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参,在很多人看来并不如萧何、韩信、张良那样耀眼,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存在感。
真正被《资治通鉴》特别提及,是在刘邦统一天下后,计算战功时,大家一算,发现曹参居然战功第一,攻城略地,受了很多伤,立了很多功。这时,曹参才被隆重提起。
再一次被隆重提及,是在萧何之后成为了汉朝第二位丞相,还留下了“萧规曹随”这个历史典故。
他看似无为,实际上大有作为,也给我们留下了五条宝贵的人生智慧,是躺赢的智慧,是借势的谋略。
![]()
1,认清自我,不争虚名
曹参是沛县人,和萧何是同事。刘邦起兵时,曹参也跟着一起行动,踩上了这个大风口。
但是,在刘邦一统天下之前,史书中对曹参的记载并不多,说明曹参本身能力也就那回事儿。
但是,他有一个优点,就是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
不管是跟着刘邦打进咸阳,还是跟着韩信平定魏国、代国、赵国、燕国、齐国,曹参始终是韩信身边,是韩信攻城拔寨的一把快刀。
他的战功,前期是跟着刘邦,后期都是跟着韩信打下来的,他自己也很清楚自己不是主角,所以,一直扮演了一个冲锋陷阵的角色。
曹参虽然不是最C位,最耀眼的人物,但他却能成为大人物冲锋陷阵的顶级干将,这正是曹参的智慧所在。
他有明确的自我定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能够在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
韩信能够打下半壁江山,曹参绝对是那个在战场上帮他做出成绩的人。韩信是战略家,曹参是落地的执行者。
在治理国家时,曹参同样如此。他清楚自己治国的能力有限,知道自己的水平不高,所以不乱折腾、不胡乱创新,而是按照萧何、刘邦制定的规矩继续治理国家,这就足够了。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不是争虚名,而是认清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单就这一条,我们都要多多反思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聚焦自己,你就会很快做出成绩。
二,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曹参最让人称道的是他在齐国担任国相,以及在朝堂担任丞相时的表现。
汉惠帝继位后,曹参被任命为丞相。
但是,曹参上任后却毫无作为,几乎是“躺平”在丞相的位置上,对朝政不闻不问。
年轻的汉惠帝忍不住,质问曹参为什么如此不负责任。
曹参不慌不忙地反问陛下:“您觉得自己和先帝相比,谁更英明?”
汉惠帝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比?”
曹参又问:“那陛下认为我和萧何相比,谁更贤能?”
汉惠帝笑道:“你似乎不及萧何。”
这时,曹参也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陛下,您说得对,既然先帝和萧何已经制定了完善的法规政策,咱们只需要遵守执行,没必要刻意去改变。”
这就是无为而治的智慧,看似无所作为,实际上却大有作为。最好的治理方式就是减少干预。
曹参可以说是一个极具智慧的智者,他懂得顺应时势,不强行改变,懂得知止知足,不妄作主张。
正是这种无为,成就了他的有为。
三,坚守原则,不为所动
曹参既然认定了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面对许多官员提出的各种建议,他都一一否决。即使面对皇帝汉惠帝的质问,曹参依然选择坚守正确的原则。
这体现了他对自己和时势有清晰的认知,能够在战略面前保持定力,在变化中把握不变,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在如今这个多变的时代,咱们都要思考,自己有哪些东西是不变的。
这些不变的东西,才是你真正应对外界变化的核心竞争力。
四,知人善任,用人所长
曹参曾经担任齐国国相,治理齐国时,他召集当地长者,询问治理之道,但众人的意见并不统一,曹参因此一时难以决断。
后来,曹参听说胶西有一位盖公精通黄老学,便以重礼相请。
盖公为曹参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理念,曹参深以为然,于是采用黄老思想治理齐国,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件事也展现了曹参的另一面:他清楚自己的短板,懂得向专业的人请教。
没有谁是全知全能的,真正的强者都懂得借助他人的智慧成事,真正的领导都懂得发挥下属的长处出成绩。
这才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底层智慧,这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以拙胜巧”。
你翻看《史记·曹相国世家》,看看曹参的传记,就会发现曹参基本上好像没干成什么大事,基本上就是斩将夺旗。
打仗的时候听韩信的,治国的时候效仿萧何。
他自己不必多强,也不必有自己的想法,只需要追随一位强者,听强者的话,按照强者的思维方式行事,这就够了。
难道他愚蠢笨拙吗?不是!
这不是墨守成规,也不是愚蠢,而是真正的智慧。
既然有高人在前面领着走,为什么还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呢?
你看曹参打仗的时候,直接追随韩信,韩信让打哪儿就打哪儿,从来没有在史书中见过曹参提出过不同意见。
论功行赏的时候,刘邦说萧何第一,那就萧何第一,曹参也从来没有争过什么。
这才是曹参的大智慧。
一个人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处处显示自己多聪明、多高明、多么标新立异、多么能折腾、多么爱跟人抬杠,而是懂得踏踏实实地做正确的事,跟对人,做对事。这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智慧。
一个人成熟,恰恰表现在懂得不做什么,而不是要做什么。
有时候我们总是制定新的目标,实施新的计划,整天忙忙碌碌,但很少停下来思考:我们的忙碌是不是必要的?
我们有没有可能像曹参那样,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把自己擅长的事做到极致?
有没有可能找一个高手,跟随高手的脚步,踏踏实实地去做正确的事呢?
曹参告诉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要盲目跟风,要在变化中把握不变的本质,坚持正确的战略,更要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而不是总想着事事必躬亲,亲力亲为。
曹参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人可以“笨”一点,不必太过聪明,而是要懂得去追随聪明的人、能成事的人。
一个人的成功也不在于一时的风光,而在于坚定、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路,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
在我们容易急功近利的时候,更要学习曹参的定力和智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你觉得是这样吗?
煮酒论英雄,持杯赞豪杰。
关注我,为你分享一读就上瘾的人物故事。
参考资料:《史记·曹相国世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