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广东奥体中心的灯光骤然亮起,粤港澳全运会开幕式正式拉开帷幕。
这场仅75分钟的盛典,不仅让现场观众欢呼不断,更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
不少人直言“这排场比奥运还出彩”,放在以前,没人会把全运会和奥运会的开幕式放在一起比较,毕竟后者一直是全球顶级创意的代名词。
但这场开幕式结束后,这样的讨论却成了常态,更让人意外的是,国际奥委会的两任主席都在现场,并且给出了超高评价。
![]()
雨水逆袭!从难题到亮点的创意魔法
本来以为大型开幕式的舞台都是精雕细琢的机械结构,这场全运会最初也确实是这么规划的。
但广州的雨季实在不给力,暴雨和暴晒让设备频频出故障,排练一度受阻。
换做其他团队,可能会想着怎么克服天气问题,硬着头皮推进原计划。
![]()
但郎昆团队没这么做,总制作人在一次彩排后看着场地里的积水,突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何不把积水变成舞台?
这个想法一开始让人觉得有点冒险,毕竟没人这么尝试过。
但后来发现,这简直是神来之笔。
上千吨雨水被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后循环利用,定制的排水系统能快速更新水质。
![]()
演员脚下的防滑地板更是经过200次试验才定型,如此看来,这场“水舞台”不仅没浪费资源,还完美契合了粤港澳“因水而兴”的地理文化特质。
水舞台上的视觉效果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裸眼3D技术让中华白海豚从水面跃出,广州“小蛮腰”、香港维多利亚港、澳门大三巴的全息影像随之浮现。
三地同根同源的感觉被直观呈现,不用过多言语就能让人领会。
![]()
无人机编队在空中勾勒出港珠澳大桥的轮廓,电子烟花与真烟花交织着坠入水面。
AR技术让20名演员就能呈现出百舸争流的龙舟竞渡场景,水面倒映的船影与现场鼓点完美同步,分不清哪是真实哪是虚拟。
还有那个岭南特色的“鳌鱼”,本来以为是AI特效合成的,后来发现居然是真实打造的实体道具。
它一亮相,现场的欢呼声就没停过,这大概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舞台碰撞的魅力吧。
![]()
水波纹扩散时,屏幕上还会同步浮现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图,国际嘉宾不用费力解读,就能明白“湾区联通世界”的含义。
这种细节上的巧思,真的很加分,也体现了创作团队的用心。
文化为魂!圣火与情怀点燃全民共鸣
如果说水舞台和科技是开幕式的“形”,那文化表达和情感共鸣就是它的“神”,这部分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
开幕式最让人感动的环节,当属圣火传递。
陈若琳、马琳等火炬手踏浪而来,一站站传递着圣火,郭晶晶等接力者的身影更是让不少观众热泪盈眶。
![]()
当三地代表共同登上台阶点燃圣火时,蓝色光浪倾泻而下,仿佛整个南海的波涛都在为这场盛典让路。
更让人意外的是圣火的“出身”,这簇火焰来自1500米深的南海海底。
它是用科技手段从可燃冰中提取的“深海之火”,再经太阳能引燃。
毫无疑问,这既体现了绿色办赛的理念,也展现了中国的科技实力。
![]()
能把清洁能源技术和圣火传递结合起来,这样的创意真的不多见,也让圣火传递有了更深厚的内涵。
明星的登场则让情怀拉满,刘德华身穿华服站在水舞台上,《中国人》的前奏一响,体育场的欢呼声几乎盖过了音响。
作为陪伴了几代人的粤语文化符号,他的出现完美诠释了“声漾”主题。
网友调侃他是“提前解冻的天王”,毕竟平时想在春节前看到他的舞台可不容易。
![]()
如此看来,他的登场并非偶然,而是创作团队精心设计的环节,用来唤醒大家的集体记忆。
还有昔日的“古惑仔”成员,如今穿上中山装,板板正正地合唱《海阔天空》。
虽然少了一位成员有些遗憾,但那种岁月沉淀后的正能量,还是打动了很多人。
这种情怀不是刻意煽情,而是一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很容易引发共鸣。
![]()
咏春、舞狮、英歌舞等岭南传统艺术的登场,让中式美学得到了充分展现。
这些传统艺术不再是小众的存在,而是通过开幕式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郎昆没有采用往届的“人海战术”,仅用上千名演员就撑起了超2万平方米的场地。
![]()
他说环形舞台的视觉引导能让观众聚焦,100人踏水起舞,通过波纹叠加就能演出千军万马的气势。
很显然,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比单纯的规模堆砌更有味道,也让开幕式显得“简约却不简单”。
这样一场有创意、有文化、有情怀的开幕式,自然也收获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国际奥委会新任主席考文垂在开幕式结束后直言,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盛典,中国无疑是国际体坛真正的强国。
![]()
一天后,终身名誉主席巴赫被问到开幕式感受时,毫不犹豫地用“amazing”点赞,还特别提到科技结合得非常好。
能让两任奥委会主席给出如此高的评价,足以说明这场开幕式的实力。
![]()
以前大家总觉得奥运会开幕式是天花板,毕竟它汇聚了全球的创意资源。
但这场全运会开幕式证明,真正的精彩不在于奢华的堆砌,而在于对文化的理解、对科技的运用,以及对人民情感的呼应。
从北京奥运会到杭州亚运会,再到这场粤港澳全运会,中国大型活动的创作思路一直在转变。
从追求规模到深耕内涵,这种变化背后,是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
![]()
这场在水与光中绽放的盛典,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创意和实力,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
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与科技、创意的结合,就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你当晚有没有观看这场开幕式?愿意为它打几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