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军多线推进 乌军一昼夜损失 1225 人 多地居民点被解放

0
分享至

#11月·每日幸运签#

11 月 10 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俄国防部战报消息,乌克兰军队在过去一昼夜的特别军事行动中损失约 1225 名军人,同时伴随大量装备损毁和设施被摧毁。

俄军六大军队集团在不同战线同步发力,“中部” 集团解放顿涅茨克一个居民点,造成乌军 510 人伤亡;“东部” 集团向防御纵深推进,解放扎波罗热州两个居民点,乌军 235 人伤亡;“西部”“南部”“北部”“第聂伯” 集团也在各自责任区对乌军形成打击,分别造成超 210 人、70 人、130 人、70 人伤亡。此外,俄军还击落 124 架乌克兰无人机,拦截 6 枚美制 “海马斯” 火箭炮炮弹,打击了 136 个地区的乌军部队和外国雇佣军临时驻扎点。



这一伤亡数据的背后,是俄乌冲突进入僵持阶段后的多线密集攻防。近期,俄军在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苏梅州等多个方向发起集中攻势,尤其是在库尔斯克和库拉霍沃战线,俄军集结优势兵力展开猛攻,乌军被迫调整部署,部分区域出现战线收缩。

此前数月,乌军单日伤亡长期维持在 2000 人以上高位,如今虽降至 1225 人,但这一数字仍反映出前线战斗的惨烈程度。随着冬季来临,战场环境愈发恶劣,双方围绕关键居民点和交通线的争夺更加激烈,俄军借助兵力和火力优势持续推进,乌军则在多个战线面临防御压力。乌克兰国防部此前也发布过战报,持续更新俄军伤亡情况,双方战报均聚焦各自作战成果,形成鲜明对峙态势。

乌军出现如此规模的单日伤亡,核心原因在于战场态势的被动与自身实力的差距。俄军在兵力部署上占据优势,仅库尔斯克方向就集结 6 万兵力发起反攻,在多个战线形成兵力压制,乌军难以在局部形成有效抵抗。

火力方面,俄军弹药供应充足,频繁动用战役战术航空兵、攻击无人机和导弹部队实施打击,精准摧毁乌军弹药库、电子战站等关键设施,切断前线补给和作战协同,让乌军陷入被动挨打局面。

从乌军自身来看,长期作战导致兵员补充不足,部分部队出现作战意志消极的情况,在库拉霍沃等方向甚至出现不抵抗撤退或主动投降的现象,难以组织起有效防御。此外,乌军依赖的西方援助武器虽有到位,但在俄军密集打击下,装备损毁速度快于补充速度,像美制 “帕拉丁” 自行榴弹炮、M777 榴弹炮等先进装备也在此次战报中被提及损毁。

有人关注伤亡数字背后的人道主义代价,“一天就有上千人伤亡,每一个数字都是一个家庭的破碎”;有人分析战场态势,“俄军多线推进还解放了居民点,乌军现在防御压力确实大”;也有人对双方战报保持理性看待,“各自发布的战报都会侧重自身优势,真实伤亡情况可能需要客观第三方验证”;还有人感慨冲突的持久,“打了这么久,双方都在付出巨大代价,真希望能尽快停火”。

乌军单日 1225 人的伤亡,结合近期战线变化,反映出俄乌冲突的天平正逐渐向俄军倾斜。俄军采取 “多线施压 + 精准打击” 的战术,既通过兵力优势推进战线,又摧毁乌军补给和支援体系,让乌军陷入 “防不胜防” 的困境。

此前乌军能维持战线甚至偶尔反攻,核心依靠坚定的作战意志和持续的西方援助,但如今兵员短缺、作战意志下滑,再加上西方援助的持续性存疑,防御能力明显下降。不过,冬季严寒可能会迟滞俄军进攻节奏,乌军或能借此机会调整部署、构建新的防御阵地。但从长远来看,若乌军无法扭转兵力和火力的劣势,战线承压的局面难以根本改变,冲突持续消耗的态势还将延续。

这场单日超千人的伤亡,再次凸显了战争的残酷本质。每一个伤亡数字背后,都是鲜活的生命和破碎的家庭。俄乌冲突的持续,让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人员和物资代价,而战线的进退得失,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民众。在冬季来临、战局愈发复杂的背景下,通过对话谈判结束冲突,才是避免更多伤亡、恢复和平的唯一出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科技生活快讯 incentive-icons
科技生活快讯
关注科技,热爱生活
26196文章数 780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