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亲时新娘要8万下车费,婆婆把儿子叫到一边:把她送回去换个新娘

分享至

01

李伟是个实在人,实在到有点“傻气”。

他在城里的一个汽修厂当大工,一个月工资八千多,加班多的时候能过万。

这收入在他们那个小圈子里,算是不错了。可李伟从不乱花钱,烟是一包十几块的,酒是哥几个聚会才喝点,唯一的爱好就是琢磨那些报废车上的零件,捣鼓点小发明。

厂里的老师傅都说,李伟这孩子,手艺好,人踏实,以后肯定有出息。

李伟有个谈了三年的女朋友,叫张莉,在一家商场做化妆品导购。

张莉人长得漂亮,嘴也甜,当初是她主动追的李伟。她说,就喜欢李伟身上那股子认真劲儿,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李伟对张莉是掏心掏肺的好。

有一次,张莉看上了一款新出的手机,一万多块。李伟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去给买了。那其实是他攒了三个月,准备给自己换一套新工具的钱。工友笑他:“你傻啊,一万多买个手机,你那套德国进口的扳手都能买两套了!”

李伟嘿嘿一笑,挠着头说:“她喜欢嘛,我那工具还能再用用。”

还有一次,张莉的妈妈过生日。张莉说想让妈妈高兴高兴,想送一条金项链。李伟跑遍了城里所有的金店,最后挑了一条最粗的,花了他将近两个月的工资。

送过去的时候,张莉的妈妈脸上笑开了花,拉着李伟的手一个劲地夸:“小伟啊,你这孩子就是实诚,我们家莉莉跟着你,我放心。”

李伟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觉得为张莉做什么都值。他觉得,两个人在一起,不就是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吗?钱没了可以再挣,但心爱的人开心最重要。

他从来没想过,这种“实在”,有一天会成为别人拿捏他的把柄。



02

李伟的母亲王秀英,是个典型的过日子女人。

老伴走得早,她一个人在菜市场摆摊卖菜,拉扯李伟长大,还在老家盖了三层小楼。她这辈子,信奉的道理就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王秀英对未来的儿媳妇,只有一个要求:本分,会过日子。

第一次见张莉,是李伟领着她回老家。王秀英提前一天就开始准备,杀了家里养的鸡,炖了排骨,烧了鱼,满满当当摆了一大桌子。

张莉进门,嘴很甜,阿姨长阿姨短地叫着。王秀英看着她那描画精致的脸,心里有点打鼓,但也没说啥。

吃饭的时候,张莉看着一桌子菜,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对李伟说:“哎呀,家里做的菜太油了,我最近在减肥呢。”

说着,就夹了几根青菜,慢慢地吃着。

王秀英脸上的笑容淡了点,但还是热情地给她夹了一块鸡腿:“莉莉啊,尝尝这个,自家养的鸡,香。你太瘦了,减什么肥啊。”

张莉勉强地笑了笑,把鸡腿放在碗里,没动。

吃完饭,李伟抢着去洗碗。王秀英把他按住,对张莉说:“莉莉,你跟阿姨来,阿姨有话跟你说。”

她把张莉叫到厨房,指着水槽里的碗筷,笑着说:“你看,咱们女人家,以后过日子,这些活儿都得会干。”

她以为,张莉至少会客气一下,搭把手。

没想到张莉愣了一下,然后往后退了一步,捂着鼻子说:“阿姨,这厨房油烟味太大了,我这新做的指甲,沾了油不好洗。”

王秀英脸上的笑,彻底挂不住了。

那天晚上,等张莉睡下后,王秀英把李伟叫到自己房间,开口就说:“儿子,这姑娘,咱家要不起。”

李伟不明白:“妈,怎么了?莉莉挺好的啊,又漂亮又会说话。”

王秀英叹了口气:“她那双手,是干活的手吗?十个指甲涂得花里胡哨的,一顿饭就吃几根青菜,说怕油。以后娶进门,谁伺候谁?过日子不是看脸蛋的,是看人心的。”

李伟替张莉辩解:“妈,她在城里习惯了,而且她是做化妆品销售的,形象很重要。她不是不做,只是不习惯。以后慢慢就好了。”

