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白天的喧嚣渐远,夜幕笼罩街巷,多数人已进入酣眠,派出所的灯光却始终明亮。一群身着藏蓝的基层民警,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穿梭在寒夜的街头巷尾,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坚守温暖人心,在“小家”与“大家”的抉择中,书写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
寒夜急援 守护温情时刻
“警察同志,我找不到家了。”大娘声音带着颤意,眼神焦急又茫然。
深夜的警情,往往更关乎着群众的安危。道里分局尚志派出所执勤民警在夜色中穿行时,发现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大娘独自站在路边。面对老人的求助,民警蹲身耐心安抚,循着老人模糊的记忆片段逐街排查,借助敬老优待卡联系上其家人,最终将老人安全送达住所。此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民警们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这样的温情时刻在寒夜中不断上演。半夜12点,寒风卷着落叶掠过街巷,香坊分局文政派出所值班室的电话响了起来。“小区广场有男子摔倒,一动不动!”民警谢博闻揉了揉熬红的眼,抓起急救包与同事一同出发。
抵达现场发现,一名中年男子蜷缩在路灯下,额头渗血、意识昏沉,酒气混着寒气扑面而来。谢博闻半蹲在地上轻唤安抚。他手指冻得僵硬,仍麻利地用生理盐水冲净伤口泥沙,碘伏消毒后贴好纱布,脱下警服外套为其御寒,持续呼喊防止男子昏睡,直至救护车赶到。其妻子王女士匆匆赶来,见丈夫被护得妥帖,红着眼握着谢博闻冻红的手哽咽地说:“大半夜这么冷,要是没你们,真不知道他会怎样?!”
![]()
细微之处 化解民生难题
夜间值守的民警,既是平安的守护者,也是群众的贴心人。11月1日21时许,南岗区师大夜市某摊主向南岗分局和兴派出所民警反映情况,有学生遗失书包,内有重要证件和学习资料。民警立即清点登记物品,借助警务系统快速查询,仅用10分钟就联系上了失主,焦急的女学生顺利领回书包。
这一切的背后,是全市公安机关科技赋能实战的深度体现,通过科学布设巡防点位、组建应急警力、联动“冰城红警”巡逻,切实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
邻里纠纷、家庭琐事,看似微小,在民警心中都是大事。尚志市公安局红光派出所民警戴超,一晚处理3起邻里纠纷,面对因噪音争执的居民,他从情理到法理耐心劝解,让剑拔弩张的双方化干戈为玉帛,用“矛盾不过夜” 的坚守换回群众安稳睡眠。“辛苦你们深夜跑一趟,我们能睡个好觉。”离开时,老人拉着民警的手说。
![]()
舍家为公 诠释责任担当
每一位夜间值守的民警,背后都藏着对“小家”的愧疚与牵挂。延寿县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民警王康,是所里的“资深前辈”,与女友相恋3年,婚期一拖再拖,新房装修图已经卷了边,至今仍未动工。他接到同事电话,攥着没吃完的包子从外地驱车赶回,在盗窃案现场手把手教导新手勘查线索,忙到天亮,只为了“大家”的平安祥和。
五常市公安局的民警李佳伟,在妻子刚生产不久、最需要陪伴的时候,依然坚守夜班岗位。深夜空闲时,他只能通过手机看看熟睡的孩子,眼神中满是眷恋,但他却坚定地说:“这里的群众更需要我们。”
夜色渐淡,晨光熹微。基层民警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完成交接,他们的夜班没有惊天壮举,却在寒夜救援、纠纷调解、点滴服务中,用汗水筑牢平安防线,用温情凝聚警民鱼水情。这盏不灭的派出所灯光,照亮的不仅是深夜的街巷,更是群众心中的安全感,彰显着基层民警舍小家、为大家的初心使命,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宁与祥和。(文:冯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