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椒4号”喜获丰收,建行工作人员助农销售。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高原的清晨,养殖户忙着给牦牛添料,农户在辣椒田垄间除草,一幅充满生机的乡村图景徐徐展开。这幅图景的背后,藏着金融赋能的强劲力量。
中国建设银行青海省分行将现代金融服务深度嵌入高原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以信贷精准赋能,扎根一线的帮扶、长远布局的生态,书写着有温度、有故事的乡村振兴“裕农”新篇章。
信贷精准赋能
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动能
清晨的西宁市湟中区河滩村,养殖户马占山忙着给圈里的牦牛添料。看着满栏壮实的牦牛,他脸上满是笑意:“有了建行的‘裕农贷款’,后期的饲料费、人工钱都不用愁了,养殖规模才能一步步扩大。”
“裕农贷款”是建行青海省分行为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推出的一款信贷产品。2022年,建行青海省分行湟中支行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启海走访河滩村时发现,村里的牦牛养殖规模已达数万头,发展前景广阔,却因缺乏抵押物、贷款流程慢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升级。“农户怕麻烦,不愿意跑远路,我们就把服务送上门,助力农户产业发展。”李启海说。
针对这一情况,湟中支行迅速上门向农户推广“裕农贷款”(信用版)等纯信用贷款产品。无需抵押、利率优惠、放款高效的特点,让“裕农贷款”产品很快获得农户认可。目前,“裕农贷款”产品已惠及河滩村180多户养殖户,累计授信额度超4000万元,为牦牛养殖产业注入了关键的“资金活水”。
定点帮扶深耕
夯实乡村民生与发展根基
翻开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牙什尕镇黄河沿村驻村第一书记俞诚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黄河沿村每家每户的种养数据和收成情况。这本工作日志是建行青海省分行精准帮扶的“民情台账”。
作为分行派驻黄河沿村的帮扶干部,俞诚已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半,见证着村子从产业到民生的点滴变化。“去年,我们用11.5万元建行帮扶项目资金购买了99只仔猪和2000公斤专用饲料,挨家挨户发放到全村48户农户手中,帮大家发展家庭养殖产业。”俞诚说。如今,不少农户的猪圈里存栏满、长势好,家庭收入有了明显提升。除了养殖帮扶,驻村工作队还结合当地土壤条件,动员村民栽培“航椒4号”,该品种亩产达1250公斤,成为农户增收的又一新路子。
帮扶不只是产业与民生,更要让金融服务与知识扎根乡村。建行青海省分行将业务发展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有机结合,通过业务培训、跟岗帮扶、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把资源配置和先进经验精准传导至基层一线,强化金融服务向乡村下沉的能力。
紧盯长远发展
织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网络
近些年,着眼于乡村振兴的长远发展,建行青海省分行从基础设施、产业主体、特色领域多维度发力,持续织密金融服务网络。
围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5年行动,建行青海省分行加大重点项目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信贷资金较年初新增5.1亿元,为乡村道路、饮水、住房等基础条件改善提供了资金支撑。在产业主体培育上,分行重点聚焦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的融资需求,解决融资难题。
针对青海特色农牧产业,建行青海省分行创新推出“裕农快贷-特色产业贷”产品,涵盖“牦牛贷”“藏羊贷”“枸杞贷”“藜麦贷”等子产品。通过信息建档方式为农户精准画像,满足乡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各式涉农场景下的农户融资需求。截至10月末,“裕农快贷-特色产业贷”已累计投放13亿元。
未来,建行青海省分行将继续依托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和多元涉农信贷产品,全方位满足农户在融资、惠民便民、知识信息、共享合作等方面的多维需求,构建起覆盖广泛的乡村金融服务生态网络,编织一张乡村振兴的“金融助力网”,以金融服务支持青海县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西海都市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