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3分钟出餐,98%还原味道:锅圈要把厨师彻底赶出后厨?

0
分享至

成都锦江区一间尚未挂牌的门店里,几台银灰色机器正自动翻炒小炒肉。油温精准锁定在330℃,翻锅节奏由算法设定,三分钟后,一盘热气腾腾、色泽油亮的川味小炒出锅。然而操作者并非厨师,而是一位刚入职三天的店员。

这一幕,正是锅圈食品即将在2026年1月6日于郑州开出的“锅圈小炒”首店的预演。这家以火锅烧烤食材起家的上市公司,正试图用“炒菜机器人+标准化供应链”的组合拳,撬动中国家庭餐桌的万亿市场。

这虽然不是锅圈的第一次跨界,却是最危险的一次跃迁——从“卖食材”到“卖一顿饭”,从零售终端深入餐饮腹地,从后台走向前台。

只不过这场跃迁的核心,不是锅气,而是算法。

社区央厨:一个注重高效的餐饮模型

锅圈小炒的运营逻辑,本质上是对传统社区餐饮的一次效率重写。其模式高度依赖“预售+自提”:消费者通过锅圈App提前下单,到店即取热菜。门店不设堂食,仅保留3–6台炒菜机器人和1–2名操作员,面积控制在30–50平方米。这种“微型中央厨房”形态,将后厨从经验驱动的黑箱,转变为可复制、可监控的工业单元。

支撑这一模式的是锅圈已有的供应链基础设施:7家自有工厂、19座数字化中央仓、覆盖全国的冷链网络。食材以净菜包、复合调味包形式直达门店,由机器人自动投料、控温、翻炒。据内部测算,单台设备最快1分钟出餐,两台设备10分钟可完成四道菜;一名操作员可同时管理3–6台机器,人力成本较传统厨房下降超60%。



更重要的是库存逻辑的改变。传统餐饮依赖经验预估备货,损耗率高达15%–20%;而锅圈小炒采用“订单驱动生产”模式,食材周转以小时计,动态库存管理将损耗压至5%以下。这种“预售制+标准化生产”的闭环,有望让单店坪效提升3倍以上。

事实上,这一模式并非锅圈首创。风味棱镜之前报道的京东旗下“七鲜小厨”已运营四个月,日均出餐峰值近4000份,验证了“炒菜机器人+外卖自提”在高密度社区与写字楼场景的可行性。但锅圈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拥有超过1万家社区门店的流量入口——这些原本只卖火锅底料和牛羊肉卷的网点,未来可能直接叠加“小炒”功能,实现“食材+热餐”一体化服务,挖掘单客的全生命周期价值。

万亿空白:家庭餐桌的“做饭困境”

锅圈小炒的市场机会,源于当代中国家庭的“做饭困境”。

城市双职工家庭普遍面临“买菜、洗切、烹饪、洗碗”全流程的时间成本压力;传统外卖则因口感打折、食品安全疑虑和价格偏高而饱受诟病;堂食虽有锅气,却难以为继日常的高频消费。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超68%的都市消费者希望“在家门口吃到现炒热菜”,但现有供给无法兼顾“新鲜、便宜、快捷、安全”的四大要素。

锅圈小炒瞄准的正是这一结构性缺口。其菜品定价集中在20–40元区间,约为传统餐厅的三分之一;主打小炒肉、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高认知、高复购、高点单率”的国民菜;未来还将拓展早餐、加餐、节日家宴等场景,结合预制菜形成“现炒+预制”全时段解决方案。



更关键的是,锅圈试图用技术解决中餐标准化这一百年难题。通过拆解200位川菜大师的烹饪视频,联合“熊喵大师”研发的炒菜机器人可生成AI温度曲线,实现98%的口味还原度。设备采用PID控温与温度悬停算法,温差波动小于5℃,并能根据海拔自动调整炖煮时间,确保“千店一味”。

这种“数据化烹饪”逻辑,让中餐首次具备了可规模化复制的工业基础。锅圈负责人直言:“我们不是要替代厨师,而是用科技复制锅气。当每家门店都能三分钟炒出一道家常菜,中餐到家才真正成为可能。”