王秀英看着自己这个“傻”儿子,知道多说无益,只能摇摇头:“妈言尽于此,路是你自己选的,以后别后悔。”



03

虽然母亲不看好,但李伟还是铁了心要娶张莉。

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按照当地的风俗,男方要去女方家提亲,商量彩礼和结婚的各种事宜。

李伟想着,自己家条件虽然一般,但为了张莉,一定得办得风风光光的。他提前跟母亲王秀英商量,说彩礼钱,就按张莉老家那边的最高标准来,十八万八。

王秀英一听就炸了:“多少?十八万八?你抢银行去啊!咱家哪有那么多钱?”

李伟低着头说:“妈,这是莉莉的意思,她说她们村里嫁女儿,现在都这个价,不能少了,少了她家在亲戚面前没面子。”

王秀英气得在屋里直转圈:“面子?面子值几个钱?为了这个面子,就得把咱们家底掏空,还得背上一屁股债?这是娶媳妇,还是卖女儿?”

李伟小声说:“妈,钱我可以慢慢还。我年轻,多加加班就挣回来了。”

“你挣?你怎么挣?你一个月累死累活才几个钱?这十八万八给了她家,咱家拿什么办酒席?拿什么装修新房?”王秀英指着李伟的鼻子,“我告诉你,最多八万八,一分钱都不能再多了!这是我的底线!”

母子俩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不欢而散。

李伟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一边是自己深爱的女人。

他去跟张莉商量,能不能彩礼少一点。

张莉还没开口,她妈就先说话了,话里话外透着一股子瞧不起:“哟,小伟啊,不是阿姨说你。这结婚是人生大事,彩礼要的是个态度。我们家莉莉这么好的条件,追她的人排着队呢,要不是她死心塌地跟着你,你以为这十八万八能打得住?我们这是为你好,彩礼要得多,婆家才重视,以后莉莉嫁过去才不会受欺负。”

张莉也在旁边附和:“是啊,李伟,我闺蜜上个月结婚,彩礼都二十万了。我要十八万八,真的不多。这也是为了我们未来的小家好啊,这钱又不是给我爸妈,是给我们俩存着的。”

李伟是个嘴笨的,说不过她们娘俩。最后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他回去怎么跟母亲说的,王秀英后来不愿再提。只知道,从那天起,王秀英卖菜收摊的时间,从晚上八点,延长到了十点。

邻居都说,王大姐真是要钱不要命了。

04

彩礼的坎儿好不容易迈过去了,婚礼的筹备又成了一个新的战场。

按照李伟和母亲王秀英的想法,婚礼就在老家办,请个乡下的酒席队,搭个棚子,热热闹闹的,既喜庆又省钱。

这个想法刚一说出来,就被张莉一口否决了。

“在老家办?搭棚子?李伟,你开什么玩笑?”张莉的反应,比李伟想象中激烈得多,“现在谁还这么结婚啊?土不土啊?我同事,我朋友,哪个不是在城里星级酒店办的?我可丢不起那个人。”

李伟劝她:“在老家办,亲戚朋友都方便,热闹。酒店里冷冰冰的,没那个人情味儿。”

“我不要人情味儿,我就要场面!”张莉态度很坚决,“结婚一辈子就一次,我不想留遗憾。必须在城里最好的那个‘皇家花园酒店’办,婚庆公司也得用最好的,婚车最少也得是奥迪A6打头。”

李伟去打听了一下,“皇家花园酒店”办一场婚宴,不算烟酒,一桌就得三千八。请最好的婚庆公司,加上车队,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他粗略算了一下,整个婚礼办下来,至少得再花十五万。

家里的积蓄给完彩礼,已经所剩无几了。这笔钱,上哪儿去弄?

李伟愁得好几天没睡好觉。他去找张莉商量,能不能换个普通点的酒店。

“普通?我的人生为什么要普通?”张莉看着他,眼睛里满是失望,“李伟,我发现你现在怎么变得这么抠门了?以前你不是这样的。为了我,你什么都愿意。现在还没结婚呢,就开始跟我算计这个算计那个了?”

