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冬,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前夕,长安城内的杨国忠府邸正歌舞升平。
这位当朝宰相举杯对众宾客笑道:“安禄山?不过是我杨家的一条看门犬罢了!”
座下有人谄媚附和:“宰相英明!那胡人粗鄙无知,全赖陛下与宰相恩宠才有今日。”
杨国忠醉眼朦胧地挥挥手:“明日我便向陛下进言,再给这胡儿加封个虚职,让他感恩戴德。”
没有人注意到,在座的太子李亨默默放下了酒杯,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半年后,安禄山铁骑踏破潼关,杨国忠在马嵬坡被乱军分尸。
临死前他仍不明白:自己明明一直在“抬举”这个胡将,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一针见血:“谀言如蜜,噬之则溃。”
原来,毁掉一个人最狠的方式,不是明枪暗箭的打击,而是甜言蜜语的吹捧。
![]()
01捧杀名将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大将军卫青率军大破匈奴归来。
长安城外,文武百官列队相迎,其中一位大臣高声赞颂:“卫将军之功,堪比周公辅成王!”
站在队列中的老将李广,闻言皱紧了眉头。
未央宫内,汉武帝刘彻亲自为卫青斟酒,笑语盈盈:“有将军在,朕可高枕无忧矣!”
此后数月,长安城流传起歌谣:“生儿勿喜,生女勿悲,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是皇后,外甥是太子,本人掌全国兵权。
面对如潮赞誉,卫青选择称病不朝,退还所有封赏,甚至主动请求削减兵权。
《资治通鉴》记载了卫青对家将的私语:“陛下待我愈厚,我愈当自薄。盈满则溢,此乃天道。”
而同时期的名将李广利,却陶醉于“贰师将军”的虚名,最终因盲目自大兵败投降匈奴。
司马光点评:“青之逊让,所以保身;利之矜功,适足以杀身。”
捧杀的第一重境界,是让一个人在赞美中迷失自我,忘记根本。
真正的智者,懂得在掌声最响时捂住耳朵。
02捧乱朝纲
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武则天还是武昭仪时,曾对宰相许敬宗柔声细语:“满朝文武,唯许公知我心意。”
许敬宗受宠若惊,从此不遗余力在朝中为武则天造势。
他联合李义府等人,不断上书称武氏“德配周姜,才逾班姑”。
当高宗犹豫是否立武则天为后时,许敬宗在朝堂上慷慨陈词:“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天子立后,何豫诸人事而妄生异议乎!”
这番话看似在抬高皇帝权威,实则将武则天捧上了道德制高点。
司马光记载,武则天掌权后,许敬宗虽官至宰相,却终日活在恐惧中。
因为他知道,女皇能被他捧起来,自然也能被其他人捧得更高。
果然,当许敬宗年老体衰,武则天很快找到了新的“捧哏”——来俊臣、周兴等酷吏。许敬宗最终在忧惧中病逝。
《资治通鉴》犀利地指出:“谀臣者,终为所谀者所噬。”
捧杀的第二重境界,是让被捧者产生无所不能的幻觉,继而走向疯狂。
这就像某些企业家,被媒体和下属捧为“经营之神”后,真的以为自己点石成金,盲目跨行业扩张,最终资金链断裂。
要知道,飞得最高的风筝,往往摔得最惨。
![]()
03捧亡国家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灭后梁、败契丹,几乎一统北方。
伶人景进等人日夜在庄宗身边唱赞歌:“陛下乃天神下凡,当享人间极乐!”
庄宗被捧得飘飘然,开始沉迷戏曲,亲自登台扮丑角,还封伶人为高官。
当大将郭崇韬劝谏时,景进悄声对庄宗说:“郭将军这是嫉妒陛下才华啊!”
于是庄宗更加疏远忠臣,终日与伶人厮混。最后在兴教门之变中,被乱箭射死。
司马光痛心地写道:“李天下之名尚在,而身已戮矣。”
更讽刺的是,庄宗死后,那些曾经吹捧他最卖力的伶人,第一个打开城门迎接叛军。
捧杀的第三重境界,是让被捧者周围形成一个谄媚生态,屏蔽所有真实声音。
谀言筑起的高台,下面往往是万丈深渊。
04捧杀陷阱
《资治通鉴》中,类似的捧杀案例比比皆是:
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李斯等人上书称“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建议改称“皇帝”。这种过度吹捧,让始皇真的以为自己“受命于天”,开始求仙问道,最终秦二世而亡。
2,隋炀帝杨广被宇文述等佞臣吹捧为“千古一帝”,大兴土木巡游江南,导致民变四起。宇文化及弑君时,还对炀帝说:“臣想让陛下留名青史。”
3,唐玄宗前期有姚崇、宋璟等直臣,后期被李林甫吹捧“盛世无忧”,结果安史之乱爆发,盛唐转衰。
司马光通过这些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吹捧比批评更危险,因为它往往包裹着蜜糖般的伪装。
那么,如何识别和防范捧杀呢?
首先要“闻过则喜”——像唐太宗对待魏征那样,把批评当作良药。太宗曾说:“魏征逝,朕亡一镜矣。”
其次要“居安思危”——学宋太祖赵匡胤,在统一南方后反而减膳撤乐,时刻保持清醒。
最后要“亲贤远佞”——如汉宣帝坚持“霸王道杂之”,既听萧望之等儒生的仁政建议,也保留赵充国等老将的兵权制衡。
真正的智慧,是在赞美声中听见警钟。
![]()
05结语
千年历史长卷,写满被捧杀者的悲歌。
吹捧如酒,浅酌助兴,狂饮伤身。
那些刻意为之的过誉之词,实则是裹着糖衣的毒药。
朋友之间,真正的关怀不是“你什么都对”,而是“这里可能有问题”;
上下级之间,健康的关系不是“领导英明”,而是“这个方案还需完善”;
治理国家,良好的生态不是“万国来朝”的虚名,而是“居安思危”的务实。
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活在精心编织的赞美幻境中,直到现实给予致命一击。
毕竟,忠言逆耳利于行,甜言蜜语害人心。做人做事,宁可听一句刺耳的实话,不要信百句违心的奉承。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