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小林,局长让你马上去一趟办公室。”
接到秘书小赵电话的时候,我刚把调岗申请递到人事科。
李主任接过那张薄薄的纸,脸色变了三变:“林峥,你疯了?往城建档案馆调?那地方年轻人去了就是养老啊!”
我没解释,转身就走。走廊里,规划科的同事们探头探脑地看着我,窃窃私语的声音钻进耳朵。
有人说我输不起,有人说我跟新科长张耀闹翻了,还有人说我是想闹事给领导看。
我都不在乎了。
从人事科到局长办公室,五十米的距离,我走了整整五分钟。
每一步都重得像踩在棉花上,又像踩在刀尖上。推开那扇厚重的木门之前,我深吸了一口气。
周局长会说什么?是劝我收回申请,还是批评我意气用事?
更重要的是,那个让我落选的真正原因,会在这间办公室里揭开吗?
![]()
01
一切都要从三个月前说起。
那天是周五下午,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百叶窗洒进来,在电脑屏幕上投下一道道光影。我正在整理城南新区三期项目的验收材料,这个项目从规划到落地,整整三年,每一个数据都是我一个个核实出来的。
“林峥,还在加班呢?”张耀端着保温杯走过来,笑眯眯地说,“今晚老王请客,庆祝他女儿考上重点高中,你去不去?”
“不去了,这个材料周一要交。”我头也没抬。
张耀在我工位旁边站了一会儿,叹了口气:“你啊,就是太拼了。工作做不完的,该放松还是要放松。”
“你先走吧,我弄完就下班。”
听到他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我松了口气。说实话,我不太喜欢那些应酬。吃吃喝喝说些没营养的话,还不如多看两份文件来得实在。
妻子苏婉打来电话:“什么时候回来?我炖了汤。”
“马上,最多半小时。”
“对了,下周末咱们去看房吧,西湖路那个楼盘开盘,我让中介留了两套。”苏婉的声音里带着兴奋,“科长竞聘结果快出来了吧?到时候工资涨了,咱们首付就够了。”
我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材料,心里涌起一股暖意:“放心,这次没问题。”
挂了电话,我继续整理材料。三年考核优秀,主持过五个重点项目,拿过省级规划奖,这些硬指标摆在那里,科长的位置不是板上钉钉吗?
办公室里只剩下键盘的敲击声,和我自己的呼吸声。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路灯一盏盏亮起。我保存好文件,关上电脑,临走时看了一眼隔壁张耀的工位——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连一张纸都没有。
他总是准时下班,从不加班。可局里的人都说他会来事,人缘好。
我摇摇头,拎起包走出了办公室。
竞聘结果公示是在周三上午十点。
我那天穿了最正式的白衬衫,提前半小时到了单位。经过公告栏的时候,已经围了不少人。我挤进去,目光落在那张红头文件上。
“根据组织考察结果,经局党组研究决定,现将拟任人选公示如下——”
“拟任市规划局规划科科长:张耀,男,32岁......”
后面的字我一个也看不进去了。
耳边嗡嗡作响,周围的议论声变得遥远而模糊。有人在说“张耀这次真是厉害啊”,有人在说“没想到是他”,还有人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向我。
我站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
“小林。”人事科的李主任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我身边,拍了拍我的肩膀,“你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就是...这次局里综合考虑,觉得...总之,你还年轻,以后机会多的是。”
我机械地点点头,挤出一个笑容:“我明白,谢谢李主任。”
回到办公室,同事们的目光都很复杂。老王欲言又止,小陈低着头假装整理文件,只有张耀主动走过来,表情有些尴尬:“林峥,那个...我也没想到...咱们以后还是好兄弟,工作上还要你多帮忙。”
“恭喜张科长。”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异常平静,“应该的。”
张耀拍拍我的肩膀,转身去和其他同事寒暄了。办公室里很快热闹起来,大家纷纷过去祝贺新任科长。我坐在工位上,电脑屏幕还停留在昨天整理到一半的材料上。
那是城南新区的验收报告,三年的心血,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手机震动,是苏婉发来的消息:“怎么样?公示了吗?”
我盯着那行字,手指在屏幕上悬了很久,最后只回了两个字:“没过。”
电话立刻打了过来。我走到走廊尽头的窗户边接起来,外面是阴沉沉的天空,看起来要下雨。
“怎么可能?”苏婉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不是说十拿九稳吗?你们领导怎么想的?张耀他凭什么?”
“我也不知道。”
“那房子怎么办?中介说那两套房源最多能留到这周末,错过了就没了。我都跟我妈说好了,让她拿十万出来凑首付......”
