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提到麒麟和河西的有轨电车,有网友翻出了2018年的规划,并问:大校场的还有机会建吗?这个问题好!
PART 01
大校场有轨电车规划回顾
![]()
按照此前的规划,线路自营养学校起,沿既有线走行至大明路,然后沿夹岗一路、机场三路走行,穿规划油库公园后,沿机场七路、佳营南路,终于汇景和园,线路全长约5.7公里,可以与3、5、6、8号等四条地铁线换乘。
![]()
沿途设置9个站点,平均站间距为710米。分别为营养学校站(可与地铁3、8号线换乘)、永乐路站、宜家站、大明路站(与3号线换乘)、夹岗二路站、夹岗五路站(与地铁6号线换乘)、油库公园站、国际路站(与5号线换乘)、佳莹南路站。
设计时速50公里每小时,全线采用交叉口混行、区间独立运行的路权形式。发车间隔初期12分钟,近期8分钟,远期5分钟。
![]()
(河西有轨电车)
线路的运行时间为6:00-21:00,为了减少对周边居民区的影响,项目拟采取一些减震降噪的措施。比如,居民集聚区路段控制行驶车速,减少噪声及车辆震动。建成后,还会根据实测数据,确定是否需进一步实施降噪措施。
整体看当时的规划还挺详细和贴心,方方面面都想到了,但是否能建起来还需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
PART 02
大校场有轨电车能否落地的影响要素分析
![]()
线路能不能建起来,受到多个要素影响。
1,改造需求推动力有多大。
很多人对这条线的期待值很高,主要因为这一点:这个是改造项目,并非新建。
项目全称叫《大校场机场专用线改造利用暨南部新城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主要是对大校场机场原专用线进行改造。
这个是影响项目落地的重要要素,如果改造需求足够大,就有机会上马。
2,现实需求有多大。
![]()
从区域内的路网规划来看,大校场有轨电车沿线道路设计确实偏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空白。
结合河西有轨电车的实际利用情况,如果定位纯观光,结果可想而知。但是,大校场这条线路的定位:
打造一条集交通、游憩、生态、人文、休闲等为一体的功能复合型线路。
同时也要看到,南部新城作为南京高等级新城,交通需求有多大?最后会不会又变成鸡肋,也是需要综合评估和权衡的。
3,政策和资金。
简单梳理目前包括国土空间规划在内的各项规划,还没有看到线路的样子。
在新形势下,资金问题也是应该考虑的要素之一,即使是大校场这位翩翩公子,做事之前也得先摸摸口袋。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才能最终决定线路能否落地!
PART 03
有轨电车对大校场的远期规划影响不大
![]()
南部新城(核心区)北至外秦淮河、运粮河,东南至绕城公路,西至大明路、卡子门大街,总用地面积约9.94平方公里,是主城最后一块可供整体开发的宝地。
2015年7月,大校场机场停飞转场,南部新城建设拉开帷幕。板块以“一个中心,两条廊道,三大功能区域”为空间布局框架,坚持“密路网小街区+特色街巷”的路网组织模型,未来下限和上限都很高。
有轨电车对板块的整体影响不大,最多也就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
它不会改变板块以高端产业、优质配套为核心的发展逻辑。毕竟南部新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起点规划以及与主城无缝衔接的区位优势。
有轨电车的价值,更多集中在补充短途通勤、串联特色街巷与景观节点上,为板块的生活便捷度做增量,而非决定发展格局的关键变量。
随着大校场路网尤其是地铁网络的持续加密,有轨电车可以作为板块成熟后的“加分项”,让居住、休闲的体验更细腻,不会成为左右远期规划落地、价值兑现的核心因素。
所以,大校场的有轨电车还有没有必要建?需要综合权衡之后才能下结论!你觉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