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鞍山市体育路夜市凭借城市更新与夜间经济的深度融合实践,成功入选2025年度安徽省“皖美消费”新场景特色场景,树立起区域夜间经济发展的标杆范本。如今,这里日均人流量超万人次,直接带动1000余人实现就业,在激活消费活力的同时筑牢民生保障线,书写了民生与经济共赢的生动答卷。
从“治理难点”蜕变为“城市名片”,霍里街道党工委针对安徽工业大学秀山校区北门曾超300户流动摊贩聚集、环境脏乱、交通拥堵且安全隐患突出的体育路夜市顽疾,以“疏堵结合、规范提升”为核心推动其从“马路摊点”向“规范园区”转型,书写了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
党建引领+精准沟通,筑牢规范运营新根基
项目启动初期,不少商户心存疑虑。街道党工委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四轮走访,一对一沟通政策,并通过公开摇号确定入驻资格,以公平透明赢得信任,最终实现商户平稳入驻,为规范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规划+智慧服务,打造便民消费新空间
体育路夜市新址选址高校与奥体中心之间,占地约9.4亩并设置283个标准商铺从根源上破解占道经营难题,同时通过提供2小时免费停车、增设“777路”夜市美食专线优化交通接驳,上线线上线下全景导览明确功能区标注,依托“党群驿站”提供饮水、充电等多元服务并配套集中就餐区、宠物寄存处等设施,以多项智慧便民举措让消费体验更有温度。
业态融合+文化赋能,塑造“夜市+”消费新体验
夜市打破传统小吃街单一业态模式,融合美食、文创、休闲三大板块,引入百余种特色小吃与知名品牌,满足多元消费需求。定期举办非遗剪纸、汉服巡游、星空影院、校园乐队路演等活动,推动“夜市+文化+音乐”深度融合,打造兼具烟火气与文化感的沉浸式消费场景,让夜间经济更有内涵、更具吸引力。
体育路夜市的成功转型,不仅是硬件设施的迭代升级,更是城市治理能力的全面跃升。其核心经验在于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精准拿捏“堵”与“疏”的平衡尺度;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发展共识、化解各类矛盾、汇聚多方合力;用系统治理思维实现空间规划、业态升级与智慧服务的深度融合;靠长效运营机制保障夜市持续释放活力。这场焕新实践生动演绎了城市从“管理”到“治理”的理念革新,让昔日城市痛点蜕变为如今的文化亮点、经济热点与民生幸福点,为全省城市更新实践及“皖美消费”新场景打造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马鞍山经验”。(许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