我闭上眼睛:“婉婉,对不起。”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最后只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算了,不说了,我还要上课。”
02
挂了电话,我靠在窗边,点了支烟。烟雾在空气中慢慢散开,就像我此刻混乱的思绪。八年了,从研究生毕业进入规划局,我一直埋头苦干,加班加点,项目一个接一个,奖项一个接一个,考核年年优秀。
可现在,一个工作才五年的张耀,凭什么坐上了科长的位置?
下午开科室会,张耀坐上了主位。他的开场白很得体:“感谢组织的信任,也感谢各位同事的支持。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以后还要向大家学习,特别是向林峥这样的业务骨干学习。”
掌声响起,稀稀拉拉的。
“接下来说说工作安排。”张耀翻开笔记本,“滨江路三期项目现在进入收尾阶段,这块交给老王负责。城南新区的后续维护,小陈来跟进。东区规划的前期调研,小李去做。”
我听着这些熟悉的项目名称被分配出去,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特别是城南新区,那可是我从零开始做起来的,现在要交给刚来一年的小陈?
“至于林峥。”张耀看向我,笑容意味深长,“你业务能力强,我想让你负责日常的技术审核工作,帮我把把关。另外,档案整理这块也要抓紧,材料室那边反映咱们科的档案有些乱,你找时间梳理一下。”
技术审核?档案整理?
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工作,任何一个科员都能做。我原本负责的那些重点项目,全被他分给了别人。
“有问题吗?”张耀问。
我摇摇头:“没问题。”
“那就这样,散会。”
回到工位,老王偷偷过来:“小林,憋屈就说出来,别憋着。”
“没什么可憋屈的。”我打开电脑,“张科长安排的工作,我做就是了。”
老王叹了口气,拍拍我的肩膀走了。
![]()
那天晚上,我很晚才回家。苏婉已经睡了,卧室的灯关着。我轻手轻脚地洗漱完,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
凭什么?这个问题在脑海里转了一遍又一遍。
我的学历比张耀高,工作年限比他长,业绩比他好,获奖比他多。除了不会溜须拍马,不会陪领导喝酒吃饭,我哪里不如他?
窗外传来汽车驶过的声音,夜很深了,我还是睡不着。
第二天上班,张耀把我叫进了他的办公室。
“林峥,坐。”他给我倒了杯水,“昨天的会,你心里肯定不好受。但你也要理解,我刚上任,工作要有个新的安排。”
我接过水杯:“我理解。”
“其实我跟你说实话,我也没想到会是我。”张耀靠在椅背上,“不过既然组织信任我,我就得把这个担子挑起来。你是老同事,业务能力又强,以后还要多帮我。”
“应该的。”
“对了,下周市里要来检查咱们今年的重点项目进展,我需要准备一份汇报材料。”张耀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文件,“你把这几年咱们科的主要成果梳理一下,做个漂亮的PPT,我要在全局大会上讲。”
我看着那叠文件,上面是这几年规划科的项目清单。城南新区改造、滨江路升级、老城保护规划、应急预案编制......这些项目,大半都是我主持或主要参与的。
“林峥?”张耀看我没接,挑了挑眉,“有问题吗?”
“没有。”我接过文件,“什么时候要?”
“周五之前吧,辛苦了。”
走出办公室,我握着那叠文件,手背上青筋暴起。办公室里,小陈正兴高采烈地打电话:“妈,我升组长了,下个月工资能涨五百......”
老王凑过来,压低声音:“小林,你就这么忍了?”
“不然呢?”我苦笑,“他是科长,我是下属,他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可这些项目都是你做的,现在让你整理材料给他去汇报,这不是......”
“别说了。”我打断他,坐回工位,“工作而已。”
03
那几天,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理材料。每调出一个项目文件,回忆就像潮水一样涌上来。
城南新区,三年前的那个冬天,我在工地上冻得手脚发麻,逐个测量地块数据。张耀那时候还在负责内勤工作,每天准时下班回家。
滨江路改造,我连续一个月加班到深夜,最后一版方案改了十七次,终于通过了专家评审。而张耀作为项目组成员,开会的时候来,签字的时候到,其他时候见不到人。
老城保护规划,我跑遍了每一条老街,访谈了上百位居民,拍了几千张照片,最后拿到了省级优秀奖。颁奖典礼上,是我代表科室去领的奖,台下张耀鼓掌鼓得最响。
现在,这些都要变成他汇报的“成果”。
周五下午,我把做好的PPT发给了张耀。他看完,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这个水平可以。你看,咱们这几年成绩还是很突出的嘛。”
“咱们”。
我听到这个词,心里一阵发凉。
当天晚上,我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开车去了城南新区。那是个周五的傍晚,商业街上人来人往,孩子们在广场上奔跑嬉闹,年轻的情侣手牵手逛着店铺。
我站在规划展示牌前,上面印着项目的整体设计图,右下角标注着:项目负责人——林峥。
“老公你看,这片区域规划得真好。”一对年轻夫妇从我身边走过,女的挽着男的胳膊,“当初咱们选这里买房真是选对了,现在这里学校、医院、商场全都有。”
“是啊,听说这个规划还得过奖呢。”男的说,“这些搞规划的人真不容易,为了这些细节肯定花了很多心思。”
我看着他们的背影,突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
是的,很多心思。无数个通宵达旦,为了一个参数反复论证,为了一块绿地的位置争论到嗓子哑了,为了保留一棵老树修改整个区域的布局。
可这些又有谁知道呢?
