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造车,宁德供电池,京东来卖车。听起来像个段子,但11月9日这事真成了。埃安UT super正式上市,电池租用版只要4.99万元,整车购买版8.99万元。这不是在拼多多买车模,而是真实上牌、能换电、能跑500公里的纯电小车。问题是——这台被称为“京东汽车”的UT super,凭什么打?
![]()
首先,这不是简单的一台车,而是一场三方合资的商业实验。广汽提供造车体系,宁德提供能源生态,京东提供流量入口。表面是“换电版UT”,实则是一次对中国汽车零售逻辑的重新测试:**如果车能像手机一样在电商买,行业还需要4S店吗?**这就是UT super最大的“竞争力”——不是参数,而是模式。
![]()
再看价格。4.99万元听起来像电动车清仓价,但那只是“电池租用方案”。整车版要8.99万元,和海鸥、星愿、缤果S这些主流小电车在同一战场。可UT super多了一个关键卖点:**换电。**这项原本只属于蔚来用户的“特权”,第一次被拉到国民车级别。换句话说,它是中国第一台把“换电”平民化的量产车。99秒换电,对新势力来说是技术,对广汽来说是态度。
![]()
从设计和配置看,UT super几乎复刻了UT本体。相同的车身、相同的电机,只是续航从420公里升到了500公里。要说突破,其实不是硬件,而是生态。你在京东上下单,从宁德体系租电,从广汽工厂发货,整个链条绕开了经销商,这才是行业的颠覆。消费者买的是车,京东测的却是信任。4.99万元,是换电平权的起点,也是电商卖车的起跑线。
![]()
但它的问题也清晰:只有京东独家销售,意味着流量被锁死。电商流量再大,也敌不过线下触点的信任成本。买电动车不是买快递,人们还是想摸一摸、试一试。再加上换电站的布局仍以高端车为主,UT super的换电体验,恐怕在很多城市还只是“概念”。
![]()
从销量数据看,10月吉利星愿卖了48080辆,比亚迪海鸥、海豚都在2万辆以上,而埃安UT只有5337辆。靠super能翻几倍?很难。毕竟,消费者不是被换电吸引,而是被价格、品牌、服务体系说服。UT super的定价很聪明,却还没到“闭眼买”的程度。
![]()
但如果把视角从销量移到战略,这台车意义就完全不同。它是广汽埃安从产品公司转向模式公司的标志;是宁德时代下沉换电生态的第一步;更是京东电商进军整车零售的试金石。**即便卖不爆,它也会被写进教材。**因为它验证了一个问题:中国汽车能不能靠电商、靠订阅、靠平台再造流通体系。
埃安UT super的竞争力,不在动力、不在智能,而在它敢“把未来提前”。它让换电不再高贵,让电商不再虚。也许这场合作一开始就不是为了销量,而是为了证明——当造车业卷到骨头里,不是造更好的车,而是换一种卖车的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