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里有个叫郝运的年轻人,大家都叫他“傻子”。
为啥呢?因为这孩子从小就不爱计较,别人占他便宜,他从不生气,总是“嘿嘿”一笑就过去了。
村里调皮的孩子常拿他开玩笑,有时偷偷往他背后贴纸条,有时故意绊他一跤,郝运从不发火,爬起来拍拍土,还是那句口头禅:“没事,嘿嘿。”
他爹娘为此愁白了头。
家里本就穷得叮当响,儿子又这般憨傻,将来可怎么活啊?
老两口年纪大了,干不动重活,只能靠几分薄田勉强糊口。
这天,米缸又见了底。
娘望着空荡荡的米缸,叹了口气:“他爹,要不...再去他婶家借点米?”
爹蹲在门槛上,闷头抽着旱烟,半晌才说:“咱都借了多少回了,我这老脸都没处搁了。”
娘想了想,说:“让郝运去吧。他婶疼他,孩子去借,她不会驳了面子。”
爹点点头,把郝运叫到跟前:“儿啊,去你婶家借点米来,就说...就说咱家过几天打了新米就还她。”
郝运嘿嘿一笑:“好嘞,我这就去。”
娘替他整了整衣领,叮嘱道:“路上别贪玩,早点回来。”
郝运应了一声,蹦蹦跳跳地出了门。
婶婶家不算富裕,但比郝运家强些。
见郝运来借米,心里明白兄嫂家的难处,二话不说就给他装了一小袋米。
“郝运啊,饿了吧?”婶婶看他面黄肌瘦,心疼地问。
郝运摸着肚子,憨憨地笑道:“有点。”
婶婶转身进了厨房,不多时拿出一个荷叶包:“这是昨天你叔从镇上带回来的烤鸡,你拿回去和爹娘一起吃。”
郝运闻着香味,眼睛亮了起来,谢过婶婶,把荷叶包小心揣在怀里,背着米袋就往家走。
路上,郝运哼着小曲,想着今晚能和爹娘吃上烤鸡,心里美滋滋的。
走着走着,迎面碰上同村的二狗子。二狗子是个精明人,平日里最爱占便宜。
“郝运,怀里揣着什么好东西呢?这么香。”二狗子凑过来问道。
郝运老实回答:“是婶婶给的烤鸡。”
二狗子眼珠一转,从路边捡起一块光滑的石头,上面有些天然形成的花纹,看上去挺别致。
“郝运,你看这块宝石,是我祖传的宝贝,夜里会发光呢!我跟你换烤鸡怎么样?”二狗子信口胡诌。
要是别人,早看穿二狗子的把戏了。
可郝运接过石头看了看,竟真的相信了,高高兴兴地把烤鸡递给了二狗子,换来了那块“宝石”。
二狗子强忍着笑,拿着烤鸡一溜烟跑了,生怕郝运反悔。
郝运把石头小心揣好,继续赶路。
没走多远,又碰上了邻村的王麻子,扛着一捆柴火。
“郝运,背的什么啊?”王麻子问。
“是米,家里没米下锅了,去婶婶家借的。”郝运老实回答。
王麻子看了看郝运背上的米袋,又看了看自己肩上的柴火,忽然有了主意:
“郝运啊,你这米背着多重啊,我这柴火轻多了,咱俩换换怎么样?你轻松点,我这是为你着想呢!”
郝运想了想,觉得王麻子说得有理,便爽快地用一袋米换了一捆柴。
王麻子偷笑着背米走了,郝运扛着柴火继续赶路。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走了一段,郝运累得满头大汗。
这时,一个卖草鞋的老头推着车经过。
“小伙子,扛这么重的柴火啊?瞧瞧我这草鞋,轻巧又舒服,跟你换这捆柴怎么样?”老头笑眯眯地说。
郝运擦了擦汗,觉得这主意不错,便用柴火换了一双草鞋。
就这样,郝运用烤鸡换了石头,用米换了柴火,用柴火换了草鞋。
等他走到村口时,手里只剩下一双破旧的草鞋。
村口大树下,几个村民正在乘凉,看见郝运手里的草鞋,好奇地问起来。
郝运一五一十地讲了经过,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这个傻子,好好的烤鸡和米,就换了一双破草鞋!”
