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岁的张先生患寻常型牛皮癣 3 年了,四肢和后背有散在的红色斑块,覆盖着白色鳞屑,平时偶尔会痒,但不算严重。半年前,他听病友说 “牛皮癣患者不能吃海鲜,会加重病情”,就彻底戒了所有海鲜,连带鱼、海带都不碰。
可没过多久,张先生就觉得浑身没力气,爬楼梯都费劲,皮肤上的鳞屑也变多了,瘙痒加重。他以为是牛皮癣复发,赶紧去皮肤科复诊。医生看到他面色苍白,询问饮食后,让他做了血常规和微量元素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 115g/L(正常男性 120-160g/L),轻度贫血;锌元素 72μmol/L(正常 76-150μmol/L),略低于正常范围。
![]()
结合检查结果和病史,医生告诉张先生,他的症状加重不是因为病情复发,而是盲目忌口海鲜导致营养不足,反而影响了皮肤修复。医生详细讲解了牛皮癣患者的饮食原则,教他分清该忌口和可食用的食物。张先生按建议调整饮食后,2 个月后复查,血红蛋白和锌元素恢复正常,乏力、瘙痒症状缓解,皮损也逐渐变薄。
一、牛皮癣患者为啥对海鲜 “又爱又怕”?
很多牛皮癣患者像张先生一样,听说海鲜会加重病情就盲目忌口,其实海鲜本身富含优质蛋白、锌、硒等营养素,这些都是修复皮肤、增强免疫力的关键;但部分海鲜确实可能诱发或加重牛皮癣,核心原因有两个:
![]()
- 过敏反应:部分海鲜(如虾、蟹、扇贝)属于高蛋白致敏食物,若患者对其过敏,食用后会引发免疫系统异常,刺激皮肤炎症加重,导致皮损扩散、瘙痒加剧;
- 嘌呤含量:沙丁鱼、凤尾鱼、鱼卵等海鲜嘌呤含量高,而牛皮癣患者若同时伴有高尿酸血症,食用高嘌呤海鲜会升高尿酸,间接影响皮肤代谢,可能加重病情。
但并非所有海鲜都如此,盲目忌口反而会导致蛋白质、微量元素缺乏,影响皮肤修复和免疫力,得不偿失。
二、分清 2 类忌口食物,牛皮癣患者不用 “一刀切”
![]()
1. 这类海鲜建议忌口,避免诱发病情
- 高致敏海鲜:虾、蟹、扇贝、牡蛎、贻贝等甲壳类和贝类海鲜,致敏性较强,约 30% 的牛皮癣患者食用后会出现皮肤瘙痒加重、皮损增多的情况,建议这类海鲜尽量避免食用;若实在想吃,可先少量尝试(如吃 1-2 只虾),观察 24 小时,若皮肤无异常再少量食用,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停止。
- 高嘌呤海鲜:沙丁鱼、凤尾鱼、鲭鱼、鱼卵、小鱼干等,嘌呤含量极高,牛皮癣患者若有高尿酸、痛风病史,食用后会升高尿酸水平,可能诱发关节型牛皮癣或加重皮肤炎症,这类海鲜必须严格忌口;即使没有高尿酸,也建议少吃,每月不超过 1 次,每次不超过 50 克。
![]()
2. 这类海鲜可适量吃,补营养还安全
- 低致敏、低嘌呤海鲜:带鱼、黄花鱼、鲈鱼、比目鱼等鱼类,以及海带、紫菜等海藻类,致敏性低,嘌呤含量适中,且富含优质蛋白、锌、碘等营养素 —— 优质蛋白能促进皮肤细胞修复,锌元素可增强免疫力、减少鳞屑生成,碘元素有助于维持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异常可能影响牛皮癣病情),适合牛皮癣患者食用。
- 食用建议:每周可吃 2-3 次,每次 50-100 克(约手掌心大小),烹饪方式以清蒸、水煮为主,避免油炸、红烧(高油高盐会加重皮肤负担)。
![]()
牛皮癣患者不用完全拒绝海鲜,关键是分清 “高致敏高嘌呤” 和 “低致敏低嘌呤” 两类食物,结合个人体质选择;同时避免盲目忌口,保证营养均衡,才能既安全又补营养,助力皮肤修复。
参考文献: 亢婷,柳文红,袁媛,等.银屑病合并红斑型天疱疮1例[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5,18(03):236-23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