优势与挑战:标准化背后的脆弱性

锅圈小炒的核心优势显而易见:供应链协同、成本控制、出品稳定、食品安全可溯。依托锅圈现有体系,食材成本较传统餐厅低30%,且全程冷链、净菜预处理、24小时后厨直播等举措,直击消费者对“预制菜恐慌”下的信任痛点。

但优势背后,隐藏着尚未验证的商业模式风险。

首先是设备投入与盈利模型的脆弱性。一台智能炒菜机售价十几万元起,加上维护、耗材、清洁等隐性成本,单店初始投资远高于普通快餐店。行业测算显示,日均订单需达300份以上才能盈亏平衡——这在人口密集的一线城市或可实现,但在低线城市或社区渗透率不足的区域,恐难持续。



其次是消费习惯的培育难题。“机器炒菜”目前仍处于“尝鲜有限复购”阶段。尽管18–35岁群体接受度超70%,但复购率尚未形成稳定曲线。更棘手的是,机器人无法应对个性化需求:油盐不可调、葱蒜不能加减、口味无法微调。曾有门店因盐结块,机器人仍精准“投放3克盐”,结果整锅菜咸不可食——这类“精准失误”,恰恰暴露了算法在真实厨房复杂环境中的脆弱性。

此外,同质化竞争已悄然加剧。七鲜小厨、霸碗、蓝边碗等品牌纷纷押注炒菜机器人,产品结构高度重叠,价格战一触即发。锅圈若无法在菜系广度、供应链深度或用户体验上建立差异化壁垒,其“万店计划”或将陷入内卷泥潭。

中餐厨师:被算法“抄后路”的职业命运

锅圈小炒的真正冲击,其实是后厨。

“去厨师化”运营模式意味着,传统中餐对厨师个人技艺的依赖正在被算法复制。小菜园半年报显示,引入炒菜机器人后,员工成本同比下降8.2%;老乡鸡已有388家门店采用智能设备;霸碗甚至将炒菜机器人租赁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年设备租金收入超两千万元。

这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在标准化、高周转、低成本的连锁餐饮场景中,厨师正从“核心资产”退化为“可替代组件”。未来,街边小馆或许仍由老师傅掌勺,但社区快餐、外卖厨房、团餐中心等主流增量市场,将越来越多由机器主导。



但中餐的魅力,从来不止于味道的复刻。火候的呼吸感、调味的临场判断、对食客偏好的微妙把握——这些难以量化的“人味”,恰是机器无法企及的维度。当锅圈宣称“98%口味还原度”时,它或许还原了菜谱,却未必还原了情绪。

一位从业20年的川菜厨师坦言:“机器人能炒出标准的小炒肉,但炒不出我妈的味道。”这句话,道出了技术效率与情感价值之间的永恒张力。

未来已来,但未必属于所有人

锅圈小炒的野心,远不止于开一万家店。它试图构建一个“中餐数字化产业平台”——以智能设备为终端、以数据算法为中枢、以供应链为底座,将中餐从经验主义推向系统智能。这种模式若成功,不仅将重塑家庭餐饮,更可能为中国味道的全球化输出提供标准化接口。



然而,餐饮终究是人的生意。当算法炒出“锅气”,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效率放弃人情?当机器复刻“味道”,厨师是否还能守住职业尊严?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可以确定的是,锅圈小炒不是终点,而是一个信号:中餐的工业化浪潮已至,效率与人味的博弈,才刚刚开始。在这场变革中,有人拥抱算法,有人坚守灶台,而大多数普通人,只希望下班回家的路上,能轻松“掂俩热菜”,吃上一顿不将就的晚饭——无论它来自厨师的手,还是机器的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阿联酋1-1伊拉克,阿里-哈马迪破门,卢安齐尼奥救主

阿联酋1-1伊拉克,阿里-哈马迪破门,卢安齐尼奥救主

懂球帝
2025-11-14 02:21:24
中国猛买全球石油,却大减俄油订单,中俄到底出了什么事?

中国猛买全球石油,却大减俄油订单,中俄到底出了什么事?

南权先生
2025-11-13 16:27:44
武汉22岁女大学生,被黑人男友传染艾滋病:我不后悔,后来怎样?

武汉22岁女大学生,被黑人男友传染艾滋病:我不后悔,后来怎样?

