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美的卖掉了手里剩下的小米股份,这看起来是资本操作,实际上反映了传统家电企业对小米的担忧加深,到了8月,格力高管在社交平台直接点名小米,这两件事连在一起,说明老牌企业真的感到了压力,小米这边,2024年IoT收入超过一千亿,2025年第二季度大家电销量增长更快,空调出货量达到540万台,在线上渠道进入前三名。
![]()
小米做家电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它不靠堆砌功能,也不依赖传统销售渠道,而是用一个完整的系统把用户连接起来,手机、家电、汽车都能打通,用户一旦开始用就很难离开,价格方面也很有优势,比如一台三千块的空调,小米卖两千八百六十三,比别家便宜三成以上,线上粉丝多,还推出买车送家电券的活动,把汽车的流量引到家电这边,线下渠道根本拦不住,武汉工厂已经投产,每六点五秒就有一台空调下线,成本控制得非常到位。
美的公司迅速做出反应,将品牌划分为三个档次,华凌负责低价市场,主品牌通过降价直接竞争,COLMO则稳固高端领域,海外市场也积极拓展,2025年上半年实现1072亿元收入,并在全球建立63个生产基地,推行本地化产销以应对关税波动,同时公司转向企业级业务,发展新能源与智能建筑领域,前三季度创收587亿元,增长势头超过家电板块,这种策略显示出公司在消费者市场压力增大时,灵活开拓企业市场新路径的智慧。
![]()
小米想要提升品牌形象,但用户一提到它还是会先想到性价比高、价格便宜,美的收购了东芝和Teka之后,想在欧美市场站稳高端定位,可国外消费者仍然觉得它是来自中国的平价品牌,COLMO宣传高端路线已经很久,真正愿意花钱买的人却不多,这其实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消费者心里认不认可这个品牌。
![]()
小米和美的采用不同的发展方式,小米依靠互联网模式来吸引用户,让用户经常回来购买产品,利润主要来源于服务和生态系统,而美的则依赖自身的工厂、供应链以及长期积累的品牌信誉,这种方式虽然稳定但进展较慢,一个注重轻资产快速扩张,另一个强调稳健运营积累实力,两者各有优势难以简单比较,小米就像送外卖的骑手追求速度优先,美的好比开连锁超市的店铺看重稳定性和持续盈利。
数据不会骗人,小米在2025年第二季度大家电收入增长66%,空调销量连续三个季度增幅超过50%,美的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净利率10.71%,海外自主生产的产品占比超过一半,To B业务增速也高于To C业务,这表明小米注重扩大销量,而美的更看重利润保障,两家公司走的路不一样,目标也不一样,整个行业规则正在发生变化,关键不是谁输谁赢,而是谁能更快适应新的节奏。
我倒是觉得这场仗还没打完,小米的规模越来越大,美的的运转也越来越稳当,其他品牌要么跟着学样,要么就被淘汰出局,消费者这下可算有福了,选择变多了,价格也压下来了,不过以后买家电可能不光要看牌子,还得看它能不能跟你的手机、车子、家里的灯连到一起,这个行业早就不是比谁的空调更凉快那么简单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