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丢弃的旧塑料瓶,经过处理能变成新的工艺品!”“污水竟然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才能变清澈,太神奇了!”……
10月31日,市生态环境局举办“集青年之智 探绿色密码”高校生态文明主题研学实践活动,邀请第五届咸阳高校环保联盟轮值主席学校—咸阳职业技术学院30名师生代表,走进咸阳城市垃圾分类教育基地与咸阳市环境教育基地,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操作、专业性讲解,解锁垃圾“变废为宝”的秘密,揭开污水“由浊变清”的面纱,在生动直观的探索中掌握环境科学知识,深化对生态环境治理的认知。
见证垃圾的“重生之路”
![]()
在咸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基地,一场关于垃圾“重生”的探索之旅正式开启。
讲解员通过影像资料、图文展板、实物模型、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向师生们系统讲解了垃圾分类的政策背景、分类标准、处理流程及资源再利用价值。从可回收物如何“变废为宝”,到有害垃圾的专业处置流程,再到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案例,每一个知识点都通过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
“棉絮在自然中降解需要多少年,大家知道吗?”随着讲解员提问,同学们纷纷围向互动展台,轻触按钮,屏幕立刻显示出准确答案。“原来要这么久!”真实的数字引发阵阵讨论,不少同学轮流操作,在问答间加深了对垃圾降解周期的理解。
![]()
一套智能分拣系统同样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大家看,这套智能分拣系统能通过视觉识别和机械臂,快速将四类垃圾精准分离。”混合投放的垃圾被迅速识别并归入相应收集口,精准高效的操作引得师生连连赞叹。
“真没想到,看似无用的废弃物,竟能焕发出这样的生命力!”同学们感慨道。
文创产品展示区更是让师生们流连忘返。一件件由废旧塑料、纸张等物品巧妙变身而成的文创产品,不仅创意十足,更兼具实用价值,无声却有力地诠释着“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次参观不仅刷新了他们对“垃圾”的认知,更激发了在未来生活中实践资源再生的新灵感。
![]()
![]()
![]()
解锁污水“由浊变清”的奥秘
如果说垃圾分类基地让师生们看到了“废物的回收再生价值”,那么环境教育基地则让大家读懂了“污水由浊变清的不易”。
![]()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依次深入探访咸阳市环境教育基地与光大水务(咸阳)有限公司,开启了探索“水生态奥秘”的旅程。通过公益宣传片、案例视频,让师生们学习水生态环境治理知识,真切感受水生态治理的显著成效;互动沙盘、智慧树互动答题、动感单车骑行穿越咸阳等互动娱乐设施更是让环保知识变得鲜活有趣,吸引着大家踊跃参与体验。
![]()
![]()
![]()
通过中控室大屏幕实时观看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状态,仪表参数及进、出口在线监测室中水质情况,了解现代化监管技术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实践应用。在厂区总出水口,通过进水、出水的色度、透光度对比,直观感受处理后的成效。参观过程中,师生们边听边记、边看边议,并不时与讲解员进行互动交流。
“大家看,这是刚进入处理厂的污水,浑浊不堪,还带有异味,这是经过一系列处理后的出水,清澈透明,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讲解员现场展示的两瓶水样对比,让师生们惊叹不已。
![]()
“净滩”行动 让环保理念“落地生根”
夕阳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岸边芦苇随风摇曳,偶有水鸟掠过水面……在掌握垃圾分类与水环境治理知识后,师生们来到渭柳湿地,开启一场“净滩”实地行动。
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师生们手持垃圾袋、垃圾夹,沿着湿地岸边缓缓前行,大家仔细搜寻着隐藏在草丛中的塑料瓶、食品包装袋、废弃纸巾、烟头等垃圾,不放过每一处角落。
一次次俯身拾捡,一次次弯腰细致清理,他们用行动守护这片湿地的洁净,也让绿色环保理念在每个人心中落地生根。
![]()
“从理论知识再到实践行动,我真正体会到,环保其实是每个人都能参与的‘小事’。”“通过对比垃圾处理前后、污水处理前后的变化,再到亲手捡拾垃圾,我们深刻感受到环境治理的复杂性和必要性。”活动结束后,师生们纷纷分享自己的体会与收获,在交流中进一步凝聚起环保共识,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带队的唐老师表示:“这样的生态研学活动,将抽象的环保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体验,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激发了大家参与生态保护的主动性,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
“此次组织师生参观环保教育基地,帮助青少年逐步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环保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让更多师生、市民走进环保基地,近距离感受生态保护成果,主动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共同守护绿水青山,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咸阳市生态环境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