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聚会AA制让每人交5000元,我没去,参加的8位战友却全部出事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客厅,我正准备出门上班,门铃突然响了起来。

打开门,两名穿着制服的民警站在门外,神情严肃得让我心里一沉。

年长的那位民警掏出证件递到我面前:

"请问您是张先生吗?我们是市刑侦支队的。"

我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喉咙有些发干:"是我,请问有什么事吗?"

年轻的民警拿出一个记录本,语气凝重地问道:

"昨天晚上您在哪里?能提供证明吗?"

我愣了一下,赶紧回答:

"我在家啊,我妻子可以作证,我哪儿也没去,怎么了?"

年长的民警深吸了一口气,说出的话让我脑子里轰的一声炸开:

"昨天您的8位战友在云山会馆全部出事了。"

我握着门把手的手瞬间失去了力气,脑海中闪过昨晚战友群里那些欢声笑语的照片。

怎么可能?他们明明还在群里发消息,怎么突然就全部出事了?

而我,本该和他们一起参加那场聚会的第9个人。

可却因为嫌5000块钱太贵,找了个出差的借口推脱掉了。



1

事情要从半个月前说起。

那天晚上11点多,我刚洗完澡准备睡觉。

手机突然震动个不停,打开一看,是战友群炸了锅。

好久没说话的老班长陈卓突然在群里发了一条长消息。

他说今年是咱们退伍整整20周年,应该好好聚一聚。

我躺在床上翻看着聊天记录,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那些当兵的日子虽然苦,但确实让人怀念。

陈卓说自己这些年在外地做生意,一直想着战友们,终于有机会组织大家聚一聚了。

他在消息里详细介绍了聚会的安排。

地点定在城郊新开的云山会馆,包吃包住包娱乐,两天一夜的行程。

会馆是五星级标准,有温泉,有KTV,还有各种休闲娱乐设施,保证让大家玩得尽兴。

最后他说了一句让我心里咯噔一下的话,这次聚会AA制,每个人交5000块钱。

群里瞬间安静了几秒钟,接着就有人开始回应了。

赵刚第一个跳出来表态:"好啊老班长,20年没见了,必须参加!"

孙伟也紧跟着发消息:"支持支持,5000就5000,难得聚一次。"

吴凯发了个大拇指的表情:"没问题,老班长费心了。"

我看着手机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悬停了好久,最终还是没有立刻回复。

5000块钱对现在的我来说,不是个小数目。

我今年43岁了,在本市一家建材公司做业务员,每个月到手工资也就1万出头。

上有70多岁的父母要赡养,下有正在上初中的儿子,每个月的开销掐着指头算。

房贷还有8年才能还完,每个月要还3500,儿子的补课费一学期就要7000多。

上个月妻子还跟我说,家里的洗衣机用了快10年,老是出毛病,得换个新的了。

我默默地算了算,5000块钱相当于我半个月的工资,这笔钱拿出来心里真的肉疼。

躺在旁边的妻子看我一直盯着手机,侧过身问我:"怎么了?大半夜的还不睡。"

我把手机递给她,让她看战友群的消息:

"老班长要组织聚会,一个人要交5000。"

妻子接过手机翻了翻聊天记录,眉头微微皱起:

"这也太贵了吧,就聚个会要5000?"

我叹了口气,翻身看着天花板:

"是啊,我也觉得贵,但是大家都答应了,我不去好像说不过去。"

妻子把手机还给我,语气温和地说:

"你自己看着办吧,不过咱家这个月确实没什么余钱了。"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

"儿子下个月要交补课费,你爸上周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要买点药调理身体。"

我心里更加纠结了,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一直到凌晨两点多才迷迷糊糊睡着。

第二天早上起来,战友群里已经有100多条未读消息了。

大家都在讨论聚会的事情,有的在问具体的时间安排,有的在问云山会馆的位置。

陈卓很耐心地一一回答,还发了好几张会馆的照片。

看起来确实很豪华,装修得富丽堂皇。

我点开照片放大看,会馆外观气派,大堂里水晶吊灯璀璨夺目,房间里的设施一应俱全。

马军在群里问:"老班长,这么高档的地方,5000够吗?"

