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一下干蒸菜创业这件事。有人投10万块搞干蒸菜生意,结果20天就倒闭关门了,生生被割了韭菜!
干蒸菜前阵子那可是很火的。它就是不加水,用大火把腌制好的食材蒸熟,再淋上白酒点火上桌,讲究的就是个原汁原味和那股锅气。像干蒸排骨、干蒸鸡爪,端上桌滋滋冒油,看着就有烟火气,在短视频时代,一下就戳中了消费者的审美点。从2024年开始,干蒸菜就从广佛的地摊小馆,迅速席卷了18个省份,市面上的品牌超过20家,当时好多人都觉得这是中餐的新希望。
![]()
但这热度背后,全是问题。有些干蒸菜,2024年一年从宁波开到了山东、山西等地,新开了超过150家店,其中90多家还是在一年内开的。还有的,三个月就在成都、桂林、杭州等城市开了二十多家店。这开店速度跟打了鸡血似的,连装修风格都一模一样,铁皮招牌、手写菜单、水泥墙,就靠这营造点烟火气。
可为啥火得快,凉得也快呢?咱来分析分析。
首先,加盟门槛看着亲民,实际上就是个大坑。一个普通的干蒸菜项目,加盟费大概5万,保证金1万,装修费6 - 12万,设备投入4 - 8万,再加上初期物料进货1 - 3万,不算房租和人工,光静态投入就快20万了。品牌方还画大饼,说社区小店一天能卖120 - 150单,商圈店日翻台15轮,每天200多桌,毛利率能到40%左右,4 - 6个月就能回本。可现实呢,加盟商吐槽,好多店一天几十单都不到,根本覆盖不了租金和人工成本,还得给品牌公司交营业额的3%,所有物料都得从总部买,这哪是开店,分明是给人家打工还倒贴钱。
![]()
其次,产品力不足,性价比也不行。干蒸菜要做出好味道,得食材新鲜、技术靠谱。但很多创业者为了省钱,用低价冷冻、劣质食材,搞得排骨干巴巴的,鸡肉咬不动,口感特别柴。点评平台上全是差评,什么像嚼牛仔裤,虾仁缩水只剩壳。而且干蒸菜的价格也很尴尬,大多数客单价在35 - 50元之间。现在国人吃快餐就图个好吃不贵,一份饭不超过30块。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85.2%的消费者能接受的中餐正餐价位不超过30元。干蒸菜高不成低不就,说它是快餐吧,价格太贵;说它是正餐吧,环境又不好,还得拼桌。这产品定位模糊,用户体验差得一塌糊涂。
![]()
最后,模式复制太快,产品同质化严重。干蒸菜技术门槛低,做法网上一搜一大把,设备就是电蒸锅加保温台,也没什么配方壁垒和供应链优势。火起来之后,全国到处都是“XX顺德干蒸菜”“XX老宁波干蒸菜”,根本分不清谁是谁。结果就是一夜之间,千店雷同,口味都差不多,市场很快就饱和了。最后店一家接一家倒闭,二手设备连废铁价都卖不出去,收购商一听是干蒸菜蒸锅,直接让留着自己用,因为没人敢再碰这坑了。
![]()
干蒸菜暴雷可不是个例,这就是2025年整个餐饮赛道的缩影。2024年全国倒闭的餐饮门店超过300万家,平均每天8000多家关门。像小龙虾、黄焖鸡、麻辣烫、牛蛙这些曾经火过的品类,也都在走下坡路。回收餐饮设备的老板日子也不好过,不是没货源,是收回来的设备堆在仓库没人要,小白创业者少了,设备根本卖不出去。
这一波闭店潮,把餐饮行业的一些问题全暴露出来了。靠营销抢热度,没真本事;靠加盟拉规模,没有核心竞争力;靠流量冲数据,不注重用户体验。最后割的全是小白创业者的钱、时间和希望。
![]()
所以啊,创业者们别光看网红火、品牌响、爆品热,餐饮的本质还是味道、体验和性价比。脱离了这些,就是在玩饥饿营销和资本游戏。干蒸菜的暴雷就是一场闹剧,暴露出创业者盲目跟风、加盟模式虚胖、产品定位模糊、供应链薄弱等问题。好多人就是看了个热搜、一条短视频就冲动投资,结果血本无归。
![]()
咱创业者得有识别真风口和伪风口的能力,别心疼没赶上的热度,要庆幸避开了收割局。与其投20万去做干蒸菜,不如在味道和体验上下功夫,做真正的好产品,走长远路线。干蒸的不是菜,是盲目啊!监管和平台也得管管那些虚假宣传、强制进货的加盟项目,别让创业者们再吃亏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