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周汉民:农食合作应从“开放进口”迈向“共建生态”

0
分享至


11月8日,LDC农食产品进口政策与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出席并作《中国对欠发达国家高附加值农食产品进口的政策突破和启示》主题演讲。

去年,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周汉民委员提出的第01747号提案“关于有序扩大‘最不发达国家’的食品和农产品进口,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得到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的认真办理。去年底,我国正式给予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今年进博会首次为最不发达国家产品设立专区,助力境外中小企业顺利进入中国市场。


周汉民在演讲中指出,当前全球农食贸易格局正在加速演变,发达经济体在标准制定、品牌塑造、加工技术上占据主导。欠发达国家由于全球贸易体系门槛较高、自身开放政策防御性强、技术标准和金融体系支撑不足等问题,仍主要依赖出口原粮、初级产品等,存在“高依赖、低收益、弱能力”的结构性问题。

如何实现从“低附加值出口”向“高质量进口与产业升级”并重的转型,回顾过去二十多年的农食贸易实践,中国在制度创新、关税改革与通关便利、消费升级与进口驱动、开放平台建设、金融与数字创新等5个方面为欠发达国家提供了可观察、可比较、可借鉴的经验。其关键在于——中国不是简单地“开放进口”,而是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以开放促升级、以合作促共赢”。中国在高附加值农食进口政策的突破,不仅带动了国内产业升级,也在贸易开放、制度创新、技术合作3个方面形成了外溢效应。

最后,他建议,欠发达国家可以从以下4个方向设计政策突破:一是以进口开放促进产业升级;二是以数字化手段降低制度性成本;三是以区域合作构建共同市场;四是以公共平台推动国际协同。核心是从“开放进口”迈向“共建生态”,实现农食价值链的结构性跃升。正如中国在多边场合反复强调的那样: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共享带来繁荣,垄断导致停滞。“我们愿与广大欠发达国家分享中国的开放思路、制度创新与合作模式,共同实现从‘农食参与者’到‘价值共建者’的战略跨越。”周汉民说。

周汉民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进博情缘”———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的召开成为彰显我国推动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共享市场机遇、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重塑全球经贸秩序的重要窗口。周汉民全程参与上海世博会的申办、筹办和举办,连续8年到现场观察、调研和总结。

“进博会作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一直致力于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今年是全球发展倡议四周年,‘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是我们的价值追求,也是进博会以高水平开放促全球发展合作的应有之义,最不发达国家产品专区的设立成为又一崭新的实践样本。”周汉民说,“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尽管面临逆流,世界发展依然会汹涌澎湃前行。中国将一如既往以平等、开放、和谐的理念,将进博会真正打造成全世界近悦远来、流连忘返的平台。”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5年11月11日1版)

排版、美编:林倩

审核:欧阳美华

01

0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 incentive-icons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
中国食品报社融媒体平台。
6612文章数 27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