陈卓回复得很快:"够了够了,我跟老板是朋友,给咱们打了折扣,放心吧。"

周涛也发消息说:"老班长真是有心了,咱们这些当兵的兄弟,20年了该好好聚聚。"

郑亮跟着附和:"就是就是,当年在部队的日子真是怀念,一晃这么多年了。"

胡斌发了个感叹的表情:"时间过得真快啊,咱们都是40多岁的人了。"

我看着这些熟悉的名字,脑海中浮现出当年在部队时的画面,那些一起训练一起站岗的日子。

当年我们这个连队关系特别好。

班长陈卓对我们就像亲兄弟一样,训练时严格,生活中却很照顾人。

退伍这么多年,大家各奔东西。

有的在外地打工,有的自己创业,联系确实越来越少了。

我犹豫了一整天,到了晚上还是没有在群里表态。

妻子做好晚饭叫我吃饭,看我一直闷闷不乐的样子,主动开口说:

"要是真想去就去吧,钱的事总能想办法。"

我摇了摇头,夹起一筷子菜放进嘴里:"算了,最近确实手头紧,我再看看吧。"

儿子张宇坐在对面,抬起头看着我:"爸,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我勉强笑了笑:"没事,大人的事你别管,好好吃饭。"

吃完晚饭,我躲进书房,打开电脑搜索云山会馆的信息。

在网上找了半天,发现这家会馆的资料很少,只在几个点评网站上有零星的评价。



我仔细看了看,这家会馆开业才3个月,评价寥寥无几,而且评分也不算高。

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也许只是自己多虑了。

又过了几天,陈卓在群里说时间定在下个月10号,让大家提前安排好时间。

他还专门建了个收款码,让大家把钱转过去,方便统一订房间和安排餐饮。

群里的战友们纷纷转账,我看着一条条转账成功的消息,心里更加焦虑了。

赵刚私聊我:"老张,你咋还没转账呢?不会是不去吧?"

我盯着屏幕想了想,打字回复他:"最近手头有点紧,我再想想办法。"

赵刚发来一个拍肩膀的表情:

"理解理解,不过这次机会难得,老班长专门组织的,咱得给面子啊。"

我知道他说的有道理,战友情义确实重要,但现实问题也确实摆在面前。

接下来几天,我总是心不在焉的,上班都没什么精神,业绩也不太好。

公司的王经理找我谈话,问我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业务量明显下滑。

我赶紧打起精神,保证下个月一定把业绩追上来,王经理拍拍我的肩膀让我加油。

2

晚上回到家,妻子已经做好了饭菜,我们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吃饭。

儿子突然开口说:"爸,下周我们要交补课费了,老师发了通知。"

我愣了一下,筷子停在半空中:"多少钱?"

儿子小心翼翼地说:"一学期7200,数学和英语两门课。"

妻子看了我一眼,轻声说:"我这边还有3000块钱,你那边能拿出4200吗?"

我点点头,心里已经彻底打消了去参加聚会的念头,这5000块钱实在拿不出来了。

当天晚上,我给赵刚打了个电话,跟他说了实话:

"老赵,这次聚会我可能真去不了了。"

电话那头赵刚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

"老张,我知道你的情况,但是20年才一次啊。"

我苦笑着说:"我也想去,但实在是手头紧,你们玩得开心点,替我跟大家问好。"

赵刚又劝了几句,最终还是尊重了我的决定:"那行吧,不过真是可惜了。"

挂了电话,我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心里五味杂陈。

距离聚会还有3天的时候,我必须在群里给个明确的答复了。

陈卓在群里统计最终人数,问还有谁没有确定是否参加。

我深吸一口气,在键盘上打字:

"老班长,真是不好意思,公司临时安排了出差,我去不了了。"

这个借口听起来冠冕堂皇,总比直接说没钱要好听一些,至少保住了一点面子。

群里瞬间炸开了锅,大家都在劝我想办法推掉出差。

陈卓也发消息说:"老张,这次机会难得,你再跟公司协调协调呗。"

我继续编织着谎言:"实在不行啊,这个项目很重要,我是负责人,推不掉的。"

赵刚在群里替我说话:

"算了算了,老张工作要紧,咱们到时候给他发视频,让他也感受感受气氛。"

我心里一暖,赵刚这个人就是这样,总是替别人着想。

陈卓最后妥协了:"那行吧,这次你就好好工作,下次有机会咱们再聚。"

我在群里发了个200块钱的红包,算是表达一下心意,聊表歉意。

红包很快就被大家抢光了,群里一片感谢的声音,气氛又热闹起来。

我放下手机,心里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把这件事应付过去了。

妻子从厨房里走出来,看着我问:"不去了?"