“真是傻到家了!”
“他爹娘知道了,非得气死不可!”
郝运也不生气,只是嘿嘿笑着,继续往家走。
走着走着,忽然想起怀里那块“宝石”,掏出来对着日头照了照,美滋滋地自言自语:“还是二狗哥对我好,给我这么漂亮的宝贝……”
他正低头看石头,没留意脚下,被一块土疙瘩绊了个趔趄,手里的石头“扑通”一声掉进了路边的水沟里,顺着水流滴溜溜地向下游滚去。
“哎呀,我的宝石!”郝运这下可急了,倒不是心疼宝贝,他是觉得这是二狗哥的心意,弄丢了实在对不起人。
他心想,“这宝石顺着水走,我顺着沟找,准能找回来!”
于是,郝运便离开了回家的大路,沿着那条弯弯曲曲的水沟一路向下寻去。
他猫着腰,眼睛瞪得像铜铃,在草丛里、石缝中仔细翻找,嘴里还不停念叨:“宝石宝石,你在哪儿哩?快出来吧……”
他就这么一路走,一路找,不知不觉偏离了回家的路,越走越远,来到了一处三岔路口。
一抬头,瞧见路边大树下停着一辆豪华的马车,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男子正焦急地来回踱步,旁边几个随从模样的人围着马车忙碌着。
郝运好奇地凑过去看,发现马车的一个轮子陷在泥坑里,怎么都拉不出来。
“老爷,这轮子卡得太死了,得找东西垫一下才行。”一个随从报告。
富商模样的人急得直搓手:“这可如何是好?我赶着去谈一笔大生意,耽误了时辰可就全完了!”
郝运看了看手中的草鞋,走上前去:“老爷,用这个垫吧。”
随从们看着那双破草鞋,忍不住笑出声来。
富商却眼睛一亮:“快!试试看!”
说也奇怪,那双草鞋塞进车轮下,马车轻轻一拉就出来了。
富商大喜过望,拉着郝运的手连声道谢。
“小伙子,你可是帮了我的大忙啊!要不是你,我今天这桩生意就黄了!”富商感激地说。
郝运嘿嘿笑着:“没事,一双草鞋而已。”
富商看了看郝运的打扮,问道:“看你家境不富裕,怎么舍得用草鞋帮我?”
郝运便把自己如何用烤鸡换石头、用米换柴火、用柴火换草鞋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
旁人听了,都暗笑郝运傻气,富商却听得两眼放光,若有所思。
“小伙子,你愿意跟我回去吗?我府上正缺你这样的人。”富商诚恳地邀请。
郝运挠挠头:“我去能做什么呢?我什么都不会。”
富商笑道:“这个你不必担心,我自有安排。你放心,我不会亏待你的父母。”
说罢,富商吩咐随从取出二十两银子,又派了一名贴身随从跟郝运回家,向他的父母说明情况。
家里,郝运的爹娘早已饿得头晕眼花,正焦急地等着儿子回来。
好不容易看见郝运的身影,却发现他两手空空,身后还跟着一个衣着体面的陌生人。
“爹,娘,我回来了。”郝运嘿嘿笑着。
娘急着问:“米呢?借到米了吗?”
郝运正要回答,那位随从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个礼:“老人家,我是城南李老爷家的随从。您儿子帮了我家老爷大忙,老爷想请他去府上做事。”
接着,随从把路上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又拿出二十两银子:“这是老爷的一点心意,请二老收下。”
爹娘看着白花花的银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可是他们种地十年也攒不下的钱财啊!
“可是...我儿子什么都不会,去府上能做什么呢?”爹疑惑地问。
随从笑道:“老爷说了,这个职务非您儿子不可,别人还做不来呢。”
娘担心地问:“该不会是让他去做最低贱的活计吧?”