好笑娱乐君每一天
2025-11-14 13:33:18
没人味的 GPT-5 更新了,但变尬了。

没人味的 GPT-5 更新了,但变尬了。

差评XPIN
2025-11-14 00:03:11
全网都知道了!金鹰电影节刚开幕《沉默的荣耀》直接冲成全场焦点

全网都知道了!金鹰电影节刚开幕《沉默的荣耀》直接冲成全场焦点

乐悠悠娱乐
2025-11-14 09:51:24
埃尔切老板谈阿根廷国家队造访:现场观看梅西让许多孩子梦想成真

埃尔切老板谈阿根廷国家队造访:现场观看梅西让许多孩子梦想成真

兰亭墨未干
2025-11-14 14:40:28
李彦宏:不管芯片厂商赚多少钱,芯片上的模型要产生十倍价值应用要创造百倍价值,这才健康

李彦宏:不管芯片厂商赚多少钱,芯片上的模型要产生十倍价值应用要创造百倍价值,这才健康

澎湃新闻
2025-11-13 14:54:27
杨瀚森发展联盟首秀前瞻:有望成为混音攻防核心 率队冲击3连胜

杨瀚森发展联盟首秀前瞻:有望成为混音攻防核心 率队冲击3连胜

罗说NBA
2025-11-14 09:31:34
中国“迎头痛击”高市早苗的挑衅,信息量很大

中国“迎头痛击”高市早苗的挑衅,信息量很大

阿尔法34号
2025-11-14 09:31:25
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

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

流史岁月
2025-11-13 10:36:07
女子大闹动物园后续:原因流出,女子正脸被扒,五大三粗乱摔乱砸

女子大闹动物园后续:原因流出,女子正脸被扒,五大三粗乱摔乱砸

青梅侃史啊
2025-11-14 09:16:36
今夜,利空!跳水!

今夜,利空!跳水!

中国基金报
2025-11-14 00:15:40
爸爸说被单位调派到外地2年,每个月只回来2趟,直到我碰到他同事

爸爸说被单位调派到外地2年,每个月只回来2趟,直到我碰到他同事

小秋情感说
2025-11-14 13:49:29
祖院长原配护士长高颜值照流出,气质不输曾医生,发声原谅丈夫

祖院长原配护士长高颜值照流出,气质不输曾医生,发声原谅丈夫

文史道
2025-11-11 06:45:03
高市麻烦大了!美俄出手补刀,日本记者火上浇油:必须驱逐薛剑

高市麻烦大了!美俄出手补刀,日本记者火上浇油:必须驱逐薛剑

朗威游戏说
2025-11-14 14:11:47
涉案金额超27亿!黄有龙表弟佘智江,引渡回国,43年人生他干了啥

涉案金额超27亿!黄有龙表弟佘智江,引渡回国,43年人生他干了啥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14 01:00:44
硬刚!惨败石宇奇后国羽名将突然自曝队内矛盾,公开质疑领导排阵

硬刚!惨败石宇奇后国羽名将突然自曝队内矛盾,公开质疑领导排阵

体坛小二哥
2025-11-13 23:46:12
重磅!库里跟安德玛解约,结束12年合作!

重磅!库里跟安德玛解约,结束12年合作!

牛锅巴小钒
2025-11-14 08:16:07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降压药,这5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中风风险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降压药,这5种食物必须戒掉,再吃有中风风险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07 23:58:06
曝光:日本“大佐”要回来了

曝光:日本“大佐”要回来了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3 19:04:17
2025-11-14 15:28:49
酒评网 incentive-icons
酒评网
品酒香,知酒事,交酒友
899文章数 34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五角大楼操心:若沙特买下F-35战机 中国会偷技术

头条要闻

五角大楼操心:若沙特买下F-35战机 中国会偷技术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国色天香》编剧发长文质疑古二?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科技要闻

火箭成功回收 贝索斯终于追上马斯克一小步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亲子
旅游
教育
游戏
本地

亲子要闻

恭喜!香港知名女星怀孕九个月临盆在即,大方透露是人工受孕

旅游要闻

红了!昆明这里迎来枫叶最佳观赏期!季节限定打卡仅剩两周,速来!

教育要闻

没矿的家庭,记得要培养孩子的4种爱好

《机甲战魔:神话之裔》新DLC“深渊的威胁”上线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