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沙皇炸弹,光听名字就透着一股不好惹的劲儿。
这是苏联当年造的超级氢弹,全世界就俩,一个是空壳模型,另一个只用了一次爆炸,就把冷战时期的美苏都给震住了。
![]()
它到底有多吓人?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爆炸威力让亚欧大陆都挪了9毫米,还逼得各国坐下来签了核条约。
这事儿得从1954年说起,美国在太平洋搞了个叫喝彩城堡的氢弹试验,威力大到让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坐不住了。
![]()
他琢磨着:不行,得整个更狠的,让美国人知道咱不好欺负!
一开始苏联科学家脑洞更大,想造个1亿吨TNT当量的核弹,可一算账就怂了,这么大威力,爆炸后的放射性尘埃能把整个北半球污染了,自己也得跟着倒霉。
这哪儿是威慑,分明是拉着全世界一起完蛋!
![]()
后来科学家们想了个招,用铅包裹核装置,这层铅外套就像个能量转换器,把核裂变的威力压下去,让核聚变的能量占了97%,这样一来,放射性污染就少多了,成了相对干净的氢弹。
即便如此,威力还是砍到了5000万吨,可实际炸的时候,居然飙到了5700万吨!
这颗炸弹的个头也吓人,长8米,直径2米,重27吨,跟3头大象差不多重。
普通导弹根本装不下,只能用经过大改的图-95V轰炸机运,飞机弹舱拆了,尾部机炮都换成探测仪器,机身还涂满抗热的白涂料,生怕被自己家炸弹烤化了。
1961年10月30日,这颗大家伙被挂上了轰炸机,飞向北冰洋的新地岛,飞机在10500米高空把它扔了下去,还挂了个巨大的降落伞。
![]()
不是为了精准投弹,是给飞机留逃命时间,炸弹得慢悠悠飘188秒,飞行员要在这段时间把飞机开到45公里外,这才勉强算安全区。
当炸弹落到4000米高空时,奇迹发生了:一个直径4.6公里的火球突然冒出来,瞬间涨到20公里大,亮度比太阳还刺眼,1000公里外都能看见。
![]()
紧接着,一朵巨型蘑菇云拔地而起,顶部冲到67公里高的大气层边缘,云盖宽95公里,像一把大伞把天空都遮住了。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冲击波绕着地球跑了三圈,900公里外的迪克森岛,所有房子的玻璃全震碎了。
![]()
170公里内,暴露在外的人会被三级灼伤,爆炸中心下方更惨,55公里内的木头房子全没了,地面被烤成玻璃状,3米厚的冰层直接汽化。
甚至还引发了5.25级地震,亚欧大陆板块都被推得向南移了9毫米,4000公里外的美国阿拉斯加,预警雷达直接瘫痪,高频通讯断了20个小时。
![]()
消息传回莫斯科,赫鲁晓夫特别得意,在苏共大会上高调宣布,还在联合国放狠话:这就是库兹卡的妈妈,让你们瞧瞧厉害!
可华盛顿那边彻底慌了,美国国务院表面装淡定,说这是苏联的宣传噱头,背地里白宫和五角大楼一片死寂。
![]()
中情局算出实际威力5700万吨,肯尼迪总统看完报告脸色铁青,军方高层更是吓得不轻。
很快美国就反击了:加强B-52轰炸机巡逻,还亮出自己2500万吨当量的B41氢弹,意思是“别以为就你有大家伙”。
但这事儿也让全世界都怕了,联合国紧急开会,挪威、芬兰的老百姓都感觉到地面在抖,对核战争的恐惧像病毒一样扩散。
![]()
大家都想起几年前美国第五福龙丸号核试验失误的事,那时候就见识过核辐射的可怕,这次规模更大,谁都怕下一个遭殃。
有意思的是,这颗大杀器因为太厉害,反而没啥实战用,又大又重没法部署,威力大到找不到目标。
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打仗,是为了谈判,当时苏联核弹头数量不如美国,就靠这单枚超强威力,硬生生跟美国扯平了,搞出了非对称核威慑。
![]()
更意外的是,它还终结了疯狂的核竞赛,爆炸两年后,1963年,美苏等国就签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不准在大气层、外太空和水下搞核试验。
现在这颗炸弹的空壳还躺在俄罗斯核武器博物馆里,2020年俄罗斯解密了试爆录像,模糊的画面至今还在提醒大家:有些怪物,最好永远别醒来。
![]()
沙皇炸弹的意义不在于它有多能炸,而在于它让人类看清了:核战争没有赢家,再强大的武器,最终也得为和平让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