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3分钟出餐,98%还原味道:锅圈要把厨师彻底赶出后厨?

0
分享至

成都锦江区一间尚未挂牌的门店里,几台银灰色机器正自动翻炒小炒肉。油温精准锁定在330℃,翻锅节奏由算法设定,三分钟后,一盘热气腾腾、色泽油亮的川味小炒出锅。然而操作者并非厨师,而是一位刚入职三天的店员。

这一幕,正是锅圈食品即将在2026年1月6日于郑州开出的“锅圈小炒”首店的预演。这家以火锅烧烤食材起家的上市公司,正试图用“炒菜机器人+标准化供应链”的组合拳,撬动中国家庭餐桌的万亿市场。

这虽然不是锅圈的第一次跨界,却是最危险的一次跃迁——从“卖食材”到“卖一顿饭”,从零售终端深入餐饮腹地,从后台走向前台。

只不过这场跃迁的核心,不是锅气,而是算法。

社区央厨:一个注重高效的餐饮模型

锅圈小炒的运营逻辑,本质上是对传统社区餐饮的一次效率重写。其模式高度依赖“预售+自提”:消费者通过锅圈App提前下单,到店即取热菜。门店不设堂食,仅保留3–6台炒菜机器人和1–2名操作员,面积控制在30–50平方米。这种“微型中央厨房”形态,将后厨从经验驱动的黑箱,转变为可复制、可监控的工业单元。

支撑这一模式的是锅圈已有的供应链基础设施:7家自有工厂、19座数字化中央仓、覆盖全国的冷链网络。食材以净菜包、复合调味包形式直达门店,由机器人自动投料、控温、翻炒。据内部测算,单台设备最快1分钟出餐,两台设备10分钟可完成四道菜;一名操作员可同时管理3–6台机器,人力成本较传统厨房下降超60%。



更重要的是库存逻辑的改变。传统餐饮依赖经验预估备货,损耗率高达15%–20%;而锅圈小炒采用“订单驱动生产”模式,食材周转以小时计,动态库存管理将损耗压至5%以下。这种“预售制+标准化生产”的闭环,有望让单店坪效提升3倍以上。

事实上,这一模式并非锅圈首创。风味棱镜之前报道的京东旗下“七鲜小厨”已运营四个月,日均出餐峰值近4000份,验证了“炒菜机器人+外卖自提”在高密度社区与写字楼场景的可行性。但锅圈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拥有超过1万家社区门店的流量入口——这些原本只卖火锅底料和牛羊肉卷的网点,未来可能直接叠加“小炒”功能,实现“食材+热餐”一体化服务,挖掘单客的全生命周期价值。

万亿空白:家庭餐桌的“做饭困境”

锅圈小炒的市场机会,源于当代中国家庭的“做饭困境”。

城市双职工家庭普遍面临“买菜、洗切、烹饪、洗碗”全流程的时间成本压力;传统外卖则因口感打折、食品安全疑虑和价格偏高而饱受诟病;堂食虽有锅气,却难以为继日常的高频消费。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超68%的都市消费者希望“在家门口吃到现炒热菜”,但现有供给无法兼顾“新鲜、便宜、快捷、安全”的四大要素。

锅圈小炒瞄准的正是这一结构性缺口。其菜品定价集中在20–40元区间,约为传统餐厅的三分之一;主打小炒肉、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高认知、高复购、高点单率”的国民菜;未来还将拓展早餐、加餐、节日家宴等场景,结合预制菜形成“现炒+预制”全时段解决方案。



更关键的是,锅圈试图用技术解决中餐标准化这一百年难题。通过拆解200位川菜大师的烹饪视频,联合“熊喵大师”研发的炒菜机器人可生成AI温度曲线,实现98%的口味还原度。设备采用PID控温与温度悬停算法,温差波动小于5℃,并能根据海拔自动调整炖煮时间,确保“千店一味”。

这种“数据化烹饪”逻辑,让中餐首次具备了可规模化复制的工业基础。锅圈负责人直言:“我们不是要替代厨师,而是用科技复制锅气。当每家门店都能三分钟炒出一道家常菜,中餐到家才真正成为可能。”