我点点头:"不去了,跟他们说公司安排出差,这样也不丢人。"

妻子坐到我旁边,温柔地说:"其实你心里还是想去的吧,战友情我理解。"

我握住她的手:"想去是想去,但咱得过日子不是,5000块钱不是小数目。"

妻子靠在我肩膀上:"你能这么想就对了,咱们踏踏实实过日子,不跟别人比。"

我心里涌起一股温暖,娶了妻子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她从来不嫌我穷。

聚会那天终于到了,正好是周六,我在家休息。

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战友群里已经开始热闹了,大家都在路上了。

孙伟发了条消息:"我已经到会馆门口了,这地方真不错啊。"

接着他发了几张照片,会馆外观确实气派,停车场里停着不少豪车。

马军也到了:"我看到孙伟了,哈哈,20年没见,老孙你胖了不少啊。"

周涛发语音说:"我还有10分钟就到,等等我啊兄弟们。"

陈卓在群里统一回复:

"大家都别急,我已经在大堂等着了,来了直接上3楼,306包厢。"

我坐在沙发上看着这些消息,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释然。

妻子端着一盘水果走过来,看我一直盯着手机:"还在看他们聊天呢?"

我点点头,把一块西瓜递给她:"是啊,他们都到会馆了,看起来挺开心的。"

妻子笑着说:"你就别多想了,在家好好休息休息,这两天你都累坏了。"

我放下手机,陪着妻子看了会儿电视,儿子在房间里写作业。

这样平静的生活其实挺好的,虽然没有五星级会馆,但家人在身边就是最大的幸福。

中午的时候,战友群里更加热闹了,他们已经开始吃午饭了。

赵刚发了好几张照片,满满一桌子菜,光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吴凯发消息说:"这菜真丰盛啊,老班长太够意思了。"

郑亮也发了张自拍,旁边坐着马军和周涛,几个人举着酒杯笑得很开心。

胡斌发语音:"老张,真可惜你没来,这菜太好吃了,我替你多吃两口。"

我打字回复:"你们玩得开心就好,我在这边也挺好的,别喝太多酒啊。"

陈卓回消息:"老张放心,咱们都不是小年轻了,知道分寸。"

看着他们发的照片和视频,我心里确实有些羡慕,但更多的是为他们高兴。



20年的战友情能够重聚,确实是难得的缘分,希望他们能玩得尽兴。

下午3点多的时候,群里消息少了很多,想必是他们去休息或者娱乐了。

我陪着妻子去超市买东西,顺便接儿子去上补习班。

回到家已经是傍晚6点了,我打开手机看了看,战友群里还是很安静。

晚上8点的时候,群里突然活跃起来,他们又开始吃晚饭了。

这次发的照片比中午还要丰盛,各种海鲜大菜摆满了整张桌子。

孙伟发消息:"兄弟们,咱们边吃边聊,把这20年的事都说说。"

赵刚举着酒杯拍了张照片:"来来来,为咱们的战友情干一杯。"

我看着这些照片,心里默默祝福他们,希望这次聚会能让大家都留下美好的回忆。

晚上9点多,我洗完澡准备睡觉,临睡前又看了眼手机。

战友群里最后一条消息是陈卓发的,时间显示是8点47分:

"大家都喝好了吧,等会儿去唱歌。"

我关掉手机,躺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完全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第二天早上7点,我被一阵急促的门铃声吵醒了。

睡眼惺忪地从床上爬起来,看了眼时间,心想这大周日的一大早谁会来。

妻子也被吵醒了,揉着眼睛问我:"谁啊这么早?"

