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在上海热力绽放
![]()
![]()
来自盐城大丰的
两大“特色名片”惊艳亮相
非遗项目大丰瓷刻
以匠心工艺彰显文化底蕴
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大丰仓”
以鲜醇滋味传递地域风情
一文一食、一艺一味
在这场国际盛会中
我区正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
向全球客商与观众展现
这座城市的文化厚度与产业活力
![]()
走进江苏馆内,记者看到来自大丰的2件代表性瓷刻作品《碧波鹿影》挂画与《富贵牡丹》瓷罐吸引了国内外观众驻足流连。《碧波鹿影》融入麋鹿、黄海湿地等本地元素,借高温窑变釉色刻画麋鹿畅游之景,线条精细、釉色层次丰富,《富贵牡丹》瓷罐则以雅致蓝釉为底,通过多层次雕刻呈现牡丹纹饰,将瓷刻细腻与釉色温润完美融合。“这次我们带来了2件代表性作品,最特别的是这幅《碧波鹿影》,将麋鹿的灵动与湿地的秀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大丰瓷刻传承人陈银付介绍,每件作品都要经过选瓷、描图、刻凿、细磨等十余道工序,耗时少则数月、多则半年,“希望通过进博会这个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大丰瓷刻的工艺之美。”
![]()
据了解,大丰瓷刻历史悠久,以刀代笔、以瓷为纸,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工艺复杂且极具观赏性。展会现场,大丰瓷刻展位前人头攒动,大家驻足欣赏、拍照留念。来自上海的观众王女士感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大丰瓷刻,作品的细节太精致了,能感受到传承人满满的匠心,也让我对中国非遗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来自法国的采购商皮埃尔则表示,大丰瓷刻兼具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有很大的国际市场潜力,希望能寻求合作机会,将这一中国传统工艺引入欧洲市场。
![]()
非遗“走出去”不仅是文化传播,更是一次交流与学习。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己的作品,陈银付坦言:“未来我们将吸收借鉴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在保持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同时借助进博会的热度,推动大丰瓷刻实现产业化发展,让这门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更大活力。”
![]()
在本届进博会的展台上
同样精彩亮相的还有我区
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大丰仓”
带着黄泥螺、淡水麻虾酱
即食海蜇头等多款特色鲜味
以“地域底色+文化赋能+品质升级”的组合拳
在农食产品馆向全球客商展示
长三角农产品的独特魅力
![]()
作为上海农场与我区携手共建的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大丰仓依托上海农场的现代农业技术优势,结合我区本地生态资源,通过共建基地、统一标准、全程溯源,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优质农产品供应链。此次进博会,大丰仓带来的系列产品,均带着鲜明的滩涂地域标签与文化记忆:非遗技艺腌制的黄泥螺,传承着“大丰老字号”的百年滋味;获乾隆盛赞“天下第一鲜”的淡水麻虾酱,以十余道工序锁住野生麻虾的鲜醇;仅在8月采收的即食海蜇头,凭借2.2-2.42度的海水盐度孕育出脆嫩口感……独特的鲜美滋味令挑剔的食客们纷纷竖起称赞的大拇指。“大丰仓的核心,是把‘土鲜味’做成‘好品牌’。”大丰仓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晨介绍,除了传承传统风味,品牌还在产品创新上下足功夫:以东沙岛紫案菜为原料的海苔系列,推出奶酪夹心、海苔卷等年轻化口味,“南中鲍鱼”系列杏鲍菇产品,通过调味创新适配佐餐、休闲等多元场景,而从野生原料的生态培育,到“科学吐沙”“精准控温”等现代工艺的加持,更让这些“老味道”既保留烟火气,又符合现代消费的品质标准。
![]()
作为此次登陆进博会的区域品牌,大丰仓的亮相不仅是“盐阜鲜味”的一次国际展示,更承载着政企协同赋能农产品升级的探索成果。“希望通过进博会的平台,让更多人认识大丰的好食材,也推动这些鲜味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张晨表示,后续大丰仓将继续以“地域特色+文化IP+品质升级”为方向,进一步拓展长三角乃至国际市场,让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的价值持续释放。
![]()
从非遗技艺的跨洋传播到特色农产品的全球亮相,我区以进博会为桥梁,实现了文化与产业的双重“发声”。此次双名片闪耀国际舞台,不仅让大丰瓷刻的匠心与大丰仓的鲜味被更多人知晓,更展现了我区这座城市在传承传统文化、做强特色产业、深化区域协同上的坚定步伐。未来,我区将继续以文化为魂、产业为基,让更多优质文化产品与特色好物走出长三角、走向全世界,在国际舞台上书写更多属于大丰的精彩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