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结束以来,中美两国民航业的表现可谓大相径庭。
美国民航业早早就实现了盈利
中国民航业还在盈亏边缘挣扎
不过到了今年,两国民航业有个方面出现了相同的现象,都在经历一场特殊的 “价格保卫战”。
两国机票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行,只是背后的原因与应对方式,彰显了截然不同的治理哲学。
一、中美民航业:同跌不同因
机票价格的集体走低,本质是供需失衡与外部压力的共同作用,但中美两国的核心矛盾存在显著差异。
美国民航业的低价压力源于需求端萎缩。
特朗普时期关税政策引发的通胀余波持续发酵,叠加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美国民众显著削减非必要出行支出,商务与休闲旅游需求同步降温。
数据显示,2025 年初美国民航客运量环比下降4.2%,需求疲软直接导致票价承压下行,部分只得以量充价。
中国民航业则深陷供给端内卷的泥沼。
一方面,高铁网络的高密度覆盖持续分流中短途客源,1000公里以下航线的民航市场份额逐年萎缩;
另一方面,国内航司数量众多,同质化竞争加剧,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采取 “以价换量” 策略,导致2025年上半年全民航经济舱平均票价同比下降 6.9%,较2019年仍低 7.8%。
即便客运量同比增长6%、客座率提升至 85%%,行业仍未摆脱“量增价跌”的困境。
中国民航业:旺丁不旺财、增收不增利现象明显。
消费下滑的共性压力,让中美民航业同时站在了“向低价宣战”的十字路口,但两者选择的破局路径截然不同。
二、破局之道:市场主导vs政府调控
面对低价困境,中美两国基于不同的市场生态,走出了两条差异化的治理路径,却都指向了 “供需再平衡”的核心目标。
一是美国:市场机制主导的“自我调节”
美国民航业选择相信 “有效的市场”,将定价权与调节权完全交给企业。
在需求下滑信号出现后,美国航空、达美航空等头部企业迅速启动运力收缩计划:
通过削减支线航线、优化枢纽布局等方式减少无效供给。
全行业形成共识:通过主动控制运力投放,缓解供需失衡,从而恢复定价权与利润率。
这一策略很快显现成效。
2025 年第三季度,美国航空单位收入实现正增长,9 月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公司同步上调全年盈利预期,第三季度运营收入超 136.9 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
运力削减带来的供需结构优化,让美国民航业成功摆脱低价依赖,重回盈利增长轨道。
二是中国:政府引导下的“有序纠偏”
中国民航业则依托 “有为的政府”,通过政策调控与行业协同破解内卷。
民航局年初即明确提出 “规范航空运输价格行为,加强价格收费监管” 的工作要求,民航协会同步推动航司建立价格协同机制,避免恶性竞争。
2025年8,中国航协牵头编制的《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客运自律公约》正式发布,要求各企业严格遵守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杜绝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的恶意竞争行为。
2025年9月,民航局通过电视电话会明确要求航司避免低价恶性竞争,并启动航线成本测算,为监管提供依据。
政策红利逐步释放。
2025年9月起,国内机票价格下滑态势正式扭转,国庆中秋假期预售机票裸票价达 819 元,同比上涨9.1%。
此后,民航业迎来了久违的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
三、复苏启示:两种模式的互补与融合
中美民航业的 “反低价” 实践,并非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市场规律与政策调控的辩证统一。
美国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效率与灵活性,企业基于市场信号快速调整策略,运力削减与定价修复的传导路径直接高效,但也依赖成熟的市场竞争格局与企业自律。
中国模式则凸显公平与可持续性,通过政策引导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保护行业长期发展生态,同时为市场化改革预留空间,正是“政府定规则、市场做选择”的生动体现。
值得关注的是,两种模式正呈现融合趋势:
中国民航在强化政府监管的同时,持续扩大航司定价自主权;
美国航司在市场调节中,政府也会适时出手,在行业巨亏时进行补贴,在出现垄断时进行惩罚。
而最终的共同启示的是:
民航业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也需要政府在规范竞争秩序、保障公共利益方面守住底线。
从中国民航业的量价齐升到美国航司盈利上调,中美民航业的“价格保卫战”已初见成效。
这场博弈不仅关乎短期盈利修复,更决定着行业长期发展格局:
唯有找到市场活力与政策调控的平衡点,才能真正摆脱低价内卷,实现高质量复苏。
至少,中国民航的航空公司们业绩也开始向好,A股已经率先做出反应,股价也呈现了上升趋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