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与排雷工具跨越洲际流转,巴基斯坦和柬埔寨在俄乌战争中的意外角色,折射出国际关系中利益计算的冷酷现实。
卡拉奇港的货轮缓缓驶离港口,船上装载着320个集装箱的弹药,目的地是乌克兰战场。 与此同时,在柬埔寨吴哥窟以东30公里的博贝训练营,乌克兰士兵正顶着烈日学习操作排雷设备。
![]()
这两幅画面背后,是中国两个被称为“铁哥们”的国家——巴基斯坦和柬埔寨——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的意外角色。
炮弹与现金,巴基斯坦的走钢丝博弈
2022年8月,当巴基斯坦军工厂与乌克兰军方签署那份155毫米炮弹买卖合同时,伊斯兰堡可能已经预见到这将是一条不好走的路。 这些炮弹通过欧洲港口中转,最终送达乌克兰军队手中。到2023财年,这条弹药供应链为巴基斯坦带来了3.64亿美元的收入,对于一个外汇储备紧张的国家来说,这是一笔不容忽视的财富。
![]()
巴基斯坦政府一再强调并未直接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将责任推给“私营渠道”。 俄罗斯驻巴基斯坦大使也在2024年2月和2025年3月两次出面表示,没有证据证明巴基斯坦向乌克兰供应武器。
但战场上的实物证据比外交辞令更有说服力。前线的炮弹壳上,巴基斯坦的生产标记清晰可见。 2025年5月,印度媒体更是曝出巴基斯坦因大量出口弹药导致国内库存紧张,仅能满足四天作战需求。
军火交易成了巴基斯坦难以拒绝的诱惑。过去十年,巴基斯坦武器出口增长了300%,每年增量超过4亿美元。 俄乌战争爆发后,全球弹药需求暴涨,155毫米炮弹成为硬通货。巴基斯坦拥有中国转让的SH-15车载加榴炮生产线,从炮弹到火炮都能自主生产。
![]()
柬埔寨的选择与巴基斯坦截然不同。这个被地雷困扰数十年的国家,选择了一种更具人道主义色彩的援助方式。从2023年1月开始,柬埔寨为乌克兰人员提供排雷训练。
在柬埔寨博贝训练中心,乌克兰士兵学习使用探测器、标记可疑地带、掌握挖掘地雷的角度和人员安全技能。 柬埔寨的排雷经验是用血泪换来的。这个国家花了30年时间处理400万吨爆炸物污染的土壤,成为全球排雷领域的“专家”。
2023年6月,日本加入这一行动,提供排雷机械设备,形成“柬埔寨负责培训+日本提供设备”的合作模式。 到2025年3月,合作进一步深化,柬埔寨开始测试使用压缩空气清理泥土的排雷机器人。
![]()
柬埔寨的行动透明度高,参与国家、培训对象、测试地点和设备运输路线都有明确时间表。 排雷作为一种非致命性支援,不直接影响战场攻防平衡,但能显著减少军队和平民伤亡,因此在舆论上具有较强正当性。
历史纠葛,友谊小船为何说翻就翻
巴基斯坦和柬埔寨的选择背后,藏着与俄罗斯的历史心结。
![]()
对巴基斯坦而言,与俄罗斯的隔阂可追溯到1971年印巴战争。当时苏联明显偏向印度,向印度提供坦克和飞机,并在联合国为印度发声。 巴基斯坦失去了一半领土(今孟加拉国),这一惨痛经历让巴基斯坦对苏联及其继承者俄罗斯始终心存芥蒂。
冷战时期,苏联与印度关系密切。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后,苏联立即表态支持印度。1971年印巴战争,苏联直接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并协助印度抵御国际压力。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过“接力棒”,继续与印度保持密切的军贸关系。印度的苏-30战斗机和S-400防空系统均购自俄罗斯。 在巴基斯坦看来,俄罗斯始终是自己的对手印度的支持者。
![]()
柬埔寨与俄罗斯的历史渊源更为复杂。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并推翻红色高棉政权后,国际上只有苏联和越南承认柬埔寨新组建的政权。 苏联当时以每年约8000万美元的援助支持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对这一政权的存续起了关键作用。
然而,这种历史渊源并没有让柬埔寨在俄乌战争中站在俄罗斯一边。2022年3月,柬埔寨与其他国家共同发起一项谴责俄罗斯的联合国大会决议。同年10月,柬埔寨又投票支持另一项谴责俄罗斯吞并乌克兰领土的联大决议。
巴基斯坦和柬埔寨在俄乌战争中的选择,体现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之道。
![]()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
对巴基斯坦而言,经济收益是最直接的动力。2023年初,巴基斯坦为偿还外债,在短短一周内耗尽了约四分之一的外汇储备。 货币贬值、自然灾害与通货膨胀接踵而至,军火出口成为缓解经济压力的捷径。
巴基斯坦还有更实际的考量。消息人士透露,美国以帮助巴基斯坦与IMF达成协议、提供30亿美元避免债务违约为条件,换取巴基斯坦向乌克兰提供军火。 对伊斯兰堡来说,这是难以拒绝的交易。
柬埔寨的考量则更多元。一方面,排雷合作有助于提升柬埔寨的国际形象。作为2022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柬埔寨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提升话语权。 与日本合作支持乌克兰排雷,既能展现“负责任国家”形象,又能获得日本设备援助,是一种“用经验换资源”的明智之举。
![]()
另一方面,柬埔寨对国家主权问题特别敏感。历史上越南入侵柬埔寨的阴影使得柬埔寨对俄罗斯入侵他国的行为难以认同。 柬埔寨与几个邻国仍有领土纠纷未解决,必须明确表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中国视角,国际关系的现实警示
巴基斯坦和柬埔寨的选择对中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首先,国际政治中不存在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两个国家与中国关系密切,但在涉及自身利益时仍会做出独立选择。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标杆项目,柬埔寨在南海问题上多次力挺中国。 但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它们根据自身利益做出了选择。
![]()
西方国家对国际秩序的掌控力依然不容小觑。巴基斯坦决定援助乌克兰,背后有美国的穿针引线;柬埔寨帮助乌克兰排雷,也有日本的牵线搭桥。 日本是柬埔寨重要的投资来源国,自1992至2018年间,日本向柬埔寨提供的优惠贷款达28亿美元。
中国必须更加理性地看待国际关系。国家之间的关系如同成年人之间的交往,讲究的是“互利共赢”而非“单方面付出”。 巴基斯坦和柬埔寨在俄乌冲突中的选择,与其说是“背叛”,不如说是国际政治的常态。
俄罗斯驻巴基斯坦大使2025年3月依然在对外宣称“没有证据表明巴基斯坦提供武器”,但弹药运输链仍在持续运转。 柬埔寨的排雷专家们已经着手规划下一步培训计划,日本提供的排雷机器人正准备运往乌克兰。
![]()
国际棋局上,小国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求安全与发展的平衡。面对这一现实,中国需要的是更清醒的认知、更务实的策略,以及更坚韧的战略耐心。大国博弈的游戏,从来都不相信眼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