手机震动,是张耀的微信语音:“林峥,周一的汇报你也一起来吧,万一领导问到技术细节,你可以补充。另外,明天科里聚餐,你来不来?大家都去。”
我没有回复,把手机放回兜里。
天色渐暗,华灯初上,城南新区在夜色中熠熠生辉。我在这里站了很久,直到保安过来提醒说广场要关了,才转身离开。
回到家,苏婉正在客厅看电视。看到我进门,她关了电视:“今天怎么这么晚?”
“去了趟城南。”我换了拖鞋。
“去那里干什么?”
“看看。”
苏婉看着我,欲言又止。最后只是说:“饭在锅里,你自己热一下吧。”
我坐在餐桌前,看着那碗孤零零的饭,突然没了胃口。苏婉从卧室出来,手里拿着手机:“老林啊,我妈刚才打电话来,问咱们房子的事......”
“没戏了。”我打断她,“晋升没过,首付不够。”
“那就再等等呗。”苏婉叹了口气,“可我妈她......”
“我知道。”我揉了揉太阳穴,“再说吧。”
接下来的日子,像是按下了快进键。
周一的全局大会上,张耀拿着我做的PPT,在台上讲得慷慨激昂。台下的领导们频频点头,周局长还特意表扬了规划科这几年的工作成绩。
我坐在台下,听着张耀说“我们团队如何如何”“我们克服了多少困难”“我们取得了什么成果”,每一个“我们”都像针一样扎在心上。
会后,周局长专门把张耀叫去谈话,走的时候拍着他的肩膀,笑容满面。
办公室里,同事们纷纷恭维张耀。小陈说:“张科长汇报得真好,把咱们科这几年的亮点都讲出来了。”老王也说:“年轻有为啊,以后咱们科肯定更上一层楼。”
只有我,坐在工位上,一言不发。
张耀经过我身边时,停下来说:“林峥,刚才周局长问了几个技术问题,幸亏你在,解答得很到位。”
“份内的事。”
“对了,下周有个项目需要你......”
“张科长。”我打断他,抬起头看着他,“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
“你觉得,自己比我强在哪里?”
04
办公室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了过来。
张耀的脸色变了变,勉强笑道:“林峥,你这话什么意思?咱们各有各的优势......”
“我是真心想知道。”我站起来,“学历,你不如我。年限,你不如我。业绩,你不如我。获奖,你也不如我。为什么坐在科长位置上的,是你而不是我?”
“林峥!”老王拉了拉我的衣角,“别这样。”
“我就是想问清楚。”我甩开他的手,看着张耀,“给我一个理由。”
张耀的脸涨得通红,半天才说:“林峥,你这是在挑衅我吗?我是科长,你这么跟我说话......”
“我没有挑衅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答案。”
“够了!”张耀一拍桌子,“林峥,你太过分了!竞聘结果是组织决定的,不是我能左右的。你有意见,去找人事科,去找局长,冲我发什么火?”
我看着他,突然觉得很累。
“对不起。”我说完,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走廊上,我点了支烟,手在微微发抖。刚才的冲动让我后悔,可说出口的话收不回来了。办公室里传来张耀压低的怒吼声,还有同事们的劝说声。
我知道,我和张耀之间,再也回不去了。
更重要的是,我突然意识到,在这个地方,我已经待不下去了。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海里全是白天的场景。苏婉被我吵醒了,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事,让她继续睡。
第二天上班,办公室的气氛异常尴尬。张耀看都不看我一眼,同事们也都小心翼翼地避开我。小陈给我端茶倒水,老王欲言又止,连平时最话多的小李都变得沉默。
我知道,昨天的事情传开了。整个局里都在说,林峥因为晋升失败闹情绪,当众顶撞新科长。
上午十点,人事科的李主任把我叫了过去。
“小林啊,我听说你昨天和张科长......”他的表情很严肃。
“是我不对。”我低着头,“我会向他道歉。”
“不是道歉的问题。”李主任叹了口气,“你这样下去不行啊。年轻人要学会调整心态,竞聘失利很正常,谁还没遇到过挫折?你这样意气用事,对你的前途没好处。”
“我知道。”
“知道就好。”李主任拍拍我的肩膀,“回去好好工作,别胡思乱想了。”
走出人事科,我在走廊里站了很久。下午我请了半天假,一个人开车出了城,漫无目的地在郊外转悠。
![]()
傍晚时分,我又去了城南新区。还是那块规划展示牌,还是那行字:项目负责人——林峥。
我盯着自己的名字看了很久。
那天晚上回到家,我做了一个决定。
打开电脑,找到组织人事处的网站,下载了调岗申请表。表格很简单,姓名、部门、拟调往单位、理由。我在“拟调往单位”那栏填了四个字:城建档案馆。
那是一个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清水单位,平时就负责保管各种工程档案,没项目,没奖金,没晋升空间。局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去,老同志倒是挺喜欢,因为清闲,可以安安稳稳等退休。
可我才三十五岁。
填完表格,我看着屏幕发呆。真的要这样吗?离开规划科,离开自己奋斗了八年的地方,去一个养老的单位?
