的乡梓情怀,为他所有宏大的商业构想,注入了最温暖的人情味。

四、未来狂想:跨界者说,一个AI学习共同体初始发起人的“赋能蓝图”

最令人意外也最让人振奋的,是崔延吉的第三重身份——AI学习共同体的初始发起人。一位与泥土、桩基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传统行业企业家,为何会对最前沿的AI技术抱有如此坚定的信仰?





“这并非一时兴起,”崔延吉的回答斩钉截铁,“AI是未来的朝阳产业,这是毋庸置疑的。我的契机,恰恰源于我所处的传统行业。我深切地感受到,建筑业在数据化、智能化方面的巨大落差。AI不是来颠覆我们的,而是来赋能我们的,它是我们应对人力成本上升、提升工程质量与效率的终极工具。”

他的“AI赋能蓝图”具体而清晰,充满了工程师的严谨。

“比如在桩基施工中,我们可以利用AI视觉识别技术,实时分析岩土样本,辅助工程师快速决策;可以通过AI算法,对海量的工程数据进行挖掘,预测地质风险,优化施工方案,实现‘未卜先知’。在地下空间开发中,AI可以用于智能监测,对结构的微小形变进行毫秒级响应,确保施工安全。”





他坚信,AI与建筑业的融合,将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未来,我们的工程师可能不再需要亲临最危险的现场,通过AI和远程操控就能完成精细作业。我们的项目管理系统,会像一个‘超级大脑’,自主协调资源、预警风险。我发起AI学习共同体,就是希望联合更多传统行业的朋友,主动拥抱变化,不要等到被时代抛弃时才追悔莫及。”

五、融合致远:致信未来,一位“筑梦师”的告白

访谈接近尾声,我们探讨他如何将传统工程企业家、商会领袖、AI推动者这些看似矛盾的身份完美融合。





“它们从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崔延吉微笑着,给出了他的“融合哲学”,“做工程,锻炼了我务实、系统的底层思维;做商会,开阔了我的视野和人脉,让我看到更多跨界的可能性;而研究AI,则给了我一把开启未来的钥匙。商会里很多企业家朋友,最初不理解我为什么热衷AI,但当我把AI如何解决他们行业痛点的方案摆出来时,他们就成了最积极的学习者和参与者。”

最后,我们请他“致信未来”,对二十年前的自己或今天的年轻创业者说句话。



他沉思片刻,目光坚定而温暖:

“我想对二十年前那个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年轻人说:谢谢你当年的坚持,你打下每一根桩,都是在为未来筑基。也要对今天的年轻创业者说:请永远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不停学习、再学习,尊重传统但不要被传统束缚。在这个时代,最坚固的事业,始于最微小的根基,而成于最辽阔的视野。 大胆地去拥抱那些看似遥远的技术,因为未来,已来。”







【老徐会客厅 采访手记】

采访结束,崔延吉会长的形象在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他是一位典型的“新扬商”,却又如此与众不同。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千千万万在扬州这片创业热土上奋斗的企业家缩影:他们勤奋、务实,凭借专业的技艺和坚韧的毅力,在各自的领域深耕细作,打下了自己的一片江山。这是扬州经济活力最坚实的“微观基础”。

但崔延吉更可贵的,在于他超越了“企业家”的单一维度。他让我们看到,一个现代企业家应有的格局与情怀。



崔延吉与老徐

一是“地气”与“云端”的兼容。

他能蹲在工地,与工人讨论桩基的垂直度;也能站在讲台,与学者畅谈AI的算法未来。这种脚踏大地、眼望星空的品质,是驱动产业升级最宝贵的动力。他证明了,传统产业不是夕阳产业,与新技术结合,它们能爆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二是“故乡”与“他乡”的贯通。

他将扬州视为事业的福地,倾力回报;又将乡情化为行动的纽带,反哺连云港。这种“双城记”,正是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人才、资本、技术自由流动的生动注脚。他们这群商会领袖,是城市间最活跃的“连接器”和“增值器”。

崔延吉的故事,归根结底是一个关于“筑基”的故事。他为建筑筑基,为商会筑基,如今,他更要为传统产业的未来智慧化筑基。他用自己的人生轨迹告诉我们:所有的伟大,都源于最朴素的根基;所有关于未来的狂想,都需要最踏实的脚步去丈量。

这,或许就是当下扬州乃至整个中国,无数奋斗者最动人的光芒——他们不仅自己在发光,更致力于为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产业、我们的未来,打下百年屹立的坚实基础。

如果您也有不一样的创业经历或创业故事,欢迎您与老徐联系,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个美好的时代,以及在这个伟大时代努力奋斗的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长沙不雅视频再升级!曾医生铺垫截图流出,网友哭诉自家不和谐了

长沙不雅视频再升级!曾医生铺垫截图流出,网友哭诉自家不和谐了

火山诗话
2025-11-11 09:07:42
港媒起标题能有多损?网友:港媒不愧是标题党鼻祖!

