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转业担任副县长,发现初恋是县委书记,一次下乡我们收获好姻缘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方副县长,明天上午九点常委会,书记要见所有班子成员。”组织部的小刘客气地说完,转身离开了我的办公室。

我放下手里的文件,望着窗外的清河县城,心里五味杂陈。从部队转业到地方,这个副县长的位置来之不易。十五年的军旅生涯,换来了今天的一纸任命书。

第二天走进会议室的那一刻,我端起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

推门进来的女书记,竟然是她——赵雨桐,我那个在十五年前决绝离开的初恋女友。

她穿着深蓝色的套装,头发在脑后挽成干练的发髻,眼后面是一双我曾经无数次凝视过的眼睛。只是那双眼睛此刻没有一丝波澜,扫过我的时候,停顿了不到一秒。

“各位同志,今天欢迎我们的新同事,方正阳同志正式加入县委班子,担任副县长,分管扶贫和农业工作。”她的声音还是那么清冽,却多了几分上位者的威严。

散会后,走廊里只剩下我们两个。

“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你。”我开口,声音有些干涩。

她点点头,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欢迎方副县长。好好工作。”

说完,她转身离开,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越来越远。我站在原地,脑子里全是十五年前的画面。那个夏天,她哭着说家里不同意,军嫂的日子太苦,她承受不了那些压力。我能说什么呢?一个刚毕业的穷小子,除了一腔热血什么都没有。

可谁能想到,十五年后,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重逢?而这一次下乡调研,更是让我们的命运再次交织在一起......



01

来清河县的第三天,我开始正式接手工作。

“方县,这是今年的扶贫工作报告,您先看看。”办公室主任老陈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同志,说话做事都很稳当。

我接过厚厚的一摞材料,翻开第一页就看到了赵雨桐的批示:“扶贫工作是今年的重中之重,务必抓实抓细。——赵雨桐”

字迹还是那么清秀有力。

“书记对扶贫工作很重视?”我随口问道。

“何止重视,简直是拼命。”老陈感慨,“书记来清河三年,几乎每个贫困村都去过,有些村子去了不止一次。上次去石桥村,山路塌方,她硬是走了两个小时山路进去的。”

我心里一紧。

接下来的日子,我和赵雨桐频繁在工作中碰面。她总是公事公办,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提。我也配合着她,把所有的情绪都埋在心底。

直到那个深夜。

九点多,办公楼里的灯陆续熄灭。我还在研究石桥村的扶贫方案,那是全县最穷的村子,也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还没走?”

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我抬头,赵雨桐站在门口,手里也拿着文件。

“书记也在加班?”我站起来。

她走进来,目光落在我桌上的地图和资料上:“看石桥村的情况?”

“嗯,这个村子确实难搞。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差,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

“所以才需要我们想办法。”她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拿起我写的方案看了起来。

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这是我们分手后,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独处。

“这个方案的思路是对的,但还要考虑可持续性。”她放下方案,认真地说,“一次性输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得让村子自己有造血功能。”

“您说得对,我再完善一下。”

她站起来准备离开,走到门口突然停下:“你过得好吗?”

这个问题问得太突然,我愣了两秒:“离婚两年了。你呢?听说你一直没结婚。”

空气凝固了几秒。

“都是过去的事了,好好工作吧。”她说完,快步离开了。

我站在原地,看着她消失的背影,心里涌起复杂的情绪。十五年了,我以为自己早就放下了,可刚才那一刻,我发现有些东西从来没有真正消失过。

第二天一早,县长老张把我叫到了办公室。

“小方啊,来清河适应得怎么样?”老张给我倒了杯茶。

“挺好的,同志们都很热情。”

老张笑了笑:“听说你和书记是大学同学?”