可不走,还能怎么办?每天看着张耀坐在科长的位置上,用我的成果去邀功请赏?每天做着最基础的工作,看着别人接手我的项目?每天在办公室里承受同事们同情或鄙夷的目光?
我受够了。
保存文件,打印出来,签上名字。那天晚上,我睡得出奇地好,像是放下了什么沉重的东西。
周一上午,我换上了最正式的衬衫,把调岗申请装进文件袋。上班路上,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要下雨。
05
到了单位,同事们都已经在了。张耀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看到我进来,眼神闪躲了一下。我没理他,直接去了人事科。
李主任正在泡茶,看到我进来,笑着说:“小林,又有什么事吗?”
我把文件袋递给他:“李主任,这是我的调岗申请,麻烦您了。”
李主任的手停在半空中,表情凝固了:“调岗?你要调到哪里?”
“城建档案馆。”
“什么?”李主任接过文件袋,抽出申请表,脸色越来越难看,“林峥,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档案馆?你才三十五岁,去那里干什么?”
“我想换个环境。”
“换环境?”李主任的声音提高了,“小林,你是因为晋升的事情赌气吧?我理解你的心情,可是......”
“不是赌气。”我打断他,“我是真的想换个岗位,麻烦您帮我办一下手续。”
李主任盯着我看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你先回去,我研究研究。”
走出人事科,我觉得浑身轻松。消息传得很快,上午十点,全局都知道了林峥要调走的事。
办公室里,同事们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
“林峥疯了吧?”有人小声说,“档案馆那地方,去了就是废了。”
“谁说不是呢,好好的规划科骨干,非要闹成这样。”
“听说是跟张科长闹翻了,待不下去了。”
我坐在工位上,打开电脑,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档案整理的活还没做完,我得把事情做完再走。
中午,张耀专门过来找我,脸上挂着关切的表情:“林峥,我听说你要调走?”
“是的。”
“你这是干什么?”张耀压低声音,“上次的事情是我不对,我不该冲你发火。咱们好好谈谈,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你别闹情绪。”
“张科长,我没闹情绪。”我抬起头看着他,“我只是觉得自己不适合规划工作了,想换个地方。”
“不适合?”张耀的表情有些尴尬,“林峥,你是咱们科最强的业务骨干,怎么会不适合?你这话......”
“我只是不适合在规划科待了。”我打断他,“不适合在您手下工作。”
张耀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林峥,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我低下头继续工作,“麻烦张科长不要打扰我干活。”
张耀在我身边站了一会儿,最后狠狠地说了句“你自己好自为之”,转身走了。
下午三点,办公室的座机响了。
“林峥,局长让你马上去一趟办公室。”秘书小赵的声音。
我站起来,周围同事的目光齐刷刷地投过来。有同情的,有看热闹的,还有幸灾乐祸的。
从办公室到局长室,五十米的距离,每一步都重得像踩在棉花上。
推开门前,我深吸了一口气。
这将是一场什么样的谈话?
局长会挽留还是批评?
那个让我落选的真正原因,会在这间办公室里揭晓吗?
办公室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周局长背对着门,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的市政广场。那是五年前我参与规划的项目,现在已经成了市民最喜欢的休闲场所。
“坐。”周局长转过身,给我倒了一杯茶。
我坐下,脊背挺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办公室很安静,只能听到墙上挂钟的滴答声。
“城建档案馆,你真想好了?”周局长开口了,声音平静。
“想好了。”
“为什么?”
06
我握着茶杯,杯壁的温度烫手:“局长,我觉得自己可能不适合在规划科继续待下去了。”
“不适合?”周局长笑了,在我对面坐下,“城南新区规划,你主持的。滨江路改造方案,你拿出来的。去年的应急预案,你一个人通宵做的。连续三年考核优秀。这些我都知道。你告诉我,哪里不适合?”
我抬起头,看着周局长的眼睛:“那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