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最热闹的地方之一,莫过于6.2H奢侈品馆。第八届进博会如期而至,在一片全球品牌的喧嚣中,康赛妮集团的500平方米主通道展位,显得格外沉静而有力量。
没有声嘶力竭的叫卖,没有眼花缭乱的噱头,只有柔和的灯光打在羊绒制品上,以及络绎不绝的中外嘉宾。对于羊绒行业的我们来说,这个展位更像一个无声的课堂,讲述着中国羊绒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
一、不只是参展,更是“交卷”
从五年前首次亮相进博,到如今成为馆内的“熟面孔”,康赛妮的进博之路,某种程度上是中国高端羊绒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
![]()
一位在展台现场的同业朋友私下说:“你看康赛妮带着团队接待一波波嘉宾,讲的不再只是‘我们有多好的原料’,而是‘我们如何用智能设备纺出符合奢侈品标准的纱线’,‘我们的染色工艺如何更环保’。”这种沟通重点的转变,恰恰是行业最该关注的信号。
![]()
二、嘉宾为何在此驻足?
蒙古国驻华大使、迪拜经发局负责人、华润万象生活总裁……这些重量级面孔同时出现在一个羊绒企业的展位前,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琢磨的现象。
![]()
业内人士都明白,蒙古国是世界羊绒原料的第二大源头,他们的关注代表着对产业链下游高附加值环节的重视;迪拜代表的是高端消费市场和全球枢纽;而华润万象生活则掌握着国内高端商业渠道。他们的同时到来,暗示着一个趋势:羊绒的价值链条正在被重新塑造——从“卖原料”走向“卖品牌”、“卖标准”、“卖技术”。
三、展品背后的行业“潜台词”
![]()
康赛妮这次带来了CONSINEE、TOPLINE、ICCI、AITEX WOVEN四大品牌的系列产品。在那些精美的中式高定奢服和高端纱线背后,我们看到了几个对行业有启示的细节:
绿色理念已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这直接关系到未来产品能否进入国际高端市场;
智能智造不再是远景,而是当下提升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的现实手段;
品牌矩阵的构建,让企业能够在不同细分市场建立影响力,抵抗单一市场的波动。
四、留给行业的思考题
看着康赛妮展位的人流,我们不禁要思考几个实际问题:
当龙头企业通过进博这样的平台直接对接全球高端市场时,中小企业的差异化空间在哪里?
羊绒价格的波动,是否能通过品牌溢价和智能制造带来的效率提升,得到一定程度的对冲?
国际竞争对手从未停止创新,中国羊绒产业是继续在原料层面竞争,还是勇敢地迈向价值战的战场?
康赛妮的进博之旅,或许给不出所有答案,但它清晰地指出了一个方向:在羊绒这个传统行业里,敢在品牌和技术上投入的企业,才有资格定义未来的游戏规则。
![]()
欢迎同行们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察与思考,一起探讨中国羊绒的下一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