优势与挑战:标准化背后的脆弱性

锅圈小炒的核心优势显而易见:供应链协同、成本控制、出品稳定、食品安全可溯。依托锅圈现有体系,食材成本较传统餐厅低30%,且全程冷链、净菜预处理、24小时后厨直播等举措,直击消费者对“预制菜恐慌”下的信任痛点。

但优势背后,隐藏着尚未验证的商业模式风险。

首先是设备投入与盈利模型的脆弱性。一台智能炒菜机售价十几万元起,加上维护、耗材、清洁等隐性成本,单店初始投资远高于普通快餐店。行业测算显示,日均订单需达300份以上才能盈亏平衡——这在人口密集的一线城市或可实现,但在低线城市或社区渗透率不足的区域,恐难持续。



其次是消费习惯的培育难题。“机器炒菜”目前仍处于“尝鲜有限复购”阶段。尽管18–35岁群体接受度超70%,但复购率尚未形成稳定曲线。更棘手的是,机器人无法应对个性化需求:油盐不可调、葱蒜不能加减、口味无法微调。曾有门店因盐结块,机器人仍精准“投放3克盐”,结果整锅菜咸不可食——这类“精准失误”,恰恰暴露了算法在真实厨房复杂环境中的脆弱性。

此外,同质化竞争已悄然加剧。七鲜小厨、霸碗、蓝边碗等品牌纷纷押注炒菜机器人,产品结构高度重叠,价格战一触即发。锅圈若无法在菜系广度、供应链深度或用户体验上建立差异化壁垒,其“万店计划”或将陷入内卷泥潭。

中餐厨师:被算法“抄后路”的职业命运

锅圈小炒的真正冲击,其实是后厨。

“去厨师化”运营模式意味着,传统中餐对厨师个人技艺的依赖正在被算法复制。小菜园半年报显示,引入炒菜机器人后,员工成本同比下降8.2%;老乡鸡已有388家门店采用智能设备;霸碗甚至将炒菜机器人租赁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年设备租金收入超两千万元。

这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在标准化、高周转、低成本的连锁餐饮场景中,厨师正从“核心资产”退化为“可替代组件”。未来,街边小馆或许仍由老师傅掌勺,但社区快餐、外卖厨房、团餐中心等主流增量市场,将越来越多由机器主导。



但中餐的魅力,从来不止于味道的复刻。火候的呼吸感、调味的临场判断、对食客偏好的微妙把握——这些难以量化的“人味”,恰是机器无法企及的维度。当锅圈宣称“98%口味还原度”时,它或许还原了菜谱,却未必还原了情绪。

一位从业20年的川菜厨师坦言:“机器人能炒出标准的小炒肉,但炒不出我妈的味道。”这句话,道出了技术效率与情感价值之间的永恒张力。

未来已来,但未必属于所有人

锅圈小炒的野心,远不止于开一万家店。它试图构建一个“中餐数字化产业平台”——以智能设备为终端、以数据算法为中枢、以供应链为底座,将中餐从经验主义推向系统智能。这种模式若成功,不仅将重塑家庭餐饮,更可能为中国味道的全球化输出提供标准化接口。



然而,餐饮终究是人的生意。当算法炒出“锅气”,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效率放弃人情?当机器复刻“味道”,厨师是否还能守住职业尊严?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可以确定的是,锅圈小炒不是终点,而是一个信号:中餐的工业化浪潮已至,效率与人味的博弈,才刚刚开始。在这场变革中,有人拥抱算法,有人坚守灶台,而大多数普通人,只希望下班回家的路上,能轻松“掂俩热菜”,吃上一顿不将就的晚饭——无论它来自厨师的手,还是机器的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亚朵大战全季,传统五星级酒店输麻了

IC实验室
2025-11-13 15:50:52
美媒:库里和安德玛的分手费高达2.55亿美元,比预估多了9500万

美媒:库里和安德玛的分手费高达2.55亿美元,比预估多了9500万

懂球帝
2025-11-14 10:07:13
这是真饿了,太阳报:哈兰德赛后买了近70个芝士汉堡请全队吃

这是真饿了,太阳报:哈兰德赛后买了近70个芝士汉堡请全队吃

懂球帝
2025-11-14 12:03:09
全运会乒乓球男团:上海3-0战胜江苏,许昕两战全胜

全运会乒乓球男团:上海3-0战胜江苏,许昕两战全胜

懂球帝
2025-11-14 12:16:38
泰国最大电诈头目佘智江被押解回国,他的邻居黄有龙还会远吗?