“二老放心,”随从保证道,“绝不是低贱活计,甚至不用动手,每天坐着就行。”
爹娘半信半疑,但看着这么多银子,又想着儿子在富商那里或许真能有个好前程,便答应了。
临行前,娘拉着郝运的手,千叮万嘱:“儿啊,在外头要多长个心眼,别老是傻乎乎的,让人欺负了去。”
郝运嘿嘿笑着:“娘,放心吧,李老爷是好人。”
就这样,郝运跟着随从去了李府。
李府气派非凡,亭台楼阁,奴仆成群。郝运从没见过这般景象,好奇地东张西望。
李老爷安排郝运住进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每日好吃好喝招待,却从不安排他做任何事。
郝运每天就是到处走走看看,累了就坐下来休息。
府上的下人们私下里议论纷纷,都不明白老爷为何要养这么一个闲人。
有些心术不正的,开始打郝运的主意,想从他这里捞点好处。
账房先生偷偷做假账,把多出来的钱塞给郝运一点,想堵他的嘴。
郝运接过钱,嘿嘿一笑,转手就给了门口要饭的乞丐。
厨房的厨娘每天克扣食材,把省下来的好东西送给郝运一份。
郝运收下后,转身就分给了府里最辛苦的马夫。
管事的经常欺负新来的小厮,郝运看见后,总是站出来替小厮说话,虽然他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那憨厚的笑容和简单的几句话,反而让管事的不好意思再刁难。
三个月过去了,李老爷突然召集全府上下,宣布要在外地开设一家分号,需要选派一人去当掌柜。
消息一传出,府里顿时炸开了锅。人人都想得到这个肥差,纷纷各显神通,有的给老爷送礼,有的托人说情,有的拼命表现自己的能力。
让大家大跌眼镜的是,李老爷最终选定的,竟然是人人眼中的“傻子”郝运!
“老爷,他一个傻子,怎么能当掌柜呢?”账房先生不服气地问。
李老爷捋着胡须,微微一笑:“你们觉得郝运傻,我却觉得他大智若愚。这三个月来,我故意不安排他做事,就是要观察他的为人。”
“你们中,有人做假账,有人克扣食材,有人欺压下人。唯有郝运,不贪不占,心地纯善,看见不公平的事敢于直言。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诚信和仁义,这些品质,你们谁比得上郝运?”
一席话说得众人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李老爷转向郝运,和蔼地问:“郝运,你愿意去当这个掌柜吗?”
郝运嘿嘿一笑:“老爷,我什么都不会啊。”
“不会可以学,”李老爷说,“重要的是你有一颗纯净的心。我已经为你配了得力的助手,他们会协助你处理具体事务。你只需要坐镇店中,以诚待人即可。”
就这样,郝运成了分号的掌柜。
说来也怪,他虽然不懂经营,但待人真诚,从不耍心眼,顾客都愿意跟他做生意。
加上助手们精明能干,分号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比总号还要兴旺。
一年后,郝运衣锦还乡。
不再是当初那个衣衫褴褛的穷小子,而是衣着体面、自信从容的掌柜。
爹娘见他回来,喜极而泣。
郝运不仅带回了丰厚的财物,还带来了李老爷的邀请——请二老搬到城里居住,安享晚年。
村里人听说后,纷纷前来道贺,无不感叹:“真是傻人有傻福啊!”
二狗子和王麻子也混在人群中,看着郝运家的热闹景象,想起自己当初骗郝运的事情,不由得脸红耳热。
郝运看见他们,却热情地迎上前去:“二狗哥,麻子哥,你们来了!快请进!”
两人羞愧难当,二狗子低声道:“郝运,当初我用破石头骗你的烤鸡,你不记恨我吗?”
郝运嘿嘿一笑:“记恨什么呀!要不是你们换走我的烤鸡和米,我也换不来草鞋;没有那草鞋,我也帮不了李老爷;帮不了李老爷,我哪有今天?说起来,还得谢谢你们呢!”
二人听了,更加无地自容。
当晚,郝运家大摆宴席,招待全村人。
席间,郝运对爹娘说:“李老爷教我,做人不必太精明,算来算去算自己;厚道看似吃亏,实则是最聪明的活法。”
爹娘看着脱胎换骨的儿子,老泪纵横,这一生总算是可以安心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