我心里一跳,但还是平静地说:“是,毕业很多年了,都没联系过。”

“书记是个好干部,工作能力强,为人也正派。”老张顿了顿,“就是这些年太拼了,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上面给她介绍过几次对象,她都推了。”

我没接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你们俩年纪也不小了,都是单身,工作上又要经常配合......”老张话说到一半就停住了,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算了,这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我一个老头子就不瞎操心了。”

我心里明白,老张这是在提点我。

02

一个月后,县里决定由书记带队,对贫困村进行实地调研。第一站就是石桥村。

“方县,你负责扶贫,这次和我一起去。”常委会上,赵雨桐直接点名。

“好的,书记。”

出发那天早上,天气阴沉沉的。气象局发了暴雨预警,但调研计划已经定好了,村民们也在等着,不能临时取消。

越野车在山路上颠簸前行。车里除了司机,就只有我和赵雨桐。

“石桥村有26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我翻着资料汇报,“主要致贫原因是交通不便,农产品运不出去,年轻劳力外流。”

“你的方案里提到发展特色养殖,具体怎么操作?”她认真听着,时不时提问。

“我想引进一家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和销售,村民负责养殖。”

“资金从哪里来?”

“申请扶贫专项资金,再争取一部分社会帮扶。”

她点点头:“思路可以,但要做好风险评估。贫困户经不起折腾。”

就这样一路讨论着工作,车窗外的山路越来越险峻。

到达石桥村时已经中午了。村支书老周早就等在村口,一见我们下车就热情地迎上来。

“赵书记,方县长,可算把你们盼来了!”

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坐满了村民代表。赵雨桐逐个询问他们的困难,我在旁边记录。

“书记啊,村里的路太烂了,一下雨就没法走。”

“我家儿子在外打工,一年就过年回来一次,我和老伴身体不好,真盼着他能回来。”

“村里的茶叶品质不错,就是运不出去,只能贱卖。”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赵雨桐都认真听着,时不时问几句。我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心里涌起一种熟悉的感觉——当年在学校,她做学生会工作时也是这个样子,认真、投入、眼里有光。

下午,我们挨家挨户走访。

在一户留守老人家里,八十多岁的李奶奶拉着赵雨桐的手不肯放。

“姑娘啊,你都这么大了还不结婚,你爹妈得多着急啊?”

赵雨桐笑了:“李奶奶,我工作忙,还没顾上这些。”

“工作再忙也得成家啊!你看你,长得这么好看,怎么就没人要呢?”老人家说着急了,“是不是眼光太高了?姑娘家,差不多就行了,可别挑花了眼。”

我站在旁边,看到赵雨桐眼里闪过一丝落寞,但很快就被笑容掩盖了。

“李奶奶说得对,我会注意的。”她柔声安慰老人。

从老人家出来,赵雨桐的脚步有些沉重。我走在她身后,想说点什么,最终还是保持了沉默。

晚上住在乡镇招待所,条件很简陋。隔音也不好,我能听到隔壁房间的动静。

九点多,赵雨桐的房间传来视频通话的声音。

“妈,我在下乡,明天才能回去。”

“你都三十七了!再不找对象就真晚了!你表妹都生二胎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大,我听得一清二楚。

“妈,我知道,您别着急。”

“我怎么不着急?你是不是还在想着那个当兵的?都多少年了,你还放不下?”

赵雨桐沉默了。

“妈说的那个处长,人家条件多好,你见都不肯见。你到底想怎么样?”

“妈,我累了,先不说了。”

电话挂断后,隔壁陷入了安静。我躺在床上,脑子里乱糟糟的。

原来这些年,她也没有真正放下。

03

第二天一早,天空飘起了小雨。

“方县,气象局说今天有暴雨,我们要不要提前回去?”司机小王有些担心。

我看了看赵雨桐,她正在翻阅昨天的走访记录。

“走访还没结束,继续。”她的语气不容置疑。

上午十点,我们到了村子最偏远的一户人家。户主叫王大山,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妻子有精神疾病,儿子在外打工,家里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

“王大哥,孩子们上学有困难吗?”赵雨桐问。

“困难,太困难了。”王大山眼圈红了,“我想让儿子回来,可他说外面能挣钱,家里实在太穷了。”

正说着,村支书老周急匆匆跑了进来。

“赵书记,不好了!山上滑坡了!”