李伟有苦说不出:“莉莉,不是我算计,是咱们家真的没那么多钱了。为了那十八万八的彩礼,我妈把养老的钱都拿出来了。”

一提到彩礼,张莉更来劲了:“你还好意思说彩礼?那十八万八怎么了?那是你们家娶媳妇应该出的!再说了,那钱我妈说了,一分不少地给我存着,以后还不是我们俩的?你现在就心疼了?”

李伟百口莫辩,他知道再争下去,只会吵架。

最后,还是王秀英知道了这事。她把李伟叫到跟前,默默地从床底下拖出一个小木箱子,打开来,里面是她这些年卖菜攒下的,一沓沓用皮筋捆得整整齐齐的零钱,有一块的,五块的,十块的。

“拿去吧,”王秀英的声音很平静,“别让你媳妇说咱们家小气。我这张老脸,丢不起。”

李伟看着那些钱,眼睛瞬间就红了,扑通一声跪在母亲面前:“妈,儿子不孝……”

王秀英把他扶起来,拍了拍他身上的土:“傻孩子,快起来。只要你以后过得好,妈这点辛苦算什么。去吧,把酒店订了,让你媳妇高兴。”

拿着母亲给的“血汗钱”,李伟最终还是在“皇家花园酒店”订下了婚宴。

签合同的那天,张莉笑得特别开心,挽着他的胳膊,说:“老公,你真好。”

那一刻,李伟觉得,一切的付出,似乎都值了。他天真地以为,只要满足了张莉的要求,未来的日子,就会像他想象中那样,幸福美满。



05

婚礼的日子,定在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

结婚前一天,按照规矩,李伟家的亲戚和张莉家的亲戚要在一起吃个饭,俗称“会亲家”。

饭局设在县城一家不错的饭店里。王秀英特意穿上了新买的衣服,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她想给儿子挣回点面子。

饭桌上,起初气氛还算融洽。大家互相敬酒,说着客套的祝福话。

酒过三巡,张莉的舅舅,一个看起来挺精明的中年男人,清了清嗓子,开口了:“那个,亲家母啊,有件事,我觉得还得提前说一下。”

王秀英笑着说:“亲家有话但说无妨。”

张莉的舅舅说:“是这样的,我们这边有个风俗,叫‘上车礼’和‘下车礼’。就是明天接亲的时候,新郎官来接人,得给个红包,叫‘开门礼’,这个就不说了,看着给就行。主要是新娘上婚车的时候,得给一个‘上车礼’,这个钱是给送亲的这些娘家人的。然后到了男方家,下车的时候,还得给一个‘下车礼’,这个钱是给新娘的,寓意着金脚落地,以后的日子富富贵贵。”

王秀英点点头:“这个规矩我懂,应该的。红包我们都准备好了。”

张莉的舅舅摆了摆手:“哎,亲家母,我说的不是小红包。我们这边的规矩,这个‘上车礼’和‘下-车礼’,都是有讲究的。”

他顿了顿,伸出两个手指头:“‘上车礼’,两万,不多,就图个吉利,给我们这些送亲的沾沾喜气。‘下车礼’嘛,这个是大头,关系到新娘子以后的家庭地位,最少也得六万六,寓意六六大顺。”

他话音一落,整个包厢瞬间就安静了。

李伟家的亲戚们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都有些微妙。

王秀英端着酒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她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固了。

两万加六万六,这又是八万六千块!

这哪是结婚,这分明是抢劫!

李伟也懵了,他从来没听说过这个风俗。他求助地看向张莉,希望她能说句话。

张莉却低着头,只顾着玩手机,仿佛这件事跟她毫无关系。

还是王秀英先开了口,她放下酒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亲家,这个……这个规矩,我们还真是第一次听说。是不是有点……”

“有点什么?”张莉的妈妈立刻接过了话头,语气有些不悦,“亲家母,这可不是我们家瞎编的,十里八乡都这个规矩。你们家娶媳妇,连这点诚意都没有吗?这钱又不是给外人的,‘上车礼’是给我们这些辛苦送亲的人的,‘下车礼’是给莉莉的压箱钱,最后还不是他们小两口的?”

