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中国空军成立76周年的宣传片中,一个画面引爆全球军事圈:无尾飞翼造型的攻击-11隐身无人机与歼-20、歼-16D组成三机编队呼啸而过。这标志着全球首款服役的飞翼隐身无人机正式形成战斗力,更意味着中国成为首个实现“有人机+无人僚机”协同作战的国家。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当美国还在实验室测试X-47B时,中国的攻击-11已悄然列装部队。这款被称作“玄龙”的隐形杀手,采用全球顶尖的飞翼气动布局,雷达反射面积堪比一片落叶。其续航时间超过20小时,能携带精确制导武器执行制空、对地打击甚至防空压制任务。更关键的是,它并非单独作战——宣传片清晰显示,攻击-11能像忠诚卫士般紧随歼-20行动,这种颠覆传统的空战模式,让美军“忠诚僚机”项目顿时黯然失色。
三机编队背后藏着怎样的技术革命?传统无人机多用于侦察或对地攻击,空战始终是难以逾越的禁区。攻击-11的突破在于两点:一是AI自主决策系统能实时处理空情,二是量子加密数据链确保与有人机毫秒级交互。歼-20飞行员只需一个指令,无人僚机就能完成目标识别、战术占位甚至发射导弹的全流程。这种能力在西藏日喀则机场的部署中尤为致命——高原环境下,有人机受制于飞行员生理极限,而攻击-11可连续作战,形成对周边势力的绝对压制。
![]()
image
美军并非没有同类计划。波音“幽灵蝙蝠”无人机虽完成首飞,但至今未解决编队协同时的敌我识别难题;洛马“臭鼬工厂”的隐身无人机更屡次因数据链延迟导致测试失败。反观中国,攻击-11已能实现6架次集群出动,配合双座版歼-20S指挥,可组建全隐身突击群。这种代差优势,恰似当年F-22碾压三代机的历史重演。
值得注意的是,宣传片中攻击-11的机腹弹舱呈开启状态,暗示其已具备内置武器能力。相比外挂导弹的传统无人机,这种设计将隐身性能推向极致。军事专家指出,该机很可能搭载新型小型精确弹药,专用于摧毁敌方雷达站、导弹阵地等高价值目标。当美国还在为“无人机空战伦理”争论不休时,中国已将理论转化为实战体系。
![]()
image
从歼-20打破隐身战机垄断,到攻击-11开创无人空战先河,中国军工的爆发式创新已成常态。正如外媒所言:“当西方还在图纸上勾画未来战争时,东方已把未来带进现实。”这支76岁的空中力量,正用一个个“全球首款”重新定义21世纪制空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