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存了24年的千元存单,如今取出1674元的故事让网友直呼"会存钱"。但企业账上的应收账款要是放上24年,恐怕财务总监的冷汗都能浇灭三伏天的太阳。应收账款就像企业的"压岁钱账户",管得好是现金流,管不好就是坏账炸弹。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第一本账:账龄分析表就是你的"逾期日历"把应收账款按30天、90天、365天分层标记,就像整理衣柜区分当季款和过季款。数据显示超90天的账款坏账风险飙升5倍,这时就该启动"催收三件套":电话提醒像温柔闹钟,律师函就是最后通牒。某制造企业用这套方法,半年收回逾期款230万。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第二本账:周转率是财务的"心跳监测仪"用销售额÷平均应收账款这个公式,能算出资金回笼速度。零售业正常心跳是每年10次以上,工程业3次算健康。某电商平台发现周转率骤降到6次,原来是销售部为冲业绩搞"赊销大放送",及时刹车避免300万资金链风险。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第三本账:客户集中度如同"鸡蛋篮子"前五大客户占比超50%的企业,就像把所有压岁钱存同一家银行。设置20%的单一客户占比红线,给大客户合同加上违约金条款。某建材供应商因此躲过合作方暴雷,避免800万应收款打水漂。
第四本账:坏账准备是"财务降落伞"计提比例要覆盖高风险账款,3%-10%是常规区间。某上市公司因计提不足被证监会问询,补提的500万坏账准备直接吃掉季度利润。记住:书面催款记录和法律程序,是核销坏账的"双保险"。
第五本账:信用政策如同"财务门禁"对比行业平均45天信用期,你给客户60天就是"门禁失灵"。建立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就像给压岁钱分"红包"和"存单"。某科技公司用ABC分级管理,逾期率从18%降到7%。
第六本账:动态对比是"财务体检表"应收账款增长率跑赢营收增速,可能是销售在"注水"。周转天数与应付账款周期的差值,就是资金链的"安全边际"。某快消品牌通过月度对比,发现某渠道商账期异常,及时止损150万。
你的企业应收账款"存"了多久?评论区说说你用过最有效的催收妙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