话说得“合情合理”,却透着一股子不容商量的霸道。

王秀英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她活了大半辈子,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对方这哪是商量,分明就是通知。

她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张莉,又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李伟的脸涨得通红,一个劲地给她使眼色,意思是让她先答应下来,别把场面闹僵了。

王秀英心里一阵悲凉。她深吸一口气,把那口恶气强压了下去,端起酒杯,说:“好,好,入乡随俗,我们懂。就按亲家说的办。”

那顿饭,后面大家在说什么,王秀英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她只觉得,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子,还没进门,就先被别人家的媳妇拿捏得死死的。

这未来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06

婚礼当天,天还没亮,李伟就带着车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一路上,他心里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他马上就要娶到自己心爱的姑娘了。忐忑的是,他不知道今天还会不会有什么“惊喜”等着他。

昨天回亲家宴上的事情,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他不是傻子,能感觉到张莉一家人对钱的看重,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

但他安慰自己,也许,这就是她们那边的风俗吧。等结了婚,张莉成了自己的妻子,两个人关起门来过日子,一切都会好的。

车队到了张莉家楼下,鞭炮齐鸣,唢呐喧天。

第一关,“开门礼”,进行得很顺利。李伟准备了一堆厚厚的红包,从楼下塞到楼上,总算见到了穿着洁白婚纱的张莉。

今天的张莉,美得像个仙女。李伟看着她,一时间有些痴了,觉得之前受的所有委屈,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

他单膝跪地,将手捧花递给张莉:“老婆,我来接你了。”

张莉的闺蜜们在一旁起哄,闹了一阵,才算罢休。

按照流程,李伟要抱着张莉下楼。可张莉却拉住了他,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句话。

李伟的脸色,瞬间变了。

他愣在原地,过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张莉:“莉莉,你……你没开玩笑吧?”

张莉的伴娘们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对啊,姐夫,我们这儿的风俗,‘上车礼’得给现金,图个喜庆,不能转账。”

李伟这才明白,张莉刚才说的是,昨天定的两万“上车礼”,必须现在就给现金。

可他身上哪有两万现金?他以为就是个说法,回头转账就行了。

“我……我没带那么多现金啊。”李伟急得满头是汗,“要不,我先打个欠条?或者我现在就转账给你?”

“那怎么行!”张莉的舅舅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板着脸说,“规矩就是规矩,不能坏了。没现金,这车就上不了。”

周围的亲戚也都跟着起哄,场面一下子僵住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吉时都快要错过了。李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不停地给张莉使眼色,希望她能帮忙说句话。

张莉却始终别着脸,不看他,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就在李伟快要绝望的时候,他的一个哥们儿急中生智,跑下楼,挨个车去借钱。伴郎团、司机、摄像师……大家东拼西凑,总算凑够了两万块现金。

当那两万块钱交到张莉舅舅手上时,李伟清楚地看到,他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那一刻,李伟的心,凉了半截。

他抱着张莉下楼,上了婚车。一路上,车里的气氛尴尬到了极点。两个人谁也没有说话。

李伟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心里五味杂陈。他开始怀疑,自己坚持要娶的这个女人,到底爱的是他这个人,还是他家里的钱。

他不敢再想下去。

车队一路疾驰,终于在吉时之前,赶到了李伟家的小区门口。

按照流程,车队要绕着小区开一圈,然后停在酒店门口。

就在头车准备拐进酒店的时候,张莉突然开口了。

“停车。”

她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

司机下意识地踩了刹车。

李伟不解地看着她:“怎么了,莉莉?马上就到了。”

张莉没有看他,而是看着前方酒店门口,那站着等候的王秀英和一众亲戚,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她转过头,迎上李伟的目光,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李伟,我妈说了,昨天的‘下车礼’说错了。不是六万六,是八万。图个发财的好彩头。”

李伟感觉自己的脑袋“嗡”的一声,像是被重锤狠狠地砸了一下。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莉莉,你……你说什么?”

张莉的表情很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理所当然:“我说,下车费,八万。少一分,今天这车,我就不下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