港媒起标题能有多损?网友:港媒不愧是标题党鼻祖!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1 00:10:03
官方:独行侠总经理尼科-哈里森被解雇

官方:独行侠总经理尼科-哈里森被解雇

懂球帝
2025-11-12 02:21:04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慢放
2025-11-11 15:35:29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澳洲红领巾
2025-11-11 11:25:36
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体检结果出炉,5名选手血钾超标,3天后复查

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体检结果出炉,5名选手血钾超标,3天后复查

极目新闻
2025-11-11 20:09:43
亚马尔,都快成人形自走炮了

亚马尔,都快成人形自走炮了

中场阴谋家
2025-11-12 01:12:08
全运会乒乓球:第1块金牌出炉!头号种子4:1夺冠,成功登上领奖台

全运会乒乓球:第1块金牌出炉!头号种子4:1夺冠,成功登上领奖台

国乒二三事
2025-11-12 06:59:34
四川一座特大桥垮塌,今年1月才合拢,还没通车就塌了!咋回事?

四川一座特大桥垮塌,今年1月才合拢,还没通车就塌了!咋回事?

科普大世界
2025-11-11 21:04:03
刘强东新车,给雷军上了一课

刘强东新车,给雷军上了一课

科技头版Pro
2025-11-11 14:52:31
江苏常州警方通报“男子殴打92岁母亲”:刑拘

江苏常州警方通报“男子殴打92岁母亲”:刑拘

界面新闻
2025-11-12 12:13:33
快报,快报  菲律宾正式宣布

快报,快报 菲律宾正式宣布

南权先生
2025-11-12 09:15:03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认真刷完曾医生和祖院长的视频,谁看了不说一句窒息?

诗意世界
2025-11-10 18:51:56
曾琦老公曝光,祖院长老婆被挖出,网友:理解他们俩为何在一起了

曾琦老公曝光,祖院长老婆被挖出,网友:理解他们俩为何在一起了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11 22:30:23
Shams:独行侠老板承担了责任,承认交易东契奇是一个错误

Shams:独行侠老板承担了责任,承认交易东契奇是一个错误

懂球帝
2025-11-11 23:51:05
后续!曾医生的父母替女儿道歉了,字字带着泪和痛!没抱怨任何人

后续!曾医生的父母替女儿道歉了,字字带着泪和痛!没抱怨任何人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2 10:42:22
1.2亿!马云妻子买下前意大利使馆,学学顶级富豪的资产安全操作

1.2亿!马云妻子买下前意大利使馆,学学顶级富豪的资产安全操作

商悟社
2025-11-12 00:55:09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徐明娟病逝,年仅41岁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徐明娟病逝,年仅41岁

澎湃新闻
2025-11-11 20:54:29
俄罗斯在红军城对乌军展开攻势,乌克兰第二大城市一区域已全面被俄军控制!俄方强硬回应日本制裁!特朗普最新发声......

俄罗斯在红军城对乌军展开攻势,乌克兰第二大城市一区域已全面被俄军控制!俄方强硬回应日本制裁!特朗普最新发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06:58:54
12月1日禁售旧电动车,新国标不能带娃遭质疑:懂老百姓的难吗?

12月1日禁售旧电动车,新国标不能带娃遭质疑:懂老百姓的难吗?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1 07:30:03
2025-11-12 12:28:49
看扬州
看扬州
书写品牌故事和创始人访谈
770文章数 4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头条要闻

英国暂停共享"贩毒船"情报 美媒:英美出现"重大决裂"

头条要闻

英国暂停共享"贩毒船"情报 美媒:英美出现"重大决裂"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时尚
健康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区域特色“六堂课”推动平谷教育高质量发展 | 现教沙龙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廓形穿衣法”太火了!掌握这5个法则让你美一整个冬天

确诊了白血病=绝症?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