泰国最大电诈头目佘智江被押解回国,他的邻居黄有龙还会远吗?

BenSir本色说
2025-11-13 22:39:24
一条狗引发的命案后续:案发当晚视频曝光,律师透露一审重大进展

一条狗引发的命案后续:案发当晚视频曝光,律师透露一审重大进展

吭哧有力
2025-11-13 15:13:22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如果日本驱逐薛剑,就是向中国宣战!

燕梳楼频道
2025-11-13 12:44:36
29岁CEO现身相亲角,“坦诚版”简历遭阿姨们嫌弃学历低还离异……其公司年营业额已过亿

29岁CEO现身相亲角,“坦诚版”简历遭阿姨们嫌弃学历低还离异……其公司年营业额已过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3 19:42:07
王楚钦胜林高远晋级,怒怼裁判:拿我毛巾前,能不能先打声招呼?

王楚钦胜林高远晋级,怒怼裁判:拿我毛巾前,能不能先打声招呼?

徐竦解说
2025-11-14 08:07:59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2 12:36:17
1200万美元请来梅西!非洲球迷欢迎球王:万人空巷 警车开道

1200万美元请来梅西!非洲球迷欢迎球王:万人空巷 警车开道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14 16:23:18
日本通告全球,中国不认栽,就驱逐外交官,话音刚落空军王炸来了

日本通告全球,中国不认栽,就驱逐外交官,话音刚落空军王炸来了

兰妮搞笑分享
2025-11-14 15:45:42
高市早苗彻底栽了:日本去G7告中国的状,G7的反应令人感到很意外

高市早苗彻底栽了:日本去G7告中国的状,G7的反应令人感到很意外

娱乐的宅急便
2025-11-14 11:28:22
一战封神!新鹰王爆砍31+18+14+7的历史唯一数据,将篡位特雷杨!

一战封神!新鹰王爆砍31+18+14+7的历史唯一数据,将篡位特雷杨!

田先生篮球
2025-11-14 14:31:59
刚刚,暴打七寸:中国扼住了日本的咽喉!

刚刚,暴打七寸:中国扼住了日本的咽喉!

良文师
2025-11-14 13:10:12
神舟二十一号返回!超快速:神20航天员回来了,比神19短3.5小时

神舟二十一号返回!超快速:神20航天员回来了,比神19短3.5小时

火星一号
2025-11-14 12:56:11
蓝色起源打破SpaceX垄断,火箭成功回收,发射NASA探测器

蓝色起源打破SpaceX垄断,火箭成功回收,发射NASA探测器

DeepTech深科技
2025-11-14 13:10:20
重磅!中国航天首次“换船返回”展现硬实力,神二十飞船情况披露

重磅!中国航天首次“换船返回”展现硬实力,神二十飞船情况披露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14 16:20:01
广州长隆女子带狗上缆车被拒大闹!砸玩偶怼游客,喜提8000元赔偿

广州长隆女子带狗上缆车被拒大闹!砸玩偶怼游客,喜提8000元赔偿

行者聊官
2025-11-14 12:45:28
21独家|MEGA起火,理想问责14人

21独家|MEGA起火,理想问责14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17:40:08
2025-11-14 19:35:00
酒评网 incentive-icons
酒评网
品酒香,知酒事,交酒友
899文章数 34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媒问为何执意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当面交涉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日媒问为何执意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当面交涉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统计局: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亲子
手机
教育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亲子要闻

突发!3岁幼童疝气小肠坏死,爸爸执意拔氧气管,妈妈跪地哀求

手机要闻

苹果抽成15%,微信小游戏“割肉”求生?

教育要闻

“小学生选大队委,堪比考公”,宝妈分享题库,网友:时代不同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