我摇摇头:"不知道,我去看看。"

穿上拖鞋走到客厅,透过猫眼看到门外站着两个人,都穿着制服。

我心里咯噔一下,打开门,果然是两名民警站在门口。

年长的那位看起来40多岁,另一位年轻一些,手里还拿着一个记录本。

年长的民警神情严肃地掏出证件:

"请问您是张铭张先生吗?我们是市刑侦支队的。"

我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心跳开始加速:"是我,请问有什么事吗?"

年轻民警拿着记录本,用审视的目光看着我:

"昨天晚上您在哪里?能提供证明吗?"

我愣了一下,完全摸不着头脑:

"我在家啊,我妻子可以作证,我哪儿也没去,到底怎么了?"

年长的民警深吸了一口气,说出的话让我脑子里轰的一声炸开:

"昨天您的8位战友在云山会馆全部出事了。"

我感觉自己的脑袋突然变得一片空白,握着门把手的手开始发抖。

声音都有些变调地问道:"什么?出事?什么事?他们怎么了?"

年轻民警语气凝重:"现在8个人都在市中心医院抢救。"

我几乎站不稳了,扶着门框才没让自己摔倒,脑海中不断闪现着昨晚群里那些照片。

那些举着酒杯笑得开心的战友们,怎么突然就变成了这样?

年长的民警看我脸色苍白,语气缓和了一些:

"您先别着急,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情况。"

妻子听到动静从卧室里走出来,看到门口的民警,脸上也露出惊讶的表情。

我转头看着她,声音都在颤抖:

"他们说,老赵他们8个人全都出事了,在医院抢救。"

妻子捂住了嘴,眼睛瞪得大大的:"怎么会这样?昨天不是还好好的吗?"

年长的民警示意我们冷静一下:"请问方便让我们进去坐下聊吗?"



我赶紧让开门,让两位民警进来,手还在不停地发抖。

大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年轻民警打开记录本,开始详细询问情况。

他先问我和那8位战友是什么关系,我颤抖着声音回答说是多年的老战友。

接着他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加昨天的聚会,我如实说了家里经济紧张的原因。

年长的民警认真地看着我:"您有没有和这8位战友有什么矛盾或者过节?"

我使劲摇头:"没有没有,我们关系一直很好,当年在部队就像兄弟一样。"

年轻民警继续问:"那您知道这次聚会是谁组织的吗?在哪里订的会馆?"

我回忆着说:"是我们老班长陈卓组织的,他在战友群里说的,会馆叫云山会馆。"

年长的民警和年轻民警对视了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年轻民警在记录本上写着什么,然后抬起头问:

"您的手机带在身上吗?能给我们看看战友群的聊天记录吗?"

我赶紧从茶几上拿起手机,点开战友群,把手机递给他们。

两位民警仔细翻看着聊天记录,从陈卓最初发起聚会的消息,一直看到昨晚最后一条。

看着看着,年长民警的眉头皱得越来越紧,不时在记录本上记录着什么。

年轻民警翻到转账记录那一段,用手指着屏幕问我:"这个收款码是谁的?"

我凑过去看了看:"应该是老班长陈卓的吧,他让大家把钱转到这个码上。"

年长民警表情变得更加凝重:"您有陈卓的身份证号码或者其他联系方式吗?"

我想了想,在通讯录里翻出陈卓的电话号码,还有微信号,一并告诉了他们。

年轻民警拿出自己的手机,开始拨打陈卓的电话,等了很久,提示关机。

他又尝试了几次,结果都是一样的,他看向年长民警摇了摇头。

年长民警站起身来,语气严肃地说:

"张先生,请您这几天不要离开本市,我们可能还需要找您了解情况。"

我连忙点头:"没问题没问题,需要我配合什么尽管说。"

年轻民警把记录本合上,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两人准备离开。

送他们到门口的时候,我忍不住问道:

"警官,他们现在情况怎么样?我能去医院看看他们吗?"

