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砂,这个常被用于工业领域的化学物质(如玻璃制造、清洁剂),近年来却频繁出现在食品中。不法商家为了延长保质期、增加弹性口感,不惜铤而走险添加硼砂。长期摄入硼砂会导致中毒、损害肝脏和肾脏,甚至增加致癌风险。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五种最易被硼砂“盯上”的食物真面目!
1. 腐竹/豆皮
危险指数:★★★★☆
腐竹和豆皮的爽滑口感常让人欲罢不能,但你知道吗?正常腐竹煮后易碎,而添加硼砂的腐竹久煮不烂、弹性十足。硼砂能让豆制品在泡发时吸水膨胀,降低成本。
辨别方法:
![]()
看颜色:天然腐竹呈淡黄色,加入硼砂的可能过于鲜亮洁白。
闻气味:正常腐竹有豆香味,含硼砂的可能有轻微碱味。
试弹性:掰断时过于有韧性的需警惕。
2. 凉皮/米皮
危险指数:★★★★★
夏日解暑神器凉皮,竟可能是“健康杀手”!硼砂能让凉皮更筋道、不易断裂,还能延长保质期。但长期食用会导致消化不良、内分泌紊乱。
辨别方法:
![]()
触感:正常凉皮柔软易折,加硼砂的硬挺有弹性。
泡发测试:用温水浸泡30分钟,天然凉皮会变软,含硼砂的仍保持原状,不会软乎,
3. 粽子(尤其是碱水粽)
危险指数:★★★☆☆
传统碱水粽用草木灰或食用碱制作,但不良商家可能用硼砂代替,让粽子更软糯、颜色鲜亮。硼砂残留会影响神经系统。
辨别方法:
![]()
尝味道:硼砂粽子可能有轻微涩味,而非天然碱水的微苦。
看粽叶:如果粽叶异常鲜绿,可能同时被硫酸铜“加工”过,米也没有粘性,
4. 面条/米线
危险指数:★★★★☆
![]()
筋道的面条和爽滑的米线是很多人的早餐选择,但硼砂的加入能让它们久煮不糊、口感Q弹。长期食用可能引发慢性中毒。
辨别方法:
煮后观察:正常面条煮后会膨胀变粗,加硼砂的可能保持原状。
闻气味:含硼砂的面条可能有刺鼻气味。
5. 肉丸/鱼丸
危险指数:★★★☆☆
火锅、麻辣烫里的丸子看似美味,实则可能是硼砂的“重灾区”。硼砂能增加丸子的弹性和保水性,掩盖劣质肉的腥味。
辨别方法:
![]()
按压测试:天然丸子按压后回弹较慢,含硼砂的回弹迅速。
看配料表:正规丸子应标注淀粉、肉类,若出现“硼酸”“硼砂”则为非法添加。
如何避开硼砂食物?
1.选正规渠道:优先购买包装完整、有QS/SC认证的食品。
2.看配料表:拒绝含“硼酸”“硼砂”“焦亚硫酸钠”等成分的产品。
3.警惕异常口感:过于筋道、久煮不烂的食物需谨慎。
4.学会自查:用pH试纸测试食物,硼砂呈碱性(pH>7)。
健康无小事,转发提醒身边人!
硼砂虽能带来一时的“美味”,却埋下了长期的健康隐患。让我们一起拒绝“化学美食”,守护家人餐桌安全!
今日互动:你还遇到过哪些疑似添加硼砂的食物?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转载自《柚子伊》,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