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林则徐的名句,恰是对台北市长郑丽文上任八日行事风格的生动写照。上任仅八天,她便迈出了马英九八年任期都未曾敢踏的一步——到访马场町纪念公园。这片曾是白色恐怖时期核心刑场的土地,历来是国民党避之不及的敏感地带,而郑丽文的到访,不仅打破了国民党长期回避敏感历史的惯性,更在台湾政坛掀起了关于历史责任与政治身份的深刻讨论。
![]()
回望过往,国民党历任主席在历史问题上多采取“选择性回应”的保守策略。马英九八年任期内,每年都会参与“二二八”纪念活动,却对马场町始终讳莫如深;朱立伦、吴敦义等人亦循此道,对白色恐怖相关历史避而不谈。背后逻辑不难理解:纪念“二二八”契合台湾主流社会叙事,是风险最低的政治选择;而触碰马场町,便意味着要直面国民党在白色恐怖时期的历史责任,这其中牵扯的政治敏感与复杂情绪,足以让任何一位党主席望而却步。长期以来,国民党选择与这段沉重历史切割,能不提便不提,却也因此背负了“回避历史”“缺乏担当”的骂名,在政治博弈中逐渐丧失话语主动权。
![]()
郑丽文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僵局。她不仅到访马场町,更参与历史传承会议,将纪念活动与现实政治责任紧密衔接。相较于前任们的“选择性纪念”,她的路线是主动出击——不再被动回避历史伤痕,而是以直面的姿态寻求和解与共识。这种转变,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她重塑国民党形象、明确政治路线的精心布局。
更具突破性的是,郑丽文在“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追思慰灵大会”的名单中,纳入了吴石、朱枫、聂曦等人。在台湾官方叙事中,吴石被认定为“叛徒”“通敌者”,但在大陆,他是为民族统一事业牺牲的烈士,其事迹被改编为电视剧广为传播。将吴石与其他受难者一同追思,直接触碰了蓝绿阵营长期固化的“敌我认知”,瞬间引发轩然大波。
绿营对此猛烈抨击,指责她“敌我不分”“洗白共谍”;蓝营内部亦争议四起,蒋万安、蔡正元等人批评她行事冒进,恐将国民党沦为“投降党”。然而,这些反对声浪恰恰印证了郑丽文策略的精准——她正是要通过这种“破局”之举,揭露台湾社会长期存在的身份认同矛盾,迫使公众跳出“忠奸二元论”的狭隘框架,重新审视那段复杂的历史。网络上,支持的声音同样高涨,不少人称赞她敢于直面历史真相,展现出“战斗蓝”特有的政治魄力与冒险精神。
![]()
熟悉郑丽文的人都知道,她的“敢言敢碰硬”早有先例。从绿营转向蓝营后,她始终以鲜明的立场活跃于政坛,上任后更是明确表态支持“九二共识”,自称中国人,旗帜鲜明地推动历史和解与和平统一。此次马场町之行,正是她政治理念的一次大胆实践,也是对国民党长期以来“亲美保守”“被动应对”形象的一次彻底革新。
郑丽文的策略,深深植根于台湾的民意基础。调查显示,超过六成台湾民众对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表示不满,九成民众支持恢复两岸交流。她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民意趋势,借马场町之行抢占“和平与沟通”的话语高地,同时公开批评台湾的对美军购问题——累计190亿美元的军购金额、迟迟无法交付的战机、被转往乌克兰的导弹,每一项都戳中了台湾民众对民生被挤占、安全无保障的焦虑。通过这样的表态,她不仅向外界传递出国民党在两岸政策上的主动性,更试图让党成为“敢于直面历史、提出终局方案、打破政治僵局”的新力量。
![]()
此次行动,郑丽文意在一举三得:其一,切断国民党与长期回避历史策略的联系,以“担当”重塑政党形象;其二,揭示党内潜藏的身份认同矛盾,推动党内思想的重新凝聚;其三,为未来的政治路线奠定基础,在两岸事务中争取更多话语主动权。这无疑是一场高风险的政治博弈——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党内分裂、失去民意支持,但她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迈出了这关键一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郑丽文的马场町之行,本质上是一次对历史的“拨乱反正”。她明白,回避历史永远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唯有直面过往的伤痕,才能抚平伤痛、凝聚共识;唯有打破“敌我对立”的陈旧叙事,才能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正如她所言,历史不应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而应成为促进和解、指引未来的灯塔。
当然,郑丽文的这一系列举措,能否真正改变台湾社会对国民党的认知,能否成功拉动民意支持,仍需时间的检验。但不可否认的是,上任仅八天便敢于采取如此高风险的政治行动,足以彰显她的政治风格与胆识,也预示着台湾政坛将迎来新一轮的格局变动。国民党能否借此机会实现形象转型,摆脱长期以来的被动困境;两岸关系能否在这样的“破冰”之举中获得新的转机,都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郑丽文的马场町之行,是一次历史的突围,更是一次政治的担当。它告诉我们,面对历史的伤痕,唯有直面与和解才是正道;面对两岸的未来,唯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动和平统一才是民心所向。期待郑丽文能坚守初心,以此次行动为起点,带领国民党走出历史的阴影,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注入更多积极力量,让“统一一念起,刹那天地宽”的愿景早日成为现实。
读者朋友们,对此,你有着怎样独特的观点与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分享你的真知灼见!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