年长民警叹了口气:

"暂时情况还不稳定,都在重症监护室,家属也进不去,您就先等消息吧。"

我点点头,看着两位民警走进电梯,心里乱成一团。

3

关上门,妻子走过来扶住我:"你没事吧?脸色这么难看。"

我瘫坐在沙发上,双手捂着脸:

"怎么会这样?昨天他们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

妻子也坐到我旁边,眼眶有些发红:"是不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我摇摇头:"我也不知道,警察说是食物中毒,但具体情况还要调查。"

儿子张宇也从房间里出来了,看到我们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问:

"爸妈,出什么事了?"

妻子赶紧擦了擦眼睛:"没事没事,你去写作业吧,大人的事不用管。"

儿子看了看我,最终还是回房间去了,但我知道他肯定听到了一些。

我拿起手机,想给赵刚打个电话,但又想起他现在在医院抢救,根本接不了电话。

打开战友群,里面还停留在昨晚8点多的消息。

里面一片欢声笑语,谁能想到几个小时后就变成这样?

我一条条往上翻看聊天记录,试图从中找出什么线索,但什么也没发现。

陈卓发的每一条消息都很正常,照片里的会馆看起来也很正规,根本看不出任何问题。

妻子给我倒了杯水:

"你先喝点水,别太担心了,现在医疗条件这么好,他们一定会没事的。"

我接过水杯,手还在微微发抖,喝了一口,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脑子里不断回想着这几天发生的事。

从陈卓发起聚会,到大家转账,再到昨天他们欢聚一堂。



突然想起自己曾经搜索过云山会馆的信息。

当时就觉得这家会馆有些可疑,评价很少,开业时间也不长。

我打开电脑,重新搜索云山会馆,这次比上次更仔细地查看每一条信息。

在一个本地论坛上,我找到了一条帖子,有人说这家会馆经常更换老板,经营不善。

评论里还有人提到,会馆的卫生条件堪忧,建议大家不要去,但这条帖子的时间是两个月前的。

我把这些信息截图保存下来,想着等会儿民警再来的时候,可以提供给他们。

整个上午我都坐立不安,一会儿刷刷手机,一会儿在客厅里来回走动。

妻子让我吃午饭,我完全没有胃口,脑子里全是战友们的样子。

下午2点多,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我赶紧接起来。

电话那头传来年长民警的声音:

"张先生,是我,刑侦支队的老李,方便来一趟队里吗?"

我立刻答应:"当然可以,我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我换上衣服准备出门,妻子有些担心:

"你一个人去没事吧?要不要我陪你?"

我摇摇头:"不用,你在家照顾儿子,我去看看什么情况。"

打车来到市刑侦支队,老李警官已经在门口等我了。

他带我进了一间办公室,里面还有几位警官在忙碌着,桌上堆满了各种资料。

老李让我坐下,给我倒了杯水:"张先生,有些情况需要您帮忙核实一下。"

年轻警官刘警官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

他打开平板,上面显示的是战友群的成员列表:

"请您帮忙确认一下,这些人的身份信息。"

我凑过去看,一个个核对着名字。

陈卓、赵刚、孙伟、吴凯、马军、周涛、郑亮、胡斌,还有我自己。

刘警官拿着笔在纸上记录着:

"您能详细说说,每个人现在的情况吗?比如职业、住址这些。"

我努力回忆着,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了他们:

"赵刚现在在本市开了个修车行,孙伟在外地做生意......"

说到陈卓的时候,我顿了顿:

"老班长陈卓退伍后一直在外地,具体做什么不太清楚,这些年联系不多。"

刘警官和老李对视了一眼,刘警官的手指在平板上点了几下。

他把平板转向我:"这是陈卓在群里发的照片,您看看有什么异常吗?"

我仔细看着照片,是陈卓的头像,还有他发的那些会馆的照片。

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问题:"看起来挺正常的啊,就是我们认识的老班长。"

老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神情严肃:

"张先生,我们需要告诉您一个很重要的情况。"

我心里咯噔一下,直觉告诉我,接下来要听到的肯定不是好消息。

刘警官深吸一口气,看着我的眼睛说:"我们在公安系统里查询了陈卓的信息。"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

"发现这个陈卓,在两年前的冬天,因为车祸已经去世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