我们冲出门外,只见不远处的山坡上,一大块泥土正在往下滑。

“有人被困吗?”赵雨桐立刻问。

“王二狗一家三口!他们家就在滑坡区边上,房子摇摇欲坠,人出不来了!”

“立刻组织救援!”

我们赶到现场时,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王二狗家的土房子已经被泥石流冲击得歪斜了,随时可能垮塌。房子里传来孩子的哭声。

“爸爸!我怕!”

村里的民兵队员围在周围,却没人敢上前。

“房子太危险了,一碰就会塌!”老周急得直跺脚。

我评估了一下地形,对赵雨桐说:“我进去。”

“太危险了!”她一把拉住我的胳膊。

“我在部队受过专业训练,有经验。”我看着她的眼睛,“相信我。”

就在这时,赵雨桐的手机响了。

“赵书记,我是市委办的小李。市委张书记正在赶往石桥村的路上,预计半小时后到达。张书记指示,在他到达之前,现场所有人员原地待命,不得擅自行动。”

赵雨桐的脸色变了。这是上级的明确指示,也是对她政治判断力的考验。如果现在贸然行动,出了任何纰漏,她的仕途可能就到头了。

可房子里的孩子还在哭。

“妈妈!房子在晃!”

“二狗!快想办法啊!”

村民们急得团团转,有的妇女已经哭出声来。

赵雨桐握着对讲机的手在发抖。她看看我,又看看摇摇欲坠的房子,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秒都像一年那么长。

房子里又传来一声巨响,孩子的哭声更大了。

“书记,不能再等了!”我急切地说。

赵雨桐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两秒后,她睁开眼睛,目光坚定:“救人要紧!正阳,你注意安全。出了任何问题,我担着!”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一震。

十五年前,她爸妈威胁她,如果跟我在一起就断绝关系。她哭着说:“我担不起,真的担不起。”

十五年后,她说:“我担着。”

“小王,准备绳索。老周,疏散周围群众。”我快速下达指令,然后对赵雨桐说,“给我十分钟。”

说完,我系好安全绳,朝那座摇摇欲坠的房子走去。

雨越下越大,泥泞的地面很滑。我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引发房屋垮塌。

终于,我摸到了房门。

“王二狗!听得见吗?”

“听得见!方县长,快救救我们!”

“别慌,听我指挥。先把孩子递出来!”

经过十几分钟的紧张救援,我成功把一家三口全部救了出来。就在最后一个人离开的瞬间,那座土房子轰然倒塌。

村民们爆发出欢呼声。

04

我浑身泥水,瘫坐在地上。赵雨桐冲过来,眼睛通红:“你没事吧?”

“没事。”我喘着粗气。

这时,市委书记的车队赶到了。

张书记下车看到的是圆满的救援结果,被救的一家三口正向赵雨桐和我道谢。

“赵书记,处理得很果断嘛!”张书记拍了拍赵雨桐的肩膀,“关键时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你做得对!”

“谢谢张书记。”赵雨桐松了一口气。

“这位是......?”张书记看向我。

“市委书记好,我是清河县副县长方正阳。”

“哦,听说过你,部队转业的,不错!今天表现很勇敢!”

在村里吃了午饭,张书记一行人就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只有我和赵雨桐在车里。司机小王很识趣地把音乐开得大声一些。

车窗外,雨已经停了,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

“刚才吓死我了。”赵雨桐突然开口,声音有些颤抖。

我转头看她,她正望着窗外。

“你知道吗,看到你朝那个房子走过去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她的声音很轻,“我只有一个念头——如果你出事了,我该怎么办。”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