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缓解辖区交通拥堵问题,减少车辆怠速尾气排放,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近期渭城区聚集落后指标主动作为、统筹协调,联动教育、公安、交警及各街办等多方力量,从工地管控、校园护学、交通疏导三方面发力,多措并举推进缓堵保畅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安全有序出行,为辖区空气质量改善进位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三级联动体系,精准施策破堵点
渭城区积极聚焦分层调度、协同攻坚,构建“战略”“战役”“战术”三级联动调度体系、健全长效机制。区委聚焦“战略”调度,实行区委主要领导每季度研判分析;区政府聚焦“战役”调度,实行区政府主要领导每月调度;区政府分管领导聚焦“战术”调度,实行每周常态化调度,统筹安排部署。结合季节性污染物特点,精准细化管控措施、靶向施策,针对目前NO2分指数偏高问题,积极研判,通过召开在建线性工程推进会、采取各方联动守护“护学岗”、定点疏导等多种举措,推动缓堵保畅与治污攻坚深度融合。
深化“护学岗”协同机制,畅通校园出行路
为解决校园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问题,渭城区主动作为,协同教育局、交警大队、各街办深化“护学岗”联动机制。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各学校组建由当日值班校长、执勤教师、校园安保、驻校民警、交通警察及家长志愿者组成的“护学岗”队伍,确保每组人员不少于10人,实现校园周边“全时段、全覆盖”值守;二是优化交通组织,结合学校上下学人流车流特点,各学校配合交警、治安大队,根据上放学高峰时段人流车流特点,优化交通信号配时,充分利用导行锥筒、隔离护栏,规范施划人行通道、停车区域、接送学生等候区域及家长接送临时专用通道,形成限时道路微循坏,提高校门口进出率和道路通行率;三是明确职责分工,交警负责交通管制与疏堵保畅,安保人员、教师及志愿者负责维护校门口内外秩序,有效缓解校园周边上下学时段拥堵,助力降低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排放。
激活志愿者服务力量,定点疏导提效能
针对重点路口交通问题拥堵问题,渭城区精准施策提升疏导效能。一是重点路口缓堵保畅。对文林路师范学院、北平街高职中等重点路口,交警大队调整执勤时间(早高峰提前1小时、晚整治延长至22时),并联合区城管执法局改造文林路迎宾大道交叉口辅道,增设右转专用车道,缓解高峰拥堵。二是针强化志愿者服务。对文林路、毕塬路、东风路等路段车流压力大及行人、非机动车违法影响通行效率的问题,统筹各街办与交警力量,在9个繁忙十字路口布设交通志愿者服务岗,每日早晚高峰抽调30余人协助疏导,重点纠正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逆行等行为。经持续治理,重点路口行人和非机动车违法率显著下降,车辆通行效率大幅提升,车流积压缓解时间缩短了30分钟左右,有效减少拥堵尾气污染。
下一步,渭城区将继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持续跟踪各项举措落实情况,根据辖区交通及空气质量变化动态优化工作方案,进一步巩固缓堵保畅成效,以“畅行”促“治污”,为渭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和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更强保障。
来源:咸阳市生态环境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