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医生发现:能活到95岁的长寿者,大多在50岁,就不碰这2事了

0
分享至



晚上10点,医院急诊室的灯依旧亮得刺眼。吕医生刚结束一场中风抢救,面对面前的患者,眉头紧锁。病人年仅52岁,却因一次暴饮暴食加熬夜突发脑梗。吕医生叹了口气:“有些病,不是今天得的,是十年前就埋下的。”

在他三十多年的从医经历中,吕医生发现一个惊人的规律:能活到95岁的长寿者,大多在50岁,就主动远离了两件事——“情绪失控”和“过度透支身体”。这些人似乎早早明白了一个真相:生命不是靠药养,而是靠“自律地活”。



根据《柳叶刀》2024年发布的全球健康老龄化研究报告,人类寿命的决定因素中,生活方式的影响高达60%。遗传因素只占25%。换句话说,活得久,主要是自己“养”出来的。

那些百岁老人常说的“秘诀”,往往与医院里的“危重病人”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规律如钟,后者常年在透支。吕医生常说:“到了五十,人就像一座桥,桥梁若在此时塌陷,后半生只剩维修。”

第一件长寿者摒弃的,是情绪失控。



情绪,是身体的隐形杀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长期处于高压、易怒状态的人,心血管病发病率比情绪稳定者高出约三倍。吕医生曾见过一位男性患者,每次工作受挫就暴躁易怒,几年后,不到55岁,突发心梗。

急躁让血压像坐过山车。情绪一上来,肾上腺素激增,血管急剧收缩,心脏超负荷运行,这几分钟的“怒气”,就可能成为致命导火索。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指出,连续10年保持情绪稳定的人群,其平均寿命比情绪波动大的人多活9.5年。



吕医生说,情绪稳定,其实是一种免疫力。每天能笑,就等于体内多释放了一剂天然“抗炎药”。《自然医学》期刊曾提到,情绪积极者体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较低,这意味着炎症状态更轻,慢病更少。

他观察的95岁老人中,70%以上都是“慢脾气”。哪怕遇到小事,也总说:“没事,过几天就好了。”这种“淡定”的情绪模式,反而是一种长期的心脏保护机制。



第二件他们在50岁后就不做的,是过度透支身体。

透支,包括熬夜、嗜糖、久坐、超负荷工作,看似是现代人的“常态”,却是慢病的温床。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全球健康数据指出,久坐是影响寿命的第五大风险因素,仅次于吸烟和高血压。

吕医生见过太多人“赢了业绩,输了命”。每年体检血脂超标、肝功能轻度损伤的人如潮涌般涌进门诊,然而当提醒“早睡、多走路”时,常被一句“忙”带过。结果几年后,脂肪肝变成肝硬化,糖耐量异常变成糖尿病,一步走偏,无法回头。



人体就像一台发动机,到了五十岁,润滑油已不如年轻时充足。再拼,也该懂得“刹车”。研究表明,睡眠时间低于6小时者,死亡风险比7小时睡眠者高34%。规律作息,让身体在夜里完成修复;晚睡晚起,却在透支每一个器官的活力。

吕医生还提到一种被忽略的透支——精神“内耗”。他曾接诊一位不起眼的女教师,因失眠、焦虑到医院求助。她每晚反复想学生成绩、同事评价。体检后发现,心率失常、胃炎、血糖波动,一应俱全。那场焦虑,让她全身机能提前老化。



科学表明,长期压力会让免疫系统瘫痪。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研究显示,慢性压力者的免疫细胞端粒长度缩短近10%,这意味着细胞寿命被提前“削短”。换句话说,焦虑几年,身体器官已经“老”了几年。

那些95岁的老人,大多在50岁时,学会了“慢下来”。吃得简、睡得稳、走得多、笑得多。他们不谈“抗衰”,只谈“顺其自然”。但在顺里,有深刻的自律。早睡早起、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他们不是偶尔努力,而是把健康当作一种日常秩序



吕医生总结说:“健康不是偶然的善待,而是长年的克制。”他接触过的百岁老人,几乎都有固定生活节奏——每天同一时间吃饭、散步、午休,就连情绪波动也少得惊人。这种稳定的生物钟,是身体最喜欢的节奏。

科学证明,规律作息能维持昼夜节律激素平衡,这关系到血糖、血压乃至肿瘤发生风险。哈佛医学院实验显示,打乱昼夜节律的老鼠,三个月内肝脏细胞癌变率提高40%。吕医生笑言:“人不是死于病,而是死于慢慢的不规律。”那些看似“小坏习惯”,一旦累积,身体账单终会来收。



在公共健康领域,新兴研究提出“健康年龄延迟曲线”概念,即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可让身体机能比实际年龄“年轻15年”。《中国青年健康调查》2024数据显示,每天步行6000步、保证7小时睡眠、稳定情绪三者并行者,代谢性疾病风险下降42%。这不是神话,而是统计学的奇迹。

吕医生总结:五十岁,是生命的“重启键”。能在人生下半场稳住节奏的人,往往走得更远。他说:“我看过太多穿着病号服的人后悔,但几乎没见过规律生活的人后悔。”



长寿没有秘密,只有选择。那些活到九十五的人,只是比别人早明白:情绪要稳,身体要惜,时间要慢。五十岁不是衰老的起点,而是智慧健康的新开始。

吕医生的建议既朴实又深刻:保持乐观情绪,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少一点透支,多一点节奏,这就是最值得信赖的“长寿药方”。

他笑着补了一句:“最好的医生,永远是自己。”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24)[R].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2]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战略报告(2024)[R].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24. [3]《柳叶刀》编辑委员会.全球健康老龄化前瞻研究[J].柳叶刀,2024,403(11234):2158-2173.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官宣!郑钦文因伤退出全运会+赛季报销 3天前曾任湖北代表团旗手

官宣!郑钦文因伤退出全运会+赛季报销 3天前曾任湖北代表团旗手

风过乡
2025-11-12 12:47:30
成都市中心悄悄“搬家”?3个新中心正在强势崛起!

成都市中心悄悄“搬家”?3个新中心正在强势崛起!

辉哥说动漫
2025-11-11 10:26:25
拉夫罗夫“失宠于普京并下落不明”?俄方回应,全是假的!

拉夫罗夫“失宠于普京并下落不明”?俄方回应,全是假的!

特特农村生活
2025-11-12 11:05:37
幸福太突然!英男子家中处理陈年盘子,结果竟是价值100万的中国明朝瓷器!

幸福太突然!英男子家中处理陈年盘子,结果竟是价值100万的中国明朝瓷器!

最英国
2025-11-06 20:31:30
冠中冠战报:赵心童绝杀,4强诞生,半决赛对阵出炉

冠中冠战报:赵心童绝杀,4强诞生,半决赛对阵出炉

萧壛记录风土人情
2025-11-12 06:17:22
张雪峰演唱会风波升级,知情人曝其已离婚5年,本人回应!

张雪峰演唱会风波升级,知情人曝其已离婚5年,本人回应!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11-11 22:45:00
随着赵心童6-5绝杀世界第二,诞生3大不可思议及2大无可争议事实

随着赵心童6-5绝杀世界第二,诞生3大不可思议及2大无可争议事实

越岭寻踪
2025-11-12 07:14:39
2006年,王光美逝世,临终前向女儿交代:我还有一件事情放心不下

2006年,王光美逝世,临终前向女儿交代:我还有一件事情放心不下

大运河时空
2025-11-11 12:00:03
98年,东北一老板买下5千吨钢材后价格暴涨,他反手一个惊人操作

98年,东北一老板买下5千吨钢材后价格暴涨,他反手一个惊人操作

青青会讲故事
2025-11-07 16:36:01
王阳明悟道:人这一生,所谓的开悟,不过是想通了3件事

王阳明悟道:人这一生,所谓的开悟,不过是想通了3件事

金沛的国学笔记
2025-11-04 15:30:00
悲催!姐姐清华硕士,工作一年去世,荣誉证书、学士服被爸藏起来

悲催!姐姐清华硕士,工作一年去世,荣誉证书、学士服被爸藏起来

火山诗话
2025-11-12 06:45:05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老百姓都没收入了,还在刺激消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老百姓都没收入了,还在刺激消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张晓磊
2025-11-07 11:34:05
偷换心脏、贪污3亿、抛妻弃子,李连杰风波不断,哪个才是真的?

偷换心脏、贪污3亿、抛妻弃子,李连杰风波不断,哪个才是真的?

林轻吟
2025-11-12 09:12:37
黄晓明一家四口参加生日宴,一大家子颜值都高!小海绵总缠着奶奶

黄晓明一家四口参加生日宴,一大家子颜值都高!小海绵总缠着奶奶

柠檬有娱乐
2025-11-12 10:07:35
男子暴打93岁母亲,官方通报原因,女儿曝更多内情,母亲经常被打

男子暴打93岁母亲,官方通报原因,女儿曝更多内情,母亲经常被打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1 21:04:51
阿莫林痛批爱将:我都不认识你了

阿莫林痛批爱将:我都不认识你了

体坛周报
2025-11-11 17:46:15
有钱!外媒:北京国安高薪报价东欧名帅,预计中超结束后签约

有钱!外媒:北京国安高薪报价东欧名帅,预计中超结束后签约

国足风云
2025-11-12 11:23:38
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上海月薪8500房租3200,撤离上海的年轻人们,放弃万元月薪选择及时止损

年轻人正在逃离上海!上海月薪8500房租3200,撤离上海的年轻人们,放弃万元月薪选择及时止损

流年拾光
2025-10-23 20:33:16
王毅最新照令人心疼:人明显老了,谁能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外长?

王毅最新照令人心疼:人明显老了,谁能接替他成为下一任外长?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11 15:24:28
医保报销竟限额,那么医保存在的意义在哪

医保报销竟限额,那么医保存在的意义在哪

胡言炫语
2025-11-11 10:56:50
2025-11-12 13:27:00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热爱港剧
2073文章数 67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国台办发言人读赖氏家庙祖训:怕他没听清 我再念一遍

头条要闻

国台办发言人读赖氏家庙祖训:怕